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深度解读 - 正文

MSN下Skype上 微软饥渴集成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杨琳桦 2012-11-08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Skype接下来会有大动作。”旧金山时间6月底,微软高层在西雅图总部向本报记者透露的线索终于展开关键性图谱:北京时间11月7日凌晨,微软总裁、Skype首席执行官Tony Bates在Skype的官方博客上称,除中国大陆外的所有其它市场,Messenger服务将被停用。

“我们的目标仍是为所有地方的用户交付最好的通信体验,我们想整体改善用户体验,同时我们集中致力于让用户有更简单的体验。”Tony称,微软将在2013年第一季度前停止提供Messenger服务,并将其一亿用户整合到Skype中。

这是微软自科技博客The Verge透露相关消息后首度做出的正面回应。自1999年始,MSN已经有12年历史,不过随着社交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崛起,美国年轻人的即时通讯需求逐步转向Facebook和Twitter等平台。Messager用户近年下降可谓惨烈,2010年,它还有3亿用户,但微软7日证实:两年后,这一数值是“超过1亿”,而微软去年5月以85亿美金重金收购的Skype,其最新公布的全球用户为2.8亿。

值得注意的是,微软这种大刀阔斧的作为也体现了它饥渴的集成趋势。此前6月,微软首席研究与战略官Craig Mundie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曾特别强调:“集成,是目前所有科技公司的饥渴所在。”事实上,MSN退出历史舞台,并非微软启动Skype整合的第一步,如近日微软发布的新版Office中已经附带有Skype。

而对中国市场为何会成为MSN告老还乡的唯一例外,7日MSN中国相关负责人郭荣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回应:“中国市场将维持现状,不会有任何改变,主要原因还是基于用户体验和特殊市场所做出的决定。”

Skype的集成想象力

不过,MSN退出,似乎只是微软Skype化的全景一幕。

微软的这一大刀阔斧,已在美国市场掀起轩然大波。著名科技博客Tech Crunch颇为伤感,它称:“这让那些在‘前Facebook’和‘前智能手机’时代成长起来的人感到苦乐参半,我们的一些社会在线活动最早就开始于像AIM、ICQ这样的即时通讯工具,其中MSN Messenger更是众所周知。”

不过,TechCrunch随即话锋一转:“但微软这样做有道理。这也表明,微软已经承认世界正大规模向其它平台和服务转移。”

微软不得不承认这一变化。自1999年推出以来,近年Messenger的用户数持续下降,过去两年,微软甚至丢失了2亿多的活跃用户。据记者查询到的微软官方公开资料:2010年,Messenger的活跃用户为3亿,现在是“超过1亿”。与此同时,截至今年10月Skype的全球用户数为2.8亿,尤其是去年以来,使用Skype作为聊天工具的全球用户上升显著。

在美国评论界看来,足以满足移动需求的Skype接位MSN是新旧时代的自然交接,Gartner咨询公司分析师Brian Blau尤其指出:“当一个公司有了另一个可能导致拆解此前产品的新的竞争性产品时,最好的做法就是聚焦于一个。”

Google硅谷总部的一位工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认为:这更像是微软的一种防御性策略。“我已经很久没有使用MSN了。”他说:“Skype绝对是一个可靠产品,但我不能确定什么是它的竞争性优势,因为目前所有移动通讯应用都支持语音,包括中国的微信。所以这更像是微软的一种防御性动作。微软试图巩固产品,以聚焦移动战略,保证它的用户有一个强大的通讯应用,在他们联想到微软或使用Windows 8时。”

不过MSN退出,似乎只是微软Skype化的全景一幕。首先,区别MSN靠广告作为主要商业模式,Skype接受用户充值,这使微软能更好地实现服务的货币化转化。其次,此前Skype已经和新版Office发生结合。

据记者从美国地区了解,目前个人用户在购买Office 365家庭高级版后可以获得每个月60分钟的Skype积分,能通过Skype拨打全球的座机或者手机;而对企业用户来说,企业通讯平台Lync可看到在线状态,与Skype上任何人即时通讯或拨打电话,未来还将增加视频聊天功能。

截至发稿时间,微软美国总部在给本报记者针对此次整合的采访回复中也特别强调:“对和Windows Live Messenger用户现在有联合关系的企业客户应明白,这些关系在Windows Live Messenger用户更新至Skype后继续保持。2013年春季,我们还将加强这个联合体验,提供Lync用户和Skype用户之间的联合,包括即时通讯、增加联系人以及音频呼叫。我们正在努力尽早增加视频呼叫功能。”

微软的这种全盘思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微软还试图进军客厅,MSN服务显然不具备作为一个适用于电视或游戏机XBOX的通信平台,但Skype却具备这一可能性。

事实上,微软在收购Skype时就曾宣称,Skype的想象力几乎无限,因为微软有无数的产品线可供Skype发挥,这种想象力包括了XBOX、Windows手机及办公室软件等。

另外,Skype通过收购获得的资产,像短信群组交流服务平台GroupMe、视频直播公司Qik等都可能对微软有用。早些时候,Skype总裁Tony Bates也曾谈到Skype在Windows8、微软触摸式操作系统及Windows Phone的巨大整合想象空间。

Tony Bates还尤其提及,Skype目前正强调两方面的增长,分别是手机和客厅,“这与微软的方向完全一致”。

中国为什么例外?

Skype与MSN在中国市场的整合将涉及MSN中国合资公司、Tom以及Skype等错综复杂的股权关系。

但中国市场为什么会成为唯一例外?资本成为第一个被联想的因素,因为Skype与MSN在中国市场的整合将涉及MSN中国合资公司、Tom以及Skype等错综复杂的股权关系,微软如果想一气呵成,将面临复杂的架构调整。

不过,由于近几年各种因素的变化,资本层面的原因似乎难成为一个决定性因素。

官方资料显示,目前MSN中国的运营权属于微软与上海联和投资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上海美斯恩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斯恩”),这一合作在2005年5月达成。事实上此前MSN已在中国开展即时通讯和电子邮件服务数年,但因为政策因素,MSN门户、无线增值等业务推广一直受到限制,微软最终通过合资公司绕过门槛。

根据当年知情人士的透露,该合资公司的定位为: 一建立以无线应用为核心的商业模式;二实现本土化,与腾讯全面交战。不过,早在2009年时根据本报记者从不同渠道获得的可靠消息,作为财务投资方的联和投资已积极寻找买家,欲抛售合资公司股份,原因是其“商业模式一直没有清晰。”(详见本报2007年9月4日《联和投资拟抛售MSN中国 商业模式未理清》)

首先,美斯恩通过WAP方式进行MSN即时通信的“MSN移动服务”发展不如预期,而困难点主要是在渠道,这一服务有赖于与移动运营商的紧密合作,但中移动一直希望自己切割这块蛋糕。

2009年6月,中移动即时通信业务“飞信”正式商用,但早在2006年底,中移动就已终止与所有从事无线IM业务的SP合作,只是通过与腾讯合作开发飞信QQ,并将腾讯移动QQ用户过渡至飞信平台,“飞信”用户由此迅速增长,随后腾讯也转而推出基于IP技术的手机QQ,进一步巩固自己在移动市场的地位。

根据艾瑞咨询《2006年中国移动IM研究报告》显示,其时腾讯移动QQ注册用户数约700万,而美斯恩方面则仅透露“用户数持续增长”,不过当时有其内部人士曾告诉记者,移动MSN用户数实际只有30万左右,“中国手机用户对手机与MSN捆绑不太习惯,也影响了MSN在国内移动市场的发展。”

其次,美斯恩的另一商业模式“频道出售”及嵌于MSN对话框内的广告,也被评价为发展不如预期。起初,商业合作伙伴曾希望能通过合作,导入一些高质量用户群的点击率,MSN九个频道的单一频道广告代理价也曾一度到达一年300万美金,不过一年后退出MSN合作的商业伙伴向记者指出,这种流量效果不明显,这也影响了美斯恩“频道出售”的商业价值。

据记者了解,在联和投资的绣球大抛时期,甚至游戏运营商九城也曾觊觎希望能够插上一脚,但未能如愿。最终,联和投资与本土众多潜在买家的价格都没谈拢,而如果向外寻求,无论是微软还是其它国外买家,都存在运营牌照的问题。众多因素权衡之后,联和投资最终继续保留股东身份。

与此同时自2009年初,美斯恩也撤销了原市场部门,转而起用一批有本土网络销售经验的人士。根据易观国际方面透露的数据,目前MSN中国的商业模式主要为广告,包括MSN门户、搜索引擎Bing及IM客户端的商业合作等。

这段历史表明,联和投资对这一合资公司的想法似乎并非坚不可摧。而Skype方面,今年7月也曾有消息称,Skype与Tom的合约即将到期。

2007年,Skype和Tom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49%和51%。而在此之前,Skype也曾与TOM在线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独家授权TOM运营简体中文版。考虑到Tom也曾与eBay有合资行为(已于今年4月解散),2007年Skype与Tom的缔结,应该也与当时刚刚将Skype纳入囊中的eBay有关,而去年5月微软以重金收购Skype,终成为这一切变数的导火索。

今年7月曝出消息,Skype与Tom的合约即将到期,Tom很可能将失去Skype的在华代理权。对此,Tom曾立即发表官方声明称:“Tom与Skype还在合约有效期内,如果到期会提前进行续约谈判。”其时,微软方面未就此事做出回应。

而截至发稿时间,微软总部在给本报记者发来的采访回复中一语带过了这些潜在变化,仅明确表示:“我们在中国的这两家合资公司(美斯恩、Tom-Skype合资公司)都将继续专注于各自的客户。在中国,Skype或微软合作关系没有任何监管方面的变化。”

MSN的下滑拐点

如微软对MSN品牌的更替,其后来居上的“Live”品牌逐步占据其在线所有热门业务,导致以门户为概念的“MSN”品牌处境尴尬。

资本层面因素外,产品市场是另外重要原因。“事实上评判即时通讯,我们不认为这是各厂商可以直接用来赚钱的工具,原因是它离用户太近,广告行为的商业模式会受用户体验影响,所以它更像是服务商用于引导流量的功能,作为对前端的把控。” 易观国际分析师董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如果单纯从MSN业务层面看,MSN中国近年表现似乎也应能促成微软做出撤退的考虑。根据易观国际提供的数据,2011年第一季度成为MSN中国活跃用户数变化的一个拐点。此前从2006年到2011年第一季度,其活跃用户数还呈上升趋势,2011年第一季度,其活跃用户在IM中国市场份额比值为4.95%,但2011年第一季度后,持续上升变为下降,截至目前,这一市场份额的比值到达4.4%。

“外因上说,2010年底、2011年初因为腾讯与奇虎的竞争加剧,这个时期事实上所有腾讯之外的IM服务都表现不错,而内因上看,这个时期微软的服务器不稳定,而IM是一项非常基础性的业务,如果底层保证不够,用户感受明显,尤其在外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迁徙动作也会频繁发生。”董旭指出,近两年中国IM服务上升比较快的服务商包括:中移动飞信与阿里旺旺等。

但事实上2011年第一季度前,MSN的中国故事也并非一帆风顺。如微软对MSN品牌的更替,其后来居上的“Live”品牌逐步占据其在线所有热门业务,导致以门户为概念的“MSN”品牌处境尴尬。

尤其是2006年底,MSN中国总经理罗川和技术中心总经理宫力等相继辞职,这系列内部变化和外部腾讯QQ的迅猛发展,都导致MSN市场份额的动荡。

问题似乎更多是在以“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方式实现的Skype上,目前Skype在中国的成长似乎也与全球语境存在隔阂。根据易观国际提供的数据:现在Skype中国活跃用户占中国IM市场份额的比值为2%,虽一直呈上升趋势,但增长十分不明显,基本以百分之零点几的速度位移。

“换言之,Skype这种服务在中国有需求,但用户基数还不大。”董旭说,更为重要的,所有VoIP在中国运营都有运营商强势、产业链各环节环境复杂的难题。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