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际财讯 - 正文

深度:特朗普政府税改真的是一副“毒药”吗?

来源:fx168 2017-12-18 09:47:5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深度:特朗普政府税改真的是一副“毒药”吗?)

最近两个月,恐怕没有什么比美国税改更让人揪心了。虽然说改不改、怎么改都是美国人的事,准确地说是美国国会的事,但是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牵一发而动全身,美国税改直接影响美元流动,间接影响全球汇率,大家实在不能不关心。

图片来源:美国众议院

目前,美国税改已经进入冲刺阶段。众议院和参议院分别通过了各自的税改版本,并通过协商达成初步共识,形成了最终税改方案,只等下周投票表决、总统签字。根据《商业内部》(Business Insider)消息,协商版似乎更偏向众议院意见。不过,也有分析指出,参议院已有两位共和党议员不满税改方案,可能会令税改投票再生波澜。

特朗普及共和党已经箭在弦上,无论下周投票能不能成功,估计都难以再阻挡税改最终通过。如果美国税改最终实现,将会对美国及中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会不会像特朗普所称的,能够增加美国就业、让美国再次伟大?中国经济会不会遭受重压,出现巨大波动?

目前很多评论家,尤其华人评论家,大都对美国税改持怀疑态度。其中最普遍的看法,认为美国的根本问题是贫富差距拉大,底层民众入不敷出,而非投资不足,特朗普税改没有抓住问题关键。更有甚者,认为美国税改可能会激化内部矛盾,播下“阶级斗争”种子。在他们眼中,特朗普政府力推税改相当于饮鸩止渴。

特朗普税改真的是一副“毒药”吗?笔者认为,最起码短期内,很难这样说。

美国联邦财政收入结构与中国不同,有实力支持当前税改方案。中国财政主要靠增值税和企业税,美国联邦财政则主要靠个人所得税。2016财年,美国联邦政府总收入约3.3万亿美元左右,其中个人所得税占46.8%,工资税(Payroll Tax,又称社会和医疗保险税)占33.8%,企业税占9.1%。可见,个人所得税几乎占联邦财政收入半壁江山,企业税的影响则十分有限。因此,美国政府拟对企业税“动刀”,税率从35%直降21%,个人所得税则仅降2.6%-4%,不会使联邦财政收入伤筋动骨。

图片来源:CBPP

根据相关分析,这次税改可使65%左右的美国人受惠。如果税改落地,平均每个纳税人减税1200至1600美元左右,可支配收入增加2.1%,富人可支配收入增加8.5%;年收入6万至20万的家庭,减税幅度约13%-70%;拥有儿童的低收入家庭,税收减免额增加接近一倍;缴纳企业税的公司,尤其零售与批发、建筑和农业领域公司,有效税率降低5个百分点左右;海外企业利润可以较低的代价,合法转回美国。税改以后,美国个人、家庭、小企业、大企业以及海外企业,都将增加更多的可支配收入。

有人担心,美国税改固然令多数美国人受益,但受益最大的是富人,因而会加大美国的贫富差距。确实,根据美国智库TPC分析,如果税改实行,位居美国财富金字塔顶端的人(前10%),受惠额度最大,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受惠力度越高。照此发展,未来十余年,如果美国政府袖手旁观,贫富分化势必会越来越严重。

图片来源:TPC

但是,美国贫富分化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贫富分化。通常所说的贫富分化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贫者走投无路、富者锦衣玉食,而美国贫富分化是收入同步增长基础之上的分化。税改以后,中下阶层的可支配收入同样是增加的,只是不如上层增加的额度大。这种贫富分化当然也是一个严重问题,但是肯定不会激起社会动乱。因为,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民众,有吃有喝有车有房,还愿意冒险去搞革命。更何况,以美国体制的自我调整能力,不可能对贫富分化听之任之。

美国税改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会扩大贫富差距,而在于是否能真正推动制造业回流,让中下层民众丰衣足食。就短期来看,特朗普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是太困难。

按照常理,美国税负大幅下降以后,中产阶级可支配收入增加,必定会扩大消费;海外企业也会借此良机,将屯积在外的利润转回国内。未来两年内,美国消费和投资应该都会比较兴旺,有利于经济上涨。但是两年以后,美国经济能不能保持上涨趋势,则依赖于美联储和白宫的驾驭能力。如果美联储控制得当,避免投资过热、通货膨胀;白宫指导有方,成功吸引回流资金投资制造业,美国经济就会更上一层楼,反之则有可能造成债台高筑、物价飞涨、民怨沸腾。所以,长期来看,美国税改是否能够获得成功,端赖美国政府如何执行。

在刚刚过去的13日,美联储已经宣布年内第三次加息。市场还预测,美联储2018年加息3次,2019年加息2次,2020年加息1次。同时,市场认为年后即将上任的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继续延续耶伦思路,支持渐进加息、缩表的货币政策。

相对于美联储,特朗普的工作难度更大。一方面,白宫未来几年必须勒紧腰带,减少不必要开支,另一方面,又必须开动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资金流向制造业,这是一个两难。特朗普政府为了重塑制造业,应该会尽量避免武力制裁朝 鲜这样的“大事件”。但是,也不排除朝 鲜激怒美国,促使其冒险一博,将制造业和武力制裁“一锅煮”,即通过战争刺激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崛起。从历史上来看,战争是最有效的工业催产剂。

财政赤字是决定特朗普税改成败的一个重大因素。众多评论家认为美国大幅税改,将直接造成1.4万亿美元税收损失,使联邦政府债台高筑,丧失公共服务能力。美国国会也把这个问题看得很重,他们给特朗普提出的要求,就是10年内不能让新增赤字超过1.5万亿美元。参议院还制定了一份财政规划,保证10年之后达到收支平衡。说实话,现在美国国会两院掌握在共和党手中,制定这样的财政规划,主要是为了安抚纳税人、帮助税改“冲关”,谁知道十年以后特朗普在哪里、经济会怎么样。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推行税改时,曾信誓旦旦缩减开支,结果严重超支。

图片来源:美国参议院

事实上,根据美国联邦预算委员会预测,美国未来10年将增加5.5万亿美赤字,赤字/GDP比例将从89%升至111%。对于特朗普政府来说,这当然是一个巨大压力。但是,从历史来看,税改遭遇财政赤字上升,并不意味着联邦政府关门。里根政府税改后,同样陷入了赤字困境,他们采取的办法是临时调整,再度推动国会增税,为自己赢得了继续税改空间。特朗普政府税改号称以“里根经济学”为指导思想,走投无路之时肯定不会放弃这一“无赖”手段。

图片来源:CRFB

前文说过,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美国税改“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他国家都会深受影响。历史上曾经有过美国税改,其他国家经济崩盘的先例。就中国来说,美国税改至少会带来两大层面的影响。

第一,美资和美企回流美国,人民币承受贬值压力。目前美企在海外屯积了2.5万亿美元利润,其中很大一部分留在中国。根据BEA测算,美国企业在华资产2014年已经达到6000多亿美元,占中国存量FDI规模的1/5。美国税改“大赦”加上美联储加息,将会吸附大量海外美元资金回流,从而导致中国市场美元紧张、人民币宽松,人民币承受巨大贬值压力。为了减轻贬值压力,中国应该会适当提升利率。事实上,14日中国央行已经上调MLF(中期借贷利率)、逆回购、SLF(隔夜、七天和一个月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变相加息5个基点。

人民币适度贬值对贸易出口有利,还不是最坏的结果。最坏的结果,是美国减税以后,美联储为了遏制通货膨胀连续加息,造成美元升值、出口下降,对外贸易赤字进一步恶化,美国为了扭转国内经济危机,将压力引向贸易逆差最大国家。1985年,里根税改遭遇困境之后,就逼迫英、法、日、西德四国签署广场协议,在外汇市场联合抛售美元,造成其他货币大幅度升值,逐渐扭转了贸易逆差和经济困境,而日本经济则陷入了漫长的经济衰退。

根据以上分析,中国两年以内面临的是人民币贬值压力,两年以后则很可能又会面临巨大升值压力。有鉴于此,中国央行短期内会适度加息,但是应该不会盲目追随美国,以避免过度刺激国内房地产和制造业。

第二,美国税改对中国市场环境提出了巨大挑战。几年来,中国企业生产成本逐渐升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外资企业开始转向南亚、东南亚,中国企业开始进军美国,都与中国企业生产成本升高有关。美国大幅度降低企业税,加上智能技术迅猛发展,都会增加美国对大型企业的吸引力。如果税负降低、劳动力成本降低,美国企业就没有必要再到其他国家冒险。尽管很多专家认为,企业生产涉及诸多因素,不是仅仅降低税负就可以解决的,但关键是其他国家的问题并不比美国少,大型企业比较一番,可能还是会优选美国。因而,长远来看,美国税改对中国的致命影响,不是汇率波动,而是能否继续保持市场环境优势和产品竞争力。

不过,中国与美国联邦财政收入结构不同,想要通过直接降低企业税负化解压力,尚存在一定困难。中国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增值税和企业

所得税,两者分别占财政总收入的31.23%和22.13%。这意味着,中国如果像美国那样,直接降低14%的企业税负,将会对财政收入造成3%以上的损失。中国要想既降低企业税负,又不过度影响财政收入,就必须先调整财政收入结构,使个人所得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税源。

图片来源:轩言全球宏观

总之,对于美国此次税改,中国既不能草木皆兵、闻风而动,又不能嗤之以鼻、置之不理。短期之内,中国可能会适度提高利率,避免资金大规模外流,但是长期来看,则可能会将重点转移到预防人民币升值上。当然,利率只是调控手段,中国要想在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根本还是要为制造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