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或退出格力 举牌海立股份整合产业链还是造车梦

来源:证券日报 2017-09-26 18:08:5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董明珠或退出格力 举牌海立股份整合产业链还是造车梦】根据格力电器2016年报显示,董明珠的任期将在2018年5月31日到期,距离今日仅剩约8个月。而在今年格力电器宣布设立执行总裁职务并聘任黄辉为公司的执行总裁,并聘任谭建明为公司的副总裁及总工程师后,董明珠的接班人是谁,再次受到外界热议。

(原标题:董明珠或退出格力 举牌海立股份整合产业链还是造车梦)

根据格力电器(行情000651,诊股)2016年报显示,董明珠的任期将在2018年5月31日到期,距离今日仅剩约8个月。届时64岁的董明珠是否能够继续连任,还是未知数。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董明珠或将在明年5月份的格力电器董事会大选让出总裁的位置,而其董事长之位或将继续保留。

在过去几年里,格力与董明珠深度绑定,董明珠三个字也在格力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而董明珠也自带流量,其一举一动都会引发市场热议。在董明珠之后,谁能撑得起格力庞大的身躯,也备受外界关注。

一位接近格力电器的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董明珠的接班人或在格力内部产生,在格力内部成长起来的‘老人’,才能获得格力股东等各方的信赖。”

接班人或已悄然产生

“我只要不退休就会一直冲下去。”谈及退休,董明珠曾说。然而,随着董明珠的任期进入倒计时,其接班人是谁,也被外界猜测。

对于接班人,董明珠的要求很高,她曾表示,她心目中的接班人要爱格力胜过爱自己的家。接班人首先要有担当,其次一定要有战略的眼光。“我最担心当我交给别人时,这个人能否像我一样爱这个企业。”

而董明珠也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谈论接班人。不过,在她关于接班人的言论中,出现矛盾。

董明珠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我2012年组阵时候开始启动两件事,第一培养人,第二营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环境,来推动干部队伍的建设,形成有领头羊的团队。”

但在谈及格力电器董事会换届时,董明珠又说,五年之内不谈接班人的问题。“我们来提这个事,我觉得为时过早。我真的希望能够把整个团队培养出来,现在来讲我们的团队应该是很优秀,但确实缺一个真正的领军人物。”在董明珠看来,目前格力电器真正的领军人物还未出现。

家电产业专家刘步尘认为:“董明珠不会很快从格力系完全退出,其或在明年5月份的格力电器董事会换届选举中,让出总裁职位,而董事长的位置或还会保留。”

值得注意的是,董明珠的接班人或已在格力内部酝酿。今年8月份,格力电器突然在内部发文宣布,公司常务副总裁、总工程师黄辉出任执行总裁,不再兼任总工程师,由总裁助理、中央空调技术负责人谭建明担任总工程师。

格力电器此前从未设置过执行总裁一职。通常来说,执行总裁的地位仅次于董事长,高于常务副总裁和副总裁,目前在格力电器内部黄辉的职位仅次于董明珠。该任命一发,业内人士纷纷猜测,董明珠或明确接班人。

尘埃落定或尚需时间

实际,在格力电器内部,曾有多人被认为是董明珠接班人的人选。

五年前,曾担任珠海市国资委副主任的周少强被任命为珠海格力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同时也成为格力电器新董事会董事候选人。彼时,业界猜测,格力电器或迎来“董氏班底”,而格力电器新任董事周少强将成为该公司构建未来的核心人物,甚至可能是董明珠钦点的接班人。

不过,就在各界纷纷解读“董周配”格局时,在当年的股东大会上,大股东格力集团推荐的董事候选人周少强出局。董明珠当选为董事长,并继续兼任总裁。

而在今年格力电器宣布设立执行总裁职务并聘任黄辉为公司的执行总裁,并聘任谭建明为公司的副总裁及总工程师后,董明珠的接班人是谁,再次受到外界热议。

黄辉也是格力的“老人”,其于1992年加入珠海格力电器,此前曾任格力电器副总裁、常务副总裁。黄辉目前还担任格力电器总工程师以及格力电器董事,在市场、技术上都颇具经验,被外界看做是董明珠可能的接班人选之一。

产业经济观察家洪仕斌认为,格力电器进入“董氏班底”时代后,就开始多元化,然而效果并不明显。从“周董配”到董明珠的全面执掌大权,格力电器的众多动作引发股东不满,同时在格力内部,大股东和上市公司的‘父子之争’一直存在。明年的格力电器董事会换届,董明珠能否继续坐稳位置尚不得而知。不过,董明珠已经开始加速为自己的“造车”事业布局。

格力电器举牌海立股份

刚刚终止控股权转让计划不久,海立股份就迎来了格力电器的猛烈攻势。从海立股份8月29日复牌当天开始,格力电器连续三周“天天买”,终于在9月19日持股触及5%,实现了首次举牌。这回,空调龙头“相中”空调压缩机厂商,又是在如此微妙的时点,格力电器是冲着控制权来的吗?对此,不仅投资者高度关注,监管部门也在第一时间予以问询,要求格力电器进一步明确本次举牌是否与获取海立股份控制权有关。

监管问询:格力是否意在控制权?

今日,格力电器与海立股份同步公告,8月29日至9月19日的16个交易日内,格力电器连续通过集中竞价交易买入海立股份。截至9月19日,格力电器已共计持有4331.56万股海立股份,占海立股份总股本的5%。从股价看,增持期间,海立股份股价逐日攀升,格力电器的买入成本从逾11元/股至最高15.45元/股。记者粗略估算,格力电器的首次举牌成本超过5亿元。

格力电器在权益变动书中表示:举牌系基于对海立股份未来发展的信心及对该公司价值的认同。格力电器称,本次权益变动旨在扩充其产业链结构和整合产业优质资源,借助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人才、信息和创新优势,由此打造产业链更加齐全的国际化企业。从上述表态来看,基本可以确定,格力此番举牌应该是冲着海立股份的控制权而来。

就后续是否会继续增持,格力电器表示,在未来12个月内将根据证券市场整体状况并结合海立股份的发展及其股票价格情况等因素,决定何时增持海立股份的股份及具体增持比例。

对于举牌方“留有悬念”的表述,监管部门却希望其能更加明确。海立股份今日同时公告,已于20日当天收到上交所问询函。问询函中的首要问题就是:“请格力电器进一步明确本次购买公司(海立股份)股票,是否与获取公司控制权有关。”此外,上交所还对格力电器未来的具体增持安排、举牌资金来源和构成、是否提前接触海立股份方面等予以关注。为核实问询函中的相关情况,海立股份将自今日起停牌。

剧情反转:从易主未果到遭遇扫货

此次被举牌,对刚刚筹划易主却因“压力”而终止计划的海立股份来说,是一次意外的剧情反转。

8月14日,海立股份公告,经上海市国资委批复同意,公司控股股东上海电气(行情601727,诊股)(集团)总公司(简称“电气总公司”)拟以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所持1.75亿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0.22%。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公司的控股股东将发生变更。就在几天后,海立股份又在8月21日接到电气总公司通知,后者拟对以公开征集受让方方式转让公司股份方案作出重大调整。

随后,这项公开转让计划宣告终止,原因是:“外界认为,2017年上半年受天气因素影响,空调压缩机行业销售情况良好,海立股份经营业绩趋于改善,此时转让上市公司控股权,是对国有资产的低估,存在国有资产流失和国有资产贱卖的嫌疑。董事会审慎决策后认为,在目前情况下,终止(转让)较为适宜。”公司股票自8月29日起复牌。

从复牌当日起,格力电器就开始从二级市场连续“扫货”,迫切之情溢于言表。然而一个细节是,海立股份在8月28日的投资者说明会上表示:“截至电气总公司公告终止前,公司未收到受让意向方意向文件。”

那么,格力电器的猛烈攻势,到底是这家珠海国企单方面发出的挑战,还是两地国资的“默契配合”?格力电器未来将以何种节奏增持,是否会通过二级市场买入方式入主海立股份,剧情发展令人期待。

格力电器开始举牌海立,这到底又是怎么回事?我们来好好的分析一下。

一、属于董小姐的野蛮人战争

原先我们一提到野蛮人入侵,想到的往往是宝能集团的姚老板,或者万科的王石、郁亮,但是这次野蛮人入侵的主角却换人了,是格力的董小姐,并且董小姐这次不再是防守方,而是明显的进攻方,这个让所有人都有些困惑了,一直在众人面前呈现出铁娘子形象的董小姐到底想要干什么?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事件的全过程。9月20日晚间,海立股份公告称,格力电器在8月29日-9月19日合计买入公司4331.5万股股票,首次达到5%举牌线。

而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自2017年8月29日至9月19日,总耗资超5亿元资金,通过证券交易所集合竞价方式增持海立股份4331.56万股,占海立股份总股本的5%,在未来12个月内不排除进一步增持的可能性。与此同时,格力电器表示:将根据证券市场情况,决定何时增持海立股份及具体增持比例。9月21日,格力电器内部人士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不排除有继续增持海立股份的可能,但具体请关注公告”。

格力电器大股东是珠海格力集团,2017年半年报显示,其持股10.96亿股,持股比例18.22%。而珠海格力集团由广东省珠海市国资委100%持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紧随其后,连夜发来问询函,要求格力电器补充说明:是否会进一步谋求海立股份控制权,是否有明确的后续增持安排,以及举牌资金来源。

这一切似乎都是似曾相识,当年宝能也是用几乎同样的玩法举牌万科的,从而掀起了万科争夺战的序幕,这次同样的配方,不一样的味道,只是董小姐的这场野蛮人战争似乎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董小姐到底想要干什么呢?

二、董小姐的阳谋到底是什么?

说到格力电器,基本上没有能够忽略一代女强人:董明珠。董明珠从一个普通的销售人员出身,一步步发展成为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其伴随格力成长的路程甚至可以写一部可歌可泣的奋斗史。不过今天我们不讨论董小姐是如何成功的,我们主要来分析一下,董小姐到底想要干什么?

我们仔细分析海立股份的公开市场报告,海立股份是一家以研发、生产和销售空调压缩机为其主营业务的公司,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全封闭是制冷压缩电机供应商,海立股份主要经营冰箱、空调这些家用电器的压缩机。

到2010年底的时候,海立已累计申请国内专利391 项,累计获得国内授权专利254项。2010年-2013年,其净利润分别为1.44亿元、1.64亿元和1.48亿元,随后两年,其业绩有所下滑,但2016年有所回升,净利润达1.76亿元。2017年上半年,由于国内空调业的旺产旺销,其业绩回暖,营收52.88亿元,同比增长40.46%,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214.37%。

可以说,这是一家经营状况较好,技术实力较强的中游制造业企业,而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半年报显示,海立股份拓展了新能源车用压缩机业务,其以持股75%的上海海立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业务探索平台。尽管海立股份的“新能源车用压缩机发展未达预期”,但是今年1-6月实现销售2.37万台,同比增长8%,对应营业收入6692万元,营业利润1119万元,净利润838万元。海立股份可实现每年2000万台的产能,占有全球1/7的市场份额。

从这些公开市场的数据能够看到,董小姐布局海立股份基本上不必称之为密谋,这是一场纯粹的阳谋,董小姐的所图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一是大力抢占市场话语权。格力电器是中国空调产业的翘楚,董小姐这么多年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就是掌握核心科技,那么空调产业的核心科技到底是什么呢?

相当于电脑CPU的地位的就是空调的压缩机,虽然格力旗下的全资子公司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已经具备了年生产千万台压缩机的产能,但是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格力空调的月均产量已经突破了300万台,这样计算一下的格力空调的年产量将超过3000万台,相比于自己只能够生产1000万台压缩机的子公司,格力仍然需要向外界大量采购空调压缩机。

再加上最近几年,美的、海尔等空调巨头在空调领域的激烈竞争,导致了压缩机成为了产业的稀缺资源,甚至可以说,谁掌握压缩机的生产,谁就拥有了产业的话语权,压缩机正在成为制约空调产业发展的核心。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格力抢占压缩机生产厂商,为的是得到产业的制高点,只要拿下了压缩机,就能够在产业竞争中真正实现立于不败之地的目的,取得更大的市场话语权,因此,收购位居产业龙头的海立就成为了格力较好的选择。

二是实现对于上下游产业链的全面整合。在产业竞争中,只有实现了产业上下游的通吃才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但是空调产业却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在这个已经沦为红海的市场之中,企业的利润已经呈现出越来越薄的趋势,甚至在2015年的财报中,格力电器出现了同比下降11.5%的20年来第一次下滑,虽然2016年的财报23.05%的利润增长,但是比起前几年高达40%多的增长率水平已经差距巨大,这个时候想要进一步实现主营业务的利润增值,最好的办法就是压低产业的成本,那么通过控股实现对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的控制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并且通过产业的整合,实现全产业链条的盈利通吃,这个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三是董小姐自己的造车梦。去年格力董事会否决了董小姐控制珠海银隆的提案曾经让董小姐十分受挫,后来董小姐以一人之力拉动王健林、刘强东等企业大佬出资三十多亿控制珠海银隆表明了董小姐对于造新能源汽车的决心,然而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银隆汽车却还没有正式面市,这个时候海立又是新能源汽车压缩机的主要生产厂商,那么拿下海立就等于为董小姐造车又扫清了一大障碍,拿到了一大助力。

那么无论是为了抢夺空调市场的话语权,还是实现企业利润的产业链赢者通吃,甚至是为了实现董小姐的造车梦,一箭三雕,一石三鸟,拿下海立对于格力的好处难道还不够吗?董小姐的阳谋已经明晰,我们不妨拭目以待。(综合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江瀚视野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格力电器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