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深度解读 - 正文

普洱:茶人与茶商的纠结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赵飞飞 2013-06-14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喝生的还是熟的?”年近中年的丁贺问。

“刚一路喝了太多生茶、来点熟茶吧。”望着他身后满墙的茶饼装饰墙记者说道。丁贺站起来,双手叉着腰看了许久,从墙上找了一块开封过的熟饼:“07年的,试试看。”

丁掰了一片放入盖碗中,边上的老陈眉头一皱,不语。看着丁温杯、洗茶,他倒是也讲究一连洗了两道。再灌入开水时,丁贺手机铃响便去接了一圈电话,回到茶桌前,斟出茶汤,此时的汤已经是墨红色。

“倒了吧,”老陈说道。“跑去接了一圈电话才出汤,这浓汤怎么喝?”丁贺嘿嘿傻笑,按老陈要求倒了重泡。夏天泡茶要快速出茶汤亦是茶人的技术活,但是5月的云南普洱市,午间闷热,90多度的热水冲下的盖碗杯尤其烫手,几次被烫到的丁贺,甩了甩手说泡不来泡不来。

丁贺是茶厂的技师,这家普洱茶厂位于营盘山半山腰。在普洱市,从事普洱茶产业的人口超过百万,普洱茶已成为这座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但在当地人看来,茶人和茶商有着不同的生意之道。

营盘山问茶

老陈全名陈荣泉,云南普洱当地人,做了几十年普洱茶,云南哪个山头好茶,看看条形、汤色、口感便能瞬间辨别而出。老陈开着他的老款凌志,在5月,带着记者转悠在普洱市边上的营盘山,寻茶问汤。

被人们称为普洱市八大茶山之一的营盘山 ,共计有茶园2.3万亩,万亩茶园一望无际,佤、傣等民族村寨散落于各个山头山腰,依靠祖辈种下的茶树,村民民房建得错落有致,绝不亚于东部沿海省份的百姓。

普洱茶是这座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2012年,这里的茶叶总面积约150万亩,其中采摘面积约120万亩,总产值在50亿上下。

“一般来说,家家户户把采下的普洱,通过初制厂做成毛茶,一年赚个10来万不成问题,好的能赚20来万。”老陈说道。毛茶的下一站,就是被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卖给各个普洱茶加工厂,或是前来收茶的全国各地茶商。

前文老陈带记者探访的这家位于营盘山半山腰的普洱茶茶厂,在普洱市属于中等规模,这样的规模茶厂普洱市较多。而丁贺是茶厂里负责发酵环节的师傅,好友老陈技艺好,经常向老陈请教。

这是一家福建人投资的普洱茶厂,2007年开办,占地数十亩,一年产值数千万,而公司的财务、销售、茶师,基本都是老板的亲戚。“这里的工资其实比福建低,我们都是帮帮亲戚。”丁贺笑着说道。

丁贺学发酵,学了两年也没学好,就连泡茶都不大精。一般外地人来办厂,会请本地的茶师,但因语言沟通不方便,所以像福建这样半吊子的茶师,也都赶鸭子上架了。

老陈带记者进了发酵房。数亩的厂房里,一头是已经发酵好,翻堆到腰高正在晾干的成茶,一头是盖着布正在渥堆发酵的茶。老陈掀开布,热浪袭人,茶表层出现黑莓,黑莓上挂着水汽。老陈掏了一个洞,让记者把手伸进去感受温度,一股焦灼的烘热感包拢而来。“这个气温会有60度。”

传统普洱茶熟茶制作工艺,茶山上采摘下的茶青,经过杀青、揉捻 、晒干、渥堆发酵、晒干分筛。然后用机器和人工压成茶饼,包装装箱。老陈领着记者每一个流程看下来,一幅传承多年的民族技艺文化展现于眼前。

“看似这么几个步骤做起来极其复杂,例如发酵的很多环节全凭几十年老茶工的感觉,机器没法替代,单是发酵的地板,养地、洗地都极耗费精力。”老陈说道,像这家茶厂,很多地方都不是很讲究,技艺不一定好。

“但是他们赚得到钱,老板生意做得很大。”老陈说道,边上丁贺笑道:“是啊,老板现在又介入汽车行业了。”

但是对于老陈这位懂茶、爱茶的古朴普洱人,生意规模和这家福建人吴老板办的茶厂却差一个档次。

茶人的守候

普洱市原名思茅地处祖国西南边陲,面积4.5万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8.3%,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市级行政区。深山物产富饶,人说普洱有三宝“茶叶、咖啡、石斛。”

随着普洱茶在2005年左右逐渐炒热,思茅干脆更名普洱市,当地政府将茶叶作为第一支柱产业,深山里茶园茶树采摘制作的普洱茶,源源不断被运往全国各地。

一般的茶为消费品,而经过发酵的普洱茶可以存放许久,且陈香味浓,可储存的茶在市场炒家的作用下变成了投资品,存放越久价格越贵。2005年开始,当地政府组织在全国各地宣扬普洱茶悠久文化历史,丰富的营养含量,茶叶价格由此一飞冲天。

2006、07年,普洱茶的种种食品安全、假货参杂、市场价格混乱先后被曝光,随着先期炒家的套利,价格瞬间回落。但经过陆续多年的修补,到了2011、12、13年,价格渐渐回转,产业发展慢慢回升。

“连续三年干旱,普洱茶的产量少了30%。”在营盘山,普洱当地人的茶厂普洱金宇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进山告诉记者,现在普洱茶价格有所回升。

公司的会客室里放着各种普洱茶附属品、工艺品。“普洱茶最好的原料是大叶茶。”老陈指着墙上画框表起来的大叶茶标本,三片叶子,每一片都有两个巴掌那么大。

即便春茶已过,但是前来陈进山茶厂探访的茶人朋友依旧热闹,半晌工夫,陈进山的办公室又来了两群外地来巡山买茶的茶商。

普洱市的茶树一般可以采摘三季,春茶品质最好、秋茶质地稍逊,夏茶量最大,但是质量稍微差点。

“这里的茶比福建早采摘半个月,但是比如头春采摘完,茶农没什么事情了,福建就有老板过来,请这里的采茶工去福建采摘,因为福建现在人力贵了,一般的百姓也不愿意干这样的活,就来山区云南求援,每次一车都拉几十个人过去。”

陈进山和老陈一样,作为传统的云南人一辈子就呆在云南不愿意出去经商。而善于走南闯北的福建商帮、广东商人例如茶行业的,浙江商人,会举家迁出,逐水草而居,许多福建的茶商看到普洱茶的商机,便在普洱市买房住下,每年到了12月茶行业不忙了,回家过个年,再出来。

“真正会赚钱的是外地来的茶商。”老陈道:“对于我们来说,茶的质量与品质是我们的生命,自己把不住品质的茶叶,不会放入市场。但是外地过来的茶商做茶叶,更多经的是‘商’。”

“道理很明白。”陈进山道出自己的见解:“虽然普洱茶在全国很热,但是毕竟喝茶、收藏普洱茶的,对于茶叶的了解大多数一知半解,可钻的空子很多。我们对茶是一种敬重,而真正把茶当做生意来做的人,低买高卖,只要赚到钱就好,不用管品质。”

老陈跟记者分享了一个例子,两年前其一个朋友,接待了广东一组客人,连泡了好几道质量上乘的好茶给客人喝,客人均是不满意,最后没得办法,泡了质量偏差,但是味道有点怪的熟茶给客人。客人喝了直呼“就是这个味,你们有多少?”

结果朋友随口开了一个高价,客人一下拉了几百斤走。朋友说,跟着几个晚上没睡好,怕这个广东客人拉回去被鉴定出来后悔了找其算账,谁知过了段时间,广东客人再又定了几百斤。

在茶人看来,做茶与经商,是两码子事情。真正会做出好茶的茶人,或许赚不到钱,而不懂茶半路出家的商人,经商的手法去做茶,钱财就顺溜而来。

“现在普洱茶做的人多了,外地来的浙江商人、福建商人等,慢慢也把触角深入房地产、加油站,或者各种各样来钱的生意。可能茶叶就是他们产业的一部分。”老陈说道:“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依旧守候着这份祖上留下的生计。赚多赚少已经不是很重要,只要不砸了自己手艺的招牌就好。”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