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全球市场 - 正文

优质资产全球争夺战:资管机构PK央行QE资金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没想到,日本央行可能会成为不少日股上市公司大股东。”一家香港资产管理机构负责人感慨说。

数据显示,日本央行通过购买ETF基金持续扩大QE资金投放,当前已成为81家日经225指数上市公司的前五大股东。若日本央行保持当前购买ETF投放QE资金的力度,明年底其将通过持有ETF份额,成为其中55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这背后,是全球资产管理机构与央行QE资金的优质资产争夺战。

有机构统计发现,从2008年各国央行启动QE购债措施投放流动性以来,截至今年6月底,美联储持有美国国债达2.4万亿美元,英国央行持有约1/4的英国国债,日本央行持有1/3的日本国债,欧洲央行持有15%的德国国债。各国央行QE措施令具有避险功能的国家国债流通性大幅缩少,不少资产管理机构甚至不愿将手里的国债高价卖给央行,避免再也买不回来。

“这就是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的新格局,资产管理机构不但要留心金融市场动荡,还要与各国央行QE资金抢夺优质债券资产。”上述香港资管机构负责人坦言。尤其是近期日本、英国央行增加QE资金购买ETF与企业债的力度,令全球资产管理机构面临更严峻的资产荒挑战。

挤出效应致债券资产错配

在上述香港资管机构负责人看来,各国央行日益扩大的QE资金,正对资产配置产生巨大的“挤出效应”。

这种挤出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资机构可以购买的,具有避险功能的德、日、美、瑞士国债流通量日益减少,导致机构找不到足够多的相关资产优化资产配置组合。

在英国脱欧后,上述香港资管机构曾打算增加5%比例的美国、日本国债,但QE资金将这些国债价格不断推高,已逼近“泡沫”。

美银最新市场调研发现,多数投资机构最担心这种债券泡沫随时会破裂。

“这种债券泡沫更多是QE资金泛滥造成的,它在推高债券价格同时,已经让资管机构难以找到价格合适的优质债券配置。”Prudential固定收益高级投资官Gregory Peters认为。

挤出效应的第二个影响,是具有避险功能的美、日、德国、瑞士国债收益率相继跌入负值。

最新数据显示,受英国等国央行降息及QE资金扩大购债额度的双重影响,8月上旬负收益率债券规模已飙涨至13.4万亿美元,较前一周增加了约1.3万亿美元。这意味着,一旦投资机构买入上述美元债券,将遭遇买入即亏的困境。

“我们内部希望今年债券类投资能实现5%以上的收益(加上一定的杠杆),但考虑到当前负收益债券的增长速度,我觉得要达到这个目标相当困难。”上述香港资管机构负责人坦言。为了获取优质国债,他所在的机构曾与美日央行共同竞标认购新国债,但今年初美日国债收益率相继跌入负值后,他们果断退出竞争,因为国债收益已无法满足其目标值。

目前,资管机构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购买美国高收益企业债(俗称“垃圾债”)与超长期政府债券弥补收益预期缺口,而当前美国部分“垃圾债”收益率已跌至4%附近。

某种程度上,这导致了投资机构的债券投资出现严重的资产错配,为了争取4%的收益回报,不得不承担垃圾债较高的违约风险。

新兴市场债券成“避风港”

QE资金引发负收益债券不断膨胀,一些资管机构转而加大新兴市场高收益国债的投资力度。

美银美林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3日的过去五周,新兴市场债券基金资金净流入量高达166亿美元。

在上述香港资管机构负责人看来,新兴市场债券之所以受到追捧,在于新兴市场债券相对较高的正收益率(平均3%-4%或以上),满足投资机构债券投资回报的目标值。加之近期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有所好转,令国债违约几率有所下降。

“更重要的是,欧美、日本央行的QE资金还难以直接购买新兴市场国家债券,投资机构无需与之竞争。”他进一步指出。

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部分投资机构利用QE资金泛滥,从投资银行低息拆入3-4倍杠杆资金,再去抢购经济基本面良好的新兴市场国家国债,此举同样令同行感到QE资金的威胁。

过去一周,波兰、南非等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年内新低,印度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创下过去七年以来的新低,令其收益吸引力大打折扣。

贝莱德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师Richard Turnill表示,随着QE资金不断泛滥并不断推高优质国债价格(间接压低债券收益率),未来5年任何固定收益类资产给予投资者的回报可能最多在6%左右。事实上,大部分固定收益类资产回报率甚至达不到5%。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