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牌系消费金融频繁增资 鏖战金融科技竞争最激烈战场

来源:证券日报 2018-07-18 01:34:0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持牌系消费金融频繁增资 鏖战金融科技竞争最激烈战场)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新兴技术正深刻地影响着金融领域的创新和变革,对技术的角逐也成为金融机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马上消费金融首席技术官蒋宁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金融科技竞争最激烈的战场之一是消费信贷领域,即新零售金融。“现在的新零售金融,大数据产业、科技产业要占50%以上,大部分跟数据相关。”

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增资

随着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近两年业绩猛增,其增资需求也愈发凸显。自2017年年底开始,消费金融公司增资的消息频频出现。前有捷信消费金融拟将注册资本增加至80亿元。后又有马上消费金融传出拟新增战略融资20亿元,注册资本从22.1亿元增至40亿元。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兴业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等纷纷提高了注册资本。

消费金融市场正呈现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不少消费金融公司不仅扭亏为盈,净利润更是进入爆发期。据某第三方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5月11日,共有34家涉足消费金融领域的公司公布2017年经营业绩,其中29家实现盈利,净利润总计达到154.86亿元,有8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0亿元。

多数“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业绩位居行业前列。

根据相关财报显示,截至2017年年末,招联金融实现营业收入41.63亿元,同比增长171.60%;实现净利润11.89亿元,同比增长266.97%。捷信消费金融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32.36亿元,同比增长106%;实现净利润10.22亿元,同比增长9.77%。而2015年才成立的马上消费金融则成为了一匹黑马。据网贷天眼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其2017年的营业收入为46.68亿元,同比增加2654.43%;实现净利润5.78亿元,较前一年的652.2万元增长近88倍。

但不可忽视的是,业绩的两极分化态势也越发明显,杭银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等仍在持续亏损。在此行业背景下,科技被认为是未来消费金融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科技成未来核心竞争力

无论是大数据还是人工智能,科技为新零售金融带来的赋能体现在用科技搭建新的产品和业务模式的能力,可以覆盖更广的人群,提高效率、实现更低的交易成本和产品价格,以及更低的风险。蒋宁表示,这也是真伪金融科技的区别所在,提升效率体现在自动化和智能化改变重人力的运营模式。

在蒋宁看来,如果只是提升了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的交易效率,但是并没有降低价格,并没有控制好风险,也不能算是真正成功的金融科技。真正的金融科技实际上是通过科技能力降低了边际服务的成本。

除了马上消费金融以外,海尔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等都将科技引入相关应用。据悉,海尔消费金融目前已自主研发搭建了云镜数据风控系统和智能链金融科技平台。两大金融科技应用成果的产出,提升了海尔消费金融风险研判及防控能力。

而中邮消费金融在科技上的搭建,则是运用当下最核心的风控技术,包括人脸识别、活体检测、OCR文字识别、智能信审、反欺诈模型等,贯穿产品营销、贷前欺诈调查、贷中审批、贷后智能催收的全生命周期。在贷前的信用侦测中,全面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并搭建“决策引擎”实现风险规则的快速迭代,实现智能化决策。在反欺诈方面,运用复杂网络技术,可以实时识别出团伙欺诈,实现毫秒级追踪,大幅提升实时反欺诈的效果。

除此之外,人工智能也被寄予厚望。目前,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已覆盖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智能营销、智能客服和智能催收等。

可以预见,随着消费金融市场风控技术不断创新,金融机构的反欺诈、反套现、贷后催收管理能力将逐渐加强,将为消费金融市场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从创新风控模式的应用现状来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运用是大势所趋。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