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名家观点 - 正文

周业安:化解融资难 最终还得靠市场机制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18-08-15 09:26:0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周业安:化解融资难,最终还得靠市场机制)

银行首要目标是安全获利,这就与小微企业的风险特征不匹配。如果要提高其匹配度,就需要金融创新和市场机制构建。因此,关键是在于形成一个市场,能让理性经济人在这个市场上管理风险,并获得相应的收益。足见,用足市场机制才是关键。

借钱这事挺难。小时候家里穷,现金流紧张,遇到上学交学费、看病交医药费等,就捉襟见肘。去别人家借,就会遇到一些不肯借的。有时并非人家没钱,只是不愿借。当然也会遇到一些好心的人家,会爽快地借。借钱与否和亲缘关系远近无关,有些亲戚不舍得借,有些非亲非故的邻居反而会借。可见亲缘关系并不能保证借款的成功率。从这个角度说,把人假设为理性经济人似乎有点道理。但仔细想想又不完全如此,为啥一些非亲非故的人愿意借?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讲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人的同情心。斯密说,人是有同情心的,这是社会有序化的前提之一。这似乎与斯密后来把社会秩序归结为看不见的手的观点不太一致。当然,可能对斯密来说,前者更多讨论社会秩序,后者可能仅仅局限在市场秩序。

别人不借钱给你,就一定不好吗?以小孩子的眼光看,是觉得不好。这是种情感视角。但以大人的眼光看,就能理解。因为这涉及风险评估。穷人家庭预期现金流太少,并且高度不确定,这就意味着形成坏账的概率很大,理性经济人当然会选择不借款。所以,别人不借钱是理性选择,无可厚非。当还款概率很低时,别人还愿意借给你,最好的解释就是情感因素,也即是别人基于同情心而已。用行为和实验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人们除了自利偏好,还有社会偏好,比如互惠、利他、公平等。儿时,当一个人借钱给我家时,估计已做好了形成坏账的准备,在会计上就是百分百计提坏账准备。这相当于别人已打算采取转移支付的方式帮助我们,这本质上相当于捐赠。虽然形式上还是债权债务关系。

经常想起当年村里唯一的一个医生,我家欠了他多年医药费,他从无怨言,一如既往地担负着作为医生的责任。当地的一个人给我家办了一笔贷款,也没催着还。还有村里每年都提供流动性的几个友善的邻居和亲戚。究竟是什么支撑着他们这种有点不计后果的借款行为?说到底,就是心中存有情感,并非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那样冷酷无情。也因为这些人的社会偏好形成了正外部性,让我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回报社会,并且懂得如何把善心传递下去。一个社会的稳定演进,实际上就取决于这些情感因素的代际传承。理性选择固然能促使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从而促进社会财富快速累积,但情感因素才是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力,社会的美好得益于人们相互之间的友善传递。这就是为何斯密要把同情心当成理解社会秩序的关键因素之一的缘故。而行为和实验经济学则把斯密的同情心的思想理论化为社会偏好,使经济学得以远离冷冰冰的理性经济人假定,转而研究活生生的富有情感的、丰富多样的人。

人们的这种善意是出自本性,而某些机制的设计会有助于激发这些善意。对理性经济人来说,面对还款概率很低的群体,是否会提供贷款?如果是一对一的环境,就不会提供。如我小时候所面对的情形。假如现在引入一种机制,在一个区域范围内构建一个信贷市场,需要借款的贫困家庭在这个市场上借钱,而有闲钱的人在这个市场上贷款。贷款可获得利息收入。由于这类贷款风险高,按风险和收益对等原则,利息回报自然就高。此时允许借款合同标准化,这样贷款人可选择一个贷款组合,向这个组合提供不同金额的贷款,比如给张三家贷一百,给李四家贷五百,给王五家贷三百等等。那么对贷款人来说,只要组合有正回报,且高于机会成本,就值得贷。这种市场机制实际上内设了一个组合产品和风险分散机制,符合马克威茨的资产组合理论。只要贷款人可通过贷款组合分散风险,就能有效激励贷款人的贷款行为。

现在进一步把机制升级,允许贷款人的贷款组合在市场上流动。也就是说,把贷款人的贷款组合本身当成可交易的产品,这样贷款人在面对流动性约束时,可通过交易其贷款组合产品来获得现金,缓解流动性紧张。这种多层次的市场会进一步激励贷款人的贷款行为。那么,当这些市场机制引入时,穷人借款难是否会得到缓解呢?乡村银行的小额贷款实践说明,确实是可以的。关键在于形成一个市场,能让理性经济人在这个市场上管理风险,并获得相应的收益。所以,穷人借钱难并不是所谓的伦理道德问题,也不是所谓的富人行为失当,仅仅是因为缺乏一些有效机制。在面对高风险时,自愿贷款是情分,不愿意贷款是本分。这纯粹是个经济学问题,与伦理道德无关。

小微企业刚刚创立,步履维艰,急缺流动性,未来高度不确定,风险极大。大银行需要风险管理,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理性经济人,当然没有足够的激励贷款给小微企业。因而,银行是否贷款给小微企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合理的机制来支持银行这么做。银行首要目标是安全获利,这与小微企业的风险特征不匹配。要提高其匹配度,就需要金融创新和市场机制构建。假如一家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很高,能有效构建小微企业贷款组合产品,并且有个市场让这些产品获得足够的流动性,那银行就会有激励对小微企业贷款。谁最有激励给小微企业钱?当然是风险投资机构。风投可在多个小微企业股权投资,实现组合与分散化管理,通过股权增值来获利;股权的流动性可为风投提供流动性管理机制,让风投机构有效管理风险。足见,用足市场机制才是关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