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车企强强联合新趋势

每当谈起汽车,一些专业人士言必称“德”、“日”,除了赛车领域,对英国的汽车产业和汽车技术并没有太多称赞。

的确,在过去40年时间,英国主要汽车公司要么被其他国家汽车制造商兼并,要么被市场淘汰,虽然英国本土汽车工业规模依然很大,但很少是“英国品牌”,大部分属于OEM。而且,当前世界主要民用汽车都来自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汽车公司,这一切都给了外界英国汽车工业相对薄弱的影响。

然而,在日前举办的“中英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英国国际贸易部专员段晓明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在国际分工和全球自由贸易的背景下,英国的制造业正向尖端制造业、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领域转变,虽然英国没有像Google一样强大的互联网公司,但英国在人工智能、算法上非常领先。举个例子,Google用以击败李世石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其实是由英国公司Deepmind研发出来的,只不过Google收购了Deepmind。

合作范围全面提升

在汽车领域,英国的技术依然很先进,尤其是在涡轮增压、轻量化、储能、轮胎等方面。以轻量化为例,英国一直在举办F1赛事,每一支F1车队背后都有一大批技术团队,为了提升成绩,这些技术团队研究出更轻量化的材料和技术用在赛车上。随着时间推移,“漏斗效应”放大,这些技术和材料的成本下降,逐渐从F1赛车上用到捷豹车型上,再用到MG等一般民用车型上。

对于中国车企和零部件制造商来说,轻量化是一个需要持续研究的课题。一位在北京某车企供职的动力总成专家曾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某自主品牌请国外一家技术咨询公司帮忙搞轻量化,要求达到一个百分比值,国外的专家来了之后,直接给这辆车换了四个轮子就满足了这家自主品牌的要求,还领走了一大笔咨询费。从中能够看出一些自主品牌对轻量化的认知有多么浅薄,亟需补课。

正是看中英国汽车在基础技术领域的优势,2010年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安集团在英国设立了一个6亿英镑的研发中心,作为其全球研发体系的一部分,充分利用英国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以专注于动力总成的设计和开发。

除了在传统汽车制造和研发方面的积累外,自主品牌在品牌提升方面也陷入非常大的难题。以长城汽车、吉利汽车这两家为例,即便两家企业在产品品质上已逐渐接近合资公司的水平,但在产品价格方面却始终拉开一条“鸿沟”。为此,两家公司专门推出了定位于中高端的汽车品牌WEY、LYNK & CO来摆脱这种尴尬的局面。

迈凯伦中国总经理David Mclntyre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他希望中国品牌能够在某个领域具有一定的领导力,这样才能树立非常强的品牌价值,“比如说迈凯伦就是一个超跑的品牌,我们在F1有超过50年的获胜历史,我们的汽车历史也是标榜着非常创新的精神。”

而Bluebird CEO Martin rees则更直接指出:“现在对中国很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去理解全球市场,如何定位他们的自己的品牌,这个是英国可以帮助中国实现的情况,因为英国发展品牌在全球市场拓宽领域有非常多的经验,能够帮助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发展。”

新技术领域合作机会多

进入21世纪后,英国在汽车领域将目标放在了智能互联网汽车方面。2015年,英国政府宣布投资1亿英镑用于支持智能互联汽车项目研发。这些项目涵盖设计、汽车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以及保险、法律等事务。

当前,全世界实现立法支持自动驾驶汽车发展的国家只有两个,分别是美国和英国。前者是第一个引入立法允许自动驾驶车辆试验的国家,但也仅在加利福尼亚、内华达、密歇根等少数州和地区允许自动驾驶汽车试验;后者则是在政府的推动下,联合一些车企、大学在考文垂、格林威治、布里斯托尔、密尔顿凯恩斯等四个城市的部分地区进行路试。

英国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汽车中心CCAV战略主管Michael Talbot曾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介绍:“我们主要有两个重点工作,一个是监管,另外一个是研发。另外我们也是首批国家之一,在法律法规的层面上来鼓励互联还有智能汽车的发展,包括在保险领域,在责任认定等领域,我们都提高了法律框架的建设。”

在测试层面上,英国的准入条件并不苛刻,只要车辆能满足法律规定的上路条件就可以上路测试。当然,要求必须是要有操作人员可以来控制这个车,操作员并不需要本人坐在车里,但是一旦测试车辆出现什么状况,要能够立即掌握车辆的控制权。

英国国际贸易部尖端制造及交通行业副总监毕伟(David Bul)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他希望:“中国雄心勃勃的‘创新驱动’汽车工业发展策略,与英国在全国发力布局的‘创新推进中心’推动汽车产业智能升级发展的战略规划不谋而合。我相信,两个活力十足的创新市场强强联合,加速智能驾驶的应用普及。”

对于当前正拥抱电动汽车、自动驾驶及车联网的造车新秀们来说,在自身技术实力不足的情况下,英国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技术来源。

米拉中国总经理鲍杰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有关无人驾驶方面,我们现在跟国内几家整车企业进行接触,主要在验证方面,提供我们的经验。第二方面,有相当一部分新造车企业,他们希望一步到位,我们也有好几个项目正在进行中,我觉得这块是非常好的市场机会,而且需要借助全世界最优秀的资源,帮助我们国内在自动驾驶方面,至少跟国际水平并驾齐驱。”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