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红筹”弯道超车 赴港上市需谨慎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8-12-13 02:29:3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新三板+红筹”弯道超车 赴港上市需谨慎)

汇量(834299)下属子公司,汇量科技此次开创了新三板公司及其子公司在港股上市先例。近期多家新三板公司赴港上市取得明显进展,但业内人士指出,考虑到港股高企的新股破发率以及新三板公司自身发展情况,赴港上市仍需谨慎。

红筹模式上市

汇量科技此次拟发行约3.19亿股,发行价为4港元/股,其中香港发售股份数额约3188.80万股,预计募资所得净额约12.06亿港元。作为一家从事为全球的移动应用开发者提供广告及移动分析服务的企业,汇量科技此次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提升公司在大数据、AL技术及IT基础设施方面的实力,以及提升及改善移动广告及移动分析平台的服务等。

引人注目的是,汇量科技母公司是一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公司披露的股东结构显示,广州汇量通过其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全资子公司间接持有汇量科技94%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广州汇量2015年11月25日挂牌新三板,今年1月曾因资本市场长期战略发展规划需要申请从新三板摘牌,但最终遭股东大会否决,于是选择分拆子公司登陆港股。

尽管汇量科技不是首家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的新三板子公司,但其上市速度却是最快的。目前已有10余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宣布计划在港股上市,除汇量科技外,目前仅有君实生物通过港交所聆讯,成大生物、赛特斯等公司近期提交了IPO申请。

中科沃土董事长朱为绎指出,汇量科技上市较为迅速与公司采取“红筹模式”登陆港股有关。“红筹模式上市不需要证监会审批,而君实生物、成大生物等公司都是通过发行H股方式登陆港股,需要证监会审批,因此所费时间较长。”

而北京南山投资创始合伙人周运南表示,通过红筹模式发行上市最大优势就是上市融资较为自由,但此次分拆上市的案例在新三板不具备太大的借鉴意义。因为新三板挂牌企业如果要分拆境内子公司在境外上市,其难度和各类成本可能并不亚于A股IPO。

“新三板+H”模式升温

今年4月,港交所与全国股转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鼓励符合条件的挂牌公司到港交所上市,全国股转公司对挂牌公司申请到港交所发行股票和上市不设前置审查程序及特别条件。此后多家公司披露拟赴港上市计划,“新三板+H”模式逐渐升温。

临近年底,多家挂牌公司赴港上市计划取得明显进展。11月23日,成大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获得证监会批复,公司获准新发行不超过1.44亿股境外上市外资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1月21日,君实生物发布公告,公司在境外发行股份事项获证监会批准;此后在12月10日晚公司发布公告称11月26日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举行上市聆讯,审议了公司本次发行上市的申请;此后公司发布《全球发售》公告,计划发行约1.5亿股股份,股份定价区间在19.38港元-20.38港元,预计公司H股将于12月24日在港交所上市。从目前情况看,计划赴港上市的新三板公司中,教育、生物医药和互联网等新经济企业是主力军,例如成大生物以及赛特斯等,但今年港股破发率高企值得注意。

安信证券新三板研究负责人诸海滨指出,供给增加之下2018年新股破发率较2017年大幅上升,大规模上市时新股定价或值得思考。

就新三板而言,市场持续低迷引发的估值下降促使越来越多企业尤其是优质企业谋求资本市场其他出路,“新三板+H”模式的出现给了这些企业除A股IPO之外另一个可供选择的方向。但周运南指出,新三板公司赴港上市能否如愿提升估值及流动性并带来财富效应,两个市场联动性如何还有待时间检验,需有多家新三板公司在港股成功发行股票并运行一段时间后才能分析出初步结果。目前“新三板+H”板块短期还不具备炒作基础。”他进一步指出,目前市场人士普遍期待首例“新三板+H”股的成功上市,其股票在港股二级市场表现能作为新三板估值和流动性好坏对比的一个最佳参照物,同时还期待“新三板+H”股有朝一日能向全流通靠拢。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