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集团赵志松:创新之城谱写中新合作新乐章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9-03-21 06:31:5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中新集团赵志松:

创新之城谱写中新合作新乐章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苏州工业园区从借鉴新加坡经验到融合,“园区模式”不仅在长三角得以借鉴推广,并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国门,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中新合作样本。

作为苏州工业园区的运营主体,中新集团确立了以园区开发运营为主体,以产业载体配套和绿色公用为支撑的“一体两翼”协同发展格局。中新集团董事长赵志松表示,公司梦想就是要成为中国最优秀的园区开发运营商。“展望2019年,无论是未来区中园的转型升级还是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我们都会站上一个全新的高度,厚积薄发,谱写新的乐章。”

午后阳光照射下的苏州工业园区显得格外安宁,顺着崇文路走一段,再拐上月亮湾路就可看到中新大厦——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在地。在中新大厦49楼的一间小会议室里,谈起中新集团的过去与未来,公司董事长赵志松侃侃而谈、如数家珍。

2019年恰逢苏州工业园区成立25周年,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首个“旗舰型”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经过多年发展,从借鉴到融合,“园区模式”不仅在长三角得以借鉴推广,并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国门,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中新合作样本。

作为苏州工业园区的运营主体,中新集团紧密围绕国家战略,确立了以园区开发运营为主体,以产业载体配套和绿色公用为支撑的“一体两翼”协同发展格局。赵志松表示,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中新集团的梦想就是要成为中国最优秀的园区开发运营商,如果能尽快登陆资本市场,无疑将为公司梦想的实现插上翅膀。

产城融合

打造宜业宜居的工业园区

厚积薄发始终贯穿着中新集团20多年的发展历程。2009年以来,中新集团开始不断输出苏州工业园区成功经验,已在宿迁市、南通市、安徽滁州市、常熟市海虞镇、张家港市凤凰镇等地实施园区开发运营项目。

“现在回过头来看,没有中新合作就没有苏州工业园区,没有‘走出去’就没有南通和滁州的两个产业园。”赵志松表示,近几年来,公司紧密围绕国家战略推动企业高速发展,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公司2017年净利超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以上,净资产收益率超13%,2018年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2018年12月30日,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项目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签约,成为中新集团在苏州工业园区、苏通科技园区、苏滁现代产业园等之后的又一个大型产城融合项目。赵志松告诉记者,嘉善是个非常有潜力的地方,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将进一步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经验,通过招商引进龙头企业、自主培育研发创新企业、吸引高端人才、健全完善城市功能配套等方式,将其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及环杭州湾高端产业高地、高端外资集聚地。

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将以传感器研发和制造为核心,打通上游芯片核心关键部件和下游汽车电子、消费电子、航空电子等应用制造端,带动智能传感产业聚集群发展,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智能传感谷”。按照规划,到2025年,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将形成千亿级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

“嘉善项目是按照产城融合为要素进行打造的,所以它将成为人才融合、金融融合、物流融合的一个样板。”赵志松如是说。

赵志松表示,近年来国际贸易形势不断变化,中新集团也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力图为开发区内相关的外资外企寻找解决方案。2018年苏州工业园区、中新苏通、中新苏滁三个项目合计引进新的外资注册资本18.12亿美元。这些对促进当地实体经济繁荣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以园区开发运营为核心主业,中新集团需要形成一流的软硬件,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实体经济企业进驻,实现外资的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并带来良好的就业,实现就近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进而通过生态环境的打造形成宜业宜居的一个综合环境。

“去年二季度起,公司开始对地产业务实施转型升级。”赵志松说,“原来集团战略架构中产业载体配套这一翼将更加聚焦在区中园项目,以形成更完善的业务架构,提升集团整体的园区开发运营能力。区中园一般占地100亩至300亩,通过在开发区内建产业园,并对不同特色的产业园区进行改建治理,吸引国内外企业进驻,推动整个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坚持创新

汇集高端智能制造服务商

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苏州工业园区也带动着园区企业越做越大。

1月8日,罗博特科在深交所创业板敲锣上市,成为苏州工业园区第22家上市企业。罗博特科是一家研制高端自动化装备和基于工业互联网技术的智能制造执行系统软件的高新技术企业。

创新是苏州工业园区与生俱来的基因,坚持创新发展是园区始终不变的动力源泉。园区加快高端项目集聚,仅2018年,就新增外资项目284个、科技项目500多个,新增上市科技企业3家、总数达21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1家、总数首次突破千家,达1046家。智能制造加速推进,截至目前已汇集800多家智能制造服务商,提供1600多种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产业分别实现产值780亿元、650亿元、250亿元,同比增长27%、30%、38%。赛诺菲中国研究院、松下空调销售总部、SEW电机智能制造等一批高质量研发、总部及先进制造项目落户,罗氏诊断、博世研发等重点项目开业运营。

对于这些园区企业的成长,赵志松给记者讲了一个例子。13年前,儒拉玛特自动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白世泰被德国总部派驻苏州工业园区。白世泰刚到苏州时,公司规模很小,账面资金只有30万元,员工仅35人。白世泰将全部精力投入工作,有困难就找园区帮忙,比如介绍客户、扩大公司知名度、争取银行贷款等。在园区的帮助下,该公司迅速对接上下游产业链,近几年销售额甚至超过德国总部。如今,儒拉玛特已经将亚洲总部设在了苏州工业园区。

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赵志松却遗憾地说:“今年是科创板元年,但目前我们还未参股过科创型企业。因此,我们今后需要在这方面发力。如果中新集团能够上市,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强化这块业务,增强公司集聚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带一路”沿线

诠释中新合作新内涵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实验室里,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袁于人正在给学生讲课,由他带领的科研团队目前已研发出全球首例手足口基因工程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这种新疫苗有预防效果好、安全性强、一苗多防的效果,目前已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袁于人告诉记者,除了带来人才和研究成果,研究院还围绕人工智能、纳米材料、生物医药、电子、能源等产业孵化出50多家创新型企业。

赵志松表示,一方面吸引更多的国际技术到苏州园区来落户来开花结果;另一方面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东盟国家双向的技术交流。

中新集团正在大规模地沿着“一带一路”方向进行探索。2018年11月召开的新加坡-江苏合作理事会明确,支持中新集团与新加坡企业战略合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建合作项目。同时,中新集团与新加坡淡马锡旗下胜科集团签订了关于拓展“一带一路”项目的战略合作协议。“我们正在与胜科集团保持密切联系,推进一个位于东盟的项目落地。这也是一个产城融合项目,占地约4平方公里。此外,我们也在与印尼方面洽谈项目合作,可能会在印尼雅加达卡拉旺进行园区合作,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希望通过合作把该地区打造成‘一带一路’沿线上的产业园示范区。”赵志松说。

中新集团还在“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宁夏积极拓展项目。2018年11月,中新集团与银川市、宏泰集团签订三方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组成开发主体建设苏银产业园,合作区域共约53平方公里。苏银产业园将采取东西协作、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充分发挥苏州、银川两地优势,引进先进的规划发展理念和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机制,建设高科技、生态型、综合性的产业新城。

从当初的“引进来”向新加坡借鉴经验,到“走出去”将“园区模式”向长三角等推广,再到“走出国门”双方再度合作,将是对中新合作内涵的又一次丰富和全新诠释。

赵志松说:“展望2019年,无论是未来区中园的转型升级还是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我们都会站上一个全新的高度,厚积薄发,谱写新的乐章。”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