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传滴滴收购小蓝单车, ofo、摩拜迎来劲敌

来源:国际金融报 2018-01-04 07:49:1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传滴滴收购小蓝单车, ofo、摩拜迎来劲敌)

新年刚刚开始,共享单车战争就传来了新的消息:滴滴已收购小蓝单车。

这意味着,共享单车之间的战争,有了新姿态。

据36氪报道,滴滴已在近期完成对小蓝单车的收购,同时,滴滴打算做自己的共享单车品牌。

记者就此询问滴滴公司,对方相关人士表示,不予置评。

如果上述消息属实,2017年底ofo与摩拜单车的“合并说”,短期内恐怕无法实现了,共享单车市场或将迎来四强争霸的局面。

业内人士表示,在阿里、腾讯均不愿放弃共享单车,并可能继续相互厮杀的情况下,独角兽滴滴此举,是为了加固其在出行领域的护城河。

滴滴的护城河

最近一段时间,滴滴“上头条”的次数不少。

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滴滴先是以3亿元收购支付牌照,为进军支付行业埋下伏笔,紧接着就宣布完成超40亿美元股权融资,将加码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

2018年,滴滴再次成为瞩目的焦点——在多次投资ofo之后,滴滴内部似乎正在孵化一个共享单车业务。

业内人士分析,无论是持股ofo,还是收购另外一家共享单车企业,本质上都是商业行为,滴滴对共享单车的投入,是在完善其移动出行的产业链。

成立于2012年的滴滴在与快的、优步的一系列厮杀中一步步成为出行领域中的头部独角兽,滴滴的志向也不满足于汽车出行这个基础业务,随着人工智能、共享单车的火爆,滴滴的业务同时在多个方向延伸。

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滴滴的商业逻辑与腾讯很相似,在出行领域,除了出租车,还有单车、公交车、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等等,滴滴抓住了用户不能离开出行这个刚性需求,未来还会不断往上下游延伸。

入局共享单车,围绕出行构建防火墙等一系列动作的动力不仅仅来自于滴滴内部的驱动,也有来自外部的压力。

平静了很久的网约车市场最近一段时间迎来了美团、摩拜的入局和易到的回归,在南京试点了10个月的美团打车在全国7大城市高调扩张,共享单车摩拜在去年也进入了网约车市场,虽然滴滴CEO程维在接受采访时并没有对美团和摩拜进入网约车表示过多的在意,但竞争对手的一系列动作均在对外表示,出行这个领域,还有潜在的机会。

张毅认为,共享单车符合用户的出行需求,未来几年没有其他工具能够取代最后一公里的出行,滴滴入局共享单车是明智的选择,同时在高端出行领域,滴滴正在与车企合作,两端都在布局,对滴滴来说,有利于加固其护城河。

AT之争背后影响

互联网市场中,几乎任何一个新生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不会缺少阿里、腾讯的身影。

在出行领域中,阿里和腾讯在网约车领域就曾有过一番激烈的厮杀,最后以滴滴、快的合并,阿里失势而告终。在共享单车出现之后,腾讯率先投资了摩拜,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失利过一次的阿里显然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紧跟着投资了ofo。

业内人士分析,不管是哪一家共享单车企业,都是腾讯的棋子,对腾讯来说,最好的结局就是几家合并。

阿里显然不这么想。虽然投资了ofo,但阿里还有一套plan B。

2017年9月,蚂蚁金服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与其他几家机构向永安行低碳科技(永安行共享单车)增资8.1亿元,成为永安行低碳的第二大股东;一个月之后,永安行低碳与哈罗单车合并;2017年12月4日,哈罗单车获得3.5亿美元融资,投资方为蚂蚁金服、威马汽车、富士达等。自此,拥有了阿里的加持,永安行+哈罗单车成为共享单车市场上不可忽视的第三大力量。

继续烧钱

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目前,ofo和摩拜在全球投放的共享单车数量分别超过了1000万辆和800万辆,哈罗单车的投放量超过400万辆,小蓝单车的投放量不足百万辆。

2017年下半年,不断有共享单车企业由于融资失败而相继倒闭,共享单车市场的集中度在不断提升,有逐渐形成几家头部企业的趋势。

业内人士表示,烧钱模式一直是困扰共享单车投资者的难题,2018年共享单车在投放、维修和运营上将会需要大量资金,烧钱模式可能将持续下去。

业内人士表示,2017年,由于共享单车所带来的影响交通、污染环境等问题,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多个一二线城市陆续宣布禁止共享单车新增车辆投放,这就使得共享单车企业把投放的目光转向二三线城市,共享单车投放大战将转移到这些城市。

而车辆维修将成为2018年共享单车企业无法忽视的一大问题。

张毅称,大多数共享单车经过高频使用和风吹日晒,使用周期一般不会超过18个月,质量好的共享单车能达到两年,这也意味着,共享单车的维修需求将在2018年爆发。他表示,通过测算,一辆单车在使用2年之后,其维修成本接近投放成本,这对全球总投放量接近2000万辆的ofo和摩拜来说将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