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瑞再首席经济学家安仁礼:疫情下中国释放积极信号

来源:经济观察报 2020-05-18 16:57: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全球经济跳过了一首曲目,当经济重启时,将难以继续此前的节奏,错过的曲目将对经济产生重大损失”。

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全球经济的未来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学家们最为关注的主题。5月13日,瑞士再保险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安仁礼(Jér觝meJeanHaegeli)在线与中国媒体就此话题进行了一场交流会。

在谈到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时,安仁礼做出了上述比喻。

在安仁礼看来,在2020年因新冠疫情引发的全球衰退中,经济活动的萎缩程度和速度将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两倍。同时,本轮衰退还可能引发若干范式转型(paradigmshifts),加速一些宏观趋势的演变,包括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供应链的深度调整。

在他看来,尽管中国经济受到重创,但由于先于其他国家面对疫情,且率先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货币措施和财政手段,以辅助企业复工、促进经济复苏。与此同时,宏观政策通过引导新基建建设,培育以创新为核心的新兴增长点;同时继续市场化改革、深化要素改革,以强化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动能。瑞再预计中国经济将会很快迎来反弹,并将引领全球经济的复苏。

深度衰退 韧性差距加剧

“目前来讲,全球经济处于衰退进程中,而且幅度显著。全球经济面临的很多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疫情为全球经济踩下了急刹车,使经济突然停摆。”安仁礼用字母“R”为主题展开了分析。“R”可以代表当前的经济现状—“recession(衰退)”;也可以代表可预见的未来—“recovery”(经济恢复)。安仁礼认为,全球经济下半年将逐步复苏;而在中国,经济复苏已经启动。尽管全球经济下半年开始恢复,甚至可能会强势反弹,但整体来看,经济复苏将是一个比较波折的过程。

安仁礼认为,新冠疫情的发生及其引发的经济危机凸显了经济韧性的重要性,同时也扩大了经济体之间存在的韧性差距。受疫情冲击较严重的国家所采取的财政刺激应对力度反而最小。一些欧洲国家在疫情发生之前,经济韧性已然较弱,因此面对疫情冲击时就更显乏力。中国经济在此次危机中呈现出较强韧性,这也主要得益于此前数年中国在去杠杆、调结构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安仁礼表示,“R”同时可以代表re-silience,也就是经济韧性。安仁礼称,从去年开始,在对全球经济和保险保障缺口研究的基础上,瑞再研究院去年对全球经济韧性进行了一系列系统性的量化研究,并通过sigma研究报告发布了主要研究成果。早在疫情袭来之前,在2008年金融危机十年之际,瑞再就指出全球经济的韧性已低于上次全球金融危机时期,即全球经济体应对下一次危机的能力有所趋弱。

瑞再做出这样的总体判断,主要基于三方面的原因:首先,就现在总体来看,全球经济的负债水平已经很高,杠杆率已经处于历史高位;其次,全球负收益主权债的规模庞大;第三,尽管疫情是突发事件,但在疫情之前全球经济就处于弱势,比如说欧洲等经济体的经济状况弱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时。因此,也可以说,疫情的发生为各国政府敲响了警钟,也是一个有利的机会和窗口期,促使各国能够进一步夯实经济发展基础,为之后的强势增长做好准备。

安仁礼认为,疫情危机扩大了各经济之间的韧性差距。受疫情冲击较严重的国家所采取的财政刺激应对力度反而最小。有些欧洲经济体的韧性早在疫情之前就属于较弱水平,面对疫情冲击就更加举步维艰。中国的经济韧性指数在疫情爆发之前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在此次危机中呈现出较强韧性。

瑞再预计,2020年美国将衰退6.4%,欧元区衰退7.5%,而中国是唯一一个有望正增长的经济体,预计增速为3.2%,增幅将显著低于往年水平。整体预测下来,对于全球经济而言,负面风险是多于上行风险的。

让其预测悲观的原因是,跳过了一个曲目后,失去的经济产出只能部分得到修复。另外跟2008年金融危机相比,这次疫情导致的衰退速度、程度都是当年的两倍。“目前来看,从财政刺激的力度来讲,可以说是从二战以来力度最强的,这虽然有助于减缓全球经济的衰退,但是无法阻止衰退的发生”。

疫情引发若干范式转变

安仁礼认为,在这个时刻需要关注的是疫情之后引起的范式转变,一些全球大趋势会因疫情而加速发展。

例如,以往被认为是非常规的政策措施可能变为常态。通过向企业提供紧急贷款和担保、为个人支付工资和提供救助资金,政府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显著扩大、作用更加积极。瑞再还预计,如果形势持续恶化,将会加速央行推出创新型政策工具。

“我们还将目睹全球化程度触顶,可能未来会出现平行的供应链,从纯经济性的角度来讲,维持平行供应链可能会降低效率,会导致冗余,增加成本。疫情防控措施将加速数字化趋势的演变。我们预计,疫情期间的体验会强化这些趋势,甚至成为新常态”。安仁礼说。

经历了二十多年低通胀时期之后,安仁礼认为疫情可能会引发形势反转。当前的冲击预计将使产出急剧下降、造成供应链中断、生产瓶颈广泛出现。而由此引发的大规模财政刺激,将在隔离措施解除后导致通胀高企。全球化曾是降低通胀的主要动力之一,而逆全球化趋势和政府债务的货币化则可能会显著加剧通胀风险。“在各国之间,尤其是发达国家,可能会因为政府的介入,通过举债的方式推升政府债务,这个需要谨慎处置,因政府介入形成的债务风险不容忽视。现在已经看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联动,但我们也需要考虑另外一方面的因素,就是出现债务货币化的可能。”

疫情下中国释放积极信号

安仁礼称,通过关注中国经济活动与经济复苏的相关指数后发现,中国的复工复产可以说对于中国经济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对于世界经济来说也是一个好事情。

从经济的全局来讲,可以观察到,中国正在迈向消费型的国家,并积极发展数字经济,以此来带动经济整体的增长。这对于增强中国经济的韧性,以及提高发展后劲来说都是积极的发展变化。

安仁礼称,在数字经济的发展方面中国也走在了世界前列,领先于欧美国家。从数字上也可以反映出来,中国在从投资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2019年第二季度的时候消费占比已经达到65%,而五年之前不到50%,短短几年提高这么大的幅度,这是相当大的一个变化。此外,一个更为明显的变化是,2010年的时候数字经济占GDP的比例只有3.3%,到现在占到了超过经济总量的1/3。

“为应对疫情冲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高度重视‘新基建’,以此发力,并作为促进创新以及应对经济急剧放缓的财政手段之一。”安仁礼指出,“我们认为,这标志着中国正立足国内,通过提振内需,缓解今年因全球经济衰退、贸易战风险持续和疫情导致供应链中断等外部阻力造成的风险。”

虽然从整体规模上来看,“新基建”占比仍然比较小,但有助于推进国家整体规划、提高中国经济供给侧效率、缓解人口红利下降等结构性问题,也能够助力加速数字化转型、城镇化升级、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城乡协调发展等,从而增强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后劲,发挥中国顶层战略的重要作用。从中长期来看,“新基建”将为中国打造更加强劲的增长引擎、提高生产率。

但中国所面临的供应链的变化不容忽略:受相对成本(套利)考量、风险管控要求、长期战略考虑和防范未来贸易争端影响供应链的需求等驱动,全球供应链将会进行结构性调整。这可能会促使制造业加速撤出中国,同时形成多条平行的供应链,减轻全球经济对单一生产基地的过度依赖。尽管如此,中国目前也在重构疫情过后的供应链韧性。

安仁礼认为,由于中国对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供应链风险对中国来说是可控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资本力量2019年度评选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