想象的异邦与触地的现实

来源:经济观察报 2017-07-23 00:4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想象的异邦与触地的现实)

  想象的异邦与触地的现实

  徐瑾

  830

  2017-07-24

  徐瑾

  “深夜零时起营业的炸串店……”

  据说正是这句无名CD中偶然的旁白,让日本漫画家安倍夜郎(AbeYaro)萌生了《深夜食堂》的创意。每个作品都有自己的节奏,正是这句话让安倍夜郎找到了《深夜食堂》的节奏,简洁、清淡又治愈,恰恰可以安慰后现代社会的各种孤独与疏离。

  《深夜食堂》系列漫画的不同语言累积销售已经过千万册,堪称现象级作品,简体版反应也不错。作者安倍夜郎,早稻田毕业,做过广告多年,最后还是回到漫画的初衷,他的作品特点并不是漫画技巧而是讲述能力。

  原版《深夜食堂》的漫画和电视剧,在中国有不少粉丝,而日本文化对于中国大众市场影响背后,其实也映射出两个社会的不同步伐。即使今天去日本自由行的人越来越多,日本文化在中国仍旧相对小众,更多被归类为文艺。表面看,更早的文青、过去的小资、今天的中产,对于日式文化是喜闻乐见的,往往成为各类城市人群标签,但这一群体恐怕并不能代表中国漫画乃至电视剧市场主流审美。

  日本经历泡沫经济之后,新的风潮之一是崇尚简朴,然而断舍离、性冷淡风,到了内地,不问青红皂白,往往还是迅速成为新的消费主义风向标。这些风潮,一方面引发不少国内粉丝的跟风。另一方面跟风之外却始终或多或少的违和感,原因或许在于模仿得用力过猛,也激发另一部分群体的反弹,当然,也可以视作一个社会发育的过程。

  以村上春树小说为例,村上小说在东亚的流行,背后也对应着东亚都市化的形成,虽然他说书写的,对于日本社会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对于日本之外的城市,仍旧充满着更多都市情调,诸如爵士乐、冰啤酒、威士忌、小黄瓜生菜色拉、柳橙汁,这就是日常日本人的生活,西洋食物已经成为日本日常饮食的一部分,没有多少符号意义,从东京到小城市的便利店多数可以购置齐全。

  之所以需要那么多标签,恰恰是变动社会的无身份感,填补这种空虚的,最容易的无疑是买买买了,这成为一两代人集体的理想生活,一个购物车,成全所有的梦想。网红吹风机、各类洗脸机,甚至外卖沙拉也要扯上“爱马仕”玩营销。至于斜杠青年、二逼青年以及对“我不是文青”的反复强调,加上各种人生赢家套路,都是没有内核的表现。大家要的不是自己,而是一定要比别人过得好。今天、此刻、现在,我比你幸福。

  究其原因,中国阶层刚刚形成,太需要用各种话语来装点自己,无论都市新贵还是新穷人,其实无法那么淡定对待物质,物质对于国人,是新宗教,也可以被提升到精神拜物教。消费主义的流行,更多时候基于身份的缺失。最简单也最暴力的各种消费,让自己感觉好一点儿。姑娘还是可以靠一个包,就对镜子中的自己说,你值得更好。

  各类良莠不齐的日料馆与各类深夜黑暗料理如同平行宇宙,但又毫无违和感地折叠并生在一起,我们的许多人,穿梭在其中。这很超现实么,或许这就是现实。

  回头来看,《深夜食堂》背后的后现代疏离审美基调,和中国社会之间还有级数的差异。日剧版《深夜食堂》和漫画版原作已经有所区别,但是二者的基调其实很一致。《深夜食堂》片头曲来自铃木常吉创作片,不少粉丝都舍不得跳过,随着熟悉的旋律响起,大家的心情也得到治愈,所有的一切,也就真的“一点点、一点点地消失到无影无踪”。或许这种冷淡而长久的味觉,在中国还是显得不够热闹。

  从漫画书到电视剧,其实面对层次已经更为大众,选材本来已经有所取舍,毕竟漫画主线简单,节奏感很强,往往几分钟就能看完一个故事,而电视剧即使日本版也要超过二十分钟,内地版拖长到四十分钟,其实很考验导演功力。

  内地版翻拍《深夜食堂》的触礁,除了批评主创之外,其实引发一个新问题,为什么日本热门IP剧或者日本文化,和中国大众市场并非无缝衔接,甚至有点高冷?

  中国是美食大国。推崇中餐和日餐的各有人在,但是日本名厨谈到中餐,反而往往比较客气。日本专业素食料理家狩野由美子,是蔬菜料理大师,有次她在自己的书《蔬菜之神》书中谈到自己一次来自中餐的感悟。某天狩野由美子偶然品尝到一家中餐馆,觉得食物味道非常协调。那家店不是星级餐厅,只是路边野馆。她吃了一口就被震撼了,觉得“纤细而深具平衡的滋味”,犹如经过缜密计算而来。狩野由美子追问原因何在,她发现这家的厨师一直在不断调整炉子温度,以全神贯注的程度。由此,她恍然得到重要启发,烹调的本质就是温度,感叹“到底是中国菜呀”。

  所谓温度,就是火候,也是不同素材能够匹配的可能。简单说日餐推崇原味,中餐讲求调味,所以有人说中餐是火,日餐是水,好的烹调是食物生命与厨师心意的结合,好的作品也是。相对于中国的永远热腾腾的情况,也就很难把握到冷清清的《深夜食堂》的火候吧。无论导演还是行业甚至观众,或许都没有完全准备好。

  所以,也不奇怪我们就算是跟风了那么多产值过亿的综艺节目,就算是可以在家里手指一动不付现金就可以吃到超过十三家餐厅的十三香小龙虾,也还是没有一家“深夜食堂”。

  说起日本深夜食堂,我倒是想起自己的一次经历。那是好几年前一个冬天,我从上海赶往京都,因为京都没有机场。我从大阪关西机场换乘关空特急”HARUKA”,到京都入驻酒店后,已经是接近零点,日本百货公司之类店铺往往9点不到就准备关门,饭店稍晚也收了,居酒屋又太过吵闹。舟车劳顿之下,实在不甘心吃泡面,哪怕是日清之类代购热门商品,只好试着去一些小巷子试试运气,结果在行人稀少的街道溜达一会儿,转角看见灯光,隐约一家食肆。

  走进去之后,是家小面馆。人不少,原木色长桌,一人食绝不尴尬。和多数日本居酒屋的喧嚣不同,大家都安安静静,默默进餐,放松又自在。虽然没有小林薰这样的做菜帅气的恰当店主大叔存在,但温暖的面,冷淡的氛围,居然也相得。

  已经忘记面的味道、厨师的模样,但是那种氛围始终记得,这样的情况下,聊天不聊天,已经不重要了。或许在有像《深夜食堂》这样的叫好作品之前,能够给都市夜归人一个放松而能安息熨帖肠胃的所在,更为重要。

  (作者近期出版有《白银帝国》、《有时》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