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两会代表:中国经济有底气有信心 坚持创新将大有可为

来源:人民日报 2017-03-05 08:33:2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两会代表:中国经济有底气有信心 坚持创新将大有可为)

2016年,我国经济增速6.7%,创下自1991年以来的最低增速。有人担忧,中国经济是不是还在探底?今年还能保持中高速增长吗?

去年经济增长缓中趋稳、企业效益由降转升、城镇就业超过预期,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代表委员们表示,这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表明,中国经济有底气有信心。

增速换挡不焦虑,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中国经济增速跟以往比是高位下行,但是跟其他国家比,我们还是一枝独秀,所以根本不必焦虑。”南京大学教授刘志彪委员说。

尽管增速回落,但中国经济总量迈上了“70万亿”新台阶。2016年GDP增量达4.6万亿元,比上年增量多了1600多亿元。从全球来看,这一增速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计,2016年美国经济增长1.6%,欧元区增长1.7%,日本增长0.9%,南非增长0.3%。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2%,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了,但是经济增长的‘含金量’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在增强。”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建民委员说。

增长“含金量”体现在收入增速继续跑赢GDP。去年我国国民总收入增长6.9%,加快0.6个百分点,说明收入增速并没有因增速回落而放慢,百姓有了更多获得感。

增长“含金量”体现在单位能耗继续降低。2016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了5%,在能源消费中清洁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了1.7个百分点。这得益于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天空更蓝了,河水更清了。

增长“含金量”体现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协调性、可持续性更强。2016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8%,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快1.1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51.6%。刘志彪说,服务业发展往往比工业更稳,服务业继续保持上升的势头,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也在相应提高。

结构调整不可避免、也必须面对,中国经济积蓄发展后劲

“结构调整的阵痛,对中国经济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是必须面对的。过去增速较快的年代,进行结构调整不容易。现在是挑战也是机遇,结构问题一下子全部暴露出来了,可以顺势用精准的产业政策引导其调整,消除长期累积的投资偏差,未来发展就会有更好的后劲。”刘志彪说。

刘志彪认为,供给侧结构调整的阵痛,对中国经济来说,是可以承受的。虽然在短期内,去产能会影响一些地方的GDP和财政收入,去杠杆会使一些企业过紧日子,并使其风险显性化。但应该看到,结构调整可以释放出闲置的土地、信贷等稀缺资源,投入到更有效的产业和行业,从而为后续增长提供内生动力。

代表委员们表示,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企业经营仍面临不少困难。但总体机遇大于挑战,对未来经济发展依然充满信心。

“人口大国”的消费潜力,让企业有信心。“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1/5的人口在中国。中国市场本身就很大,随着人们收入、消费水平的提高,这个市场的潜力与空间更大。”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代表说。

持续释放的“政策红包”,为企业稳预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过去一年,国家连续出台了多项降成本、去产能的好政策,为实体经济发展去包袱、扫障碍。“国家对制造业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振兴实体经济的好政策,这是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金钥匙’,也为制造业吃了‘定心丸’。”崔根良说,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业完备的产业链,再加上信息化、“互联网+”的护航,将大大提高各行各业的整体竞争力。

“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竞技舞台。2016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5亿美元;沿线国家对我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2905家,增长34.1%,直接投资金额458亿元。随着国际产能合作稳步推进,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也将带动我国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继续“走出去”。

迎难而上转方式,创新驱动孕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供给侧结构调整,对有准备的企业特别是优势企业来说,其实也充满了机会。”刘志彪分析,当前经济增速放缓,是进行大规模固定资本技术更新的最佳时期,如果企业利用国家支持技术改造的机遇,就可以用更低的代价买到更为先进的技术设备武装企业,从而为新一轮竞争做好准备;经济低谷期也是行业内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劣势企业的最佳机遇,会产生巨大的、低社会成本的结构调整效应。

朱建民表示,2017年,企业还要加快高端化项目的投资。“尽管辽宁经济增速出现了下滑,但是我们对新一轮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依旧充满信心。”朱建民介绍,作为全球最大的环氧乙烷精深加工和减水剂聚醚的制造商,奥克2016年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46%,再创历史新高,证明了只要坚持创新,立足实业也能大有所为。

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正成为中国经济迈向“双中高”的最大共识。

“我们坚信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新一轮振兴战略,建立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改善投资营商环境,我们一定能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做出积极的贡献。”朱建民说。

市场新主体正加速孕育。2016年全国新登记企业553万户,比上年增长24.5%,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5万户,明显高于前两年,掀起了创业创新的新高潮。“当前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动能持续较快增长,以创新求发展,‘中国智造’才能在全球化竞争的关键一程抢占制高点。”崔根良说。

创新驱动,正孕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放眼前瞻,中国经济的航船正聚合澎湃之力,破浪前行。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