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名家观点 - 正文

郭施亮:为独角兽企业开通绿色通道 会带来福音吗?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18-03-02 09:48:3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郭施亮:为独角兽企业开通绿色通道,会给投资者带来福音吗?)

近年来,无论是港交所还是其余海外股票市场,都对优质企业产生强烈的争夺需求。在A股市场中,多年来上交所与深交所之间的IPO资源争夺过程相当激烈,而就在近期,深交所还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8-2020年)》,拟将创业板市场打造成中国新经济的主场,进一步为优质企业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上市条件,加快其上市的步伐。

有消息称,证监会发行部将对包括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这四大新经济领域的拟上市企业中,市值达到一定规模的“独角兽”企业,放宽审批时间和盈利标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传闻消息并非完全准确,仍存在不少值得争议的地方。

事实上,对于独角兽企业而言,可能投资者对它的理解并不深刻,或许更像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当我们提及蚂蚁金服、小米、陆金所等知名企业的时候,独角兽的概念却骤然清晰。归根到底,对于独角兽的概念,主要在于创业成立时间不超过十年,且在中国境内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同时目前企业估值达到10亿美元级别以上。由此可见,对于如蚂蚁金服、小米等知名企业,可以认为是独角兽企业的代表性公司,而与普通的独角兽企业相比,这类企业更是属于超级独角兽的企业。

正如上文所述,近年来各主要市场对优质企业的争夺非常激烈,而作为如蚂蚁金服、小米、陆金所等独角兽企业,其最终上市的去向,无疑成为各方市场关注的焦点。

实际上,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打开融资估值瓶颈以及保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分析,不少独角兽企业乃至部分已经远赴海外市场上市的中概股企业,都非常热衷于回归至A股市场完成发行上市的任务。或许,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回归至A股市场发行上市,也是它们首选的目标。

然而,从实际情况下,虽然回归意愿强烈,但鉴于A股市场较高的准入门槛,它们仍需考虑到不少的阻碍因素,如同股不同权、盈利指标等问题,而这一切因素,无疑直接影响到独角兽企业回归A股的结局。

不可否认的是,与A股市场相比,无论是港股市场还是海外市场,都具有较为宽松的上市门槛,而从过去更多的中概股企业来看,更多还是选择远赴海外市场上市,以满足其海外融资的需求。但,实际上,远赴海外市场上市,还会面临诸多的不确定风险,如做空机构的狙击、高昂的违法违规成本以及集体诉讼等。与此同时,在海外市场实现融资的需求,往往很难满足企业真实的融资目标,且海外投资者往往会给予中概股企业相对偏低的估值水平,由此也加剧了中概股企业后续扩张的难度。

为独角兽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本意还是要让更多的优质企业回归A股市场。与此同时,通过即报即审乃至特殊通道的形式,为更多的独角兽企业创造出上市的可能。对于这一举措,或许会给独角兽企业带来了福音,但从现行的制度、规则来看,仍需要做好大量的准备,方可满足优质企业回归的需求。

然而,对于投资者来说,随着独角兽企业的加快回归,其可否为投资者带来福音,仍需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其中,独角兽企业回归的定价与估值,将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后续投资的回报预期。

不可否认的是,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他们可否享受到独角兽企业快速发展的成果,并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持续有效的投资回报率。然而,如果独角兽企业回归的定价与估值偏高,甚至透支掉未来数年的盈利预期,那么独角兽企业的回归,并未能够从真正意义上为投资者带来福音。

再者,为独角兽企业开通绿色通道,会否引发大量企业的跟风效应,由此变相加大市场的融资需求。

最近一段时期,IPO审核趋严,发审委把关力度加大,这无疑提升了中国资本市场的企业质量水平。然而,如果对独角兽企业开通绿色通道,甚至为部分企业开通特殊通道,回避了盈利要求、注册时间要求等指标,这可能会导致不少企业的跟风效应,而部分浑水摸鱼的企业可能会趁机完成发行上市的目标,最终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绿色通道乃至特殊通道,而导致资本市场变相提升融资的需求。由此一来,直接反映到股票市场身上,则是融资压力加剧,投融资功能的进一步失衡。

此外,则是获得绿色通道、特殊通道的独角兽企业完成上市任务之后,后续的限售股解禁减持的问题可否获得实质性的解决。

对于时下的A股市场,影响市场健康发展的最大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IPO堰塞湖的泄洪问题,而是逐渐扩展到限售股堰塞湖的泄洪问题。虽然时下已有减持新规升级版的配套,但只要高速IPO发行节奏不改变,则接连不断的限售股解禁压力依然存在,而减持新规只是把风险不断延后。对于独角兽企业而言,本身体量较大,当满足限售股解禁的条件时,难免会存在大量的限售股减持需求,而如何有效减缓这一冲击压力,仍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对市场来说,还是一种不确定的风险。

由此可见,对于独角兽企业的引入,虽然可以起到积极引导优质企业回归的影响,但仍需考虑到后续多方面的问题,而只有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才能够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福音。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更希望通过资本市场享受到独角兽企业后续发展的成果,而不希望看到独角兽企业为了所谓的估值溢价、融资需求而回归上市。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