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名家观点 - 正文

姜超:靠研发创新才有未来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18-05-07 09:35:2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姜超:靠研发创新才有未来)

最近两年,资本市场的情绪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波动,去年股市上涨,流行的话语是新周期,令人心潮澎湃,大家无比乐观;而最近股市跌了,大家又无比悲观。然而在我们看来,过分的乐观和悲观都不可取,应该客观来看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发生的变化。我们觉得,如果只是盯着旧经济,确实存在风险,但是如果放眼中国的新经济,尤其是对研发的各种支持和资本市场的改变,其实充满了希望!

旧经济有风险,美股上涨靠创新。

涨价突然失灵了!过去两年,涨价是A股市场的投资主线,无论是白酒的涨价,还是钢铁、煤炭等的涨价,都带来了相关行业和公司的股价大涨。但是在今年,涨价的逻辑好像开始失灵了,市场对白酒的提价没反应,最近钢价、煤价连续大幅上涨,但是市场还是没反应,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长期逻辑变化了!其实是在于市场的预期发生了变化。在去年,市场讲的大故事是新一轮经济周期启动,理由是靠着三四五线城市化、制造业设备投资启动,以及全球经济复苏,中国经济出现了L型的向上拐点,那么未来工业品需求还会持续回升,钢铁煤炭的涨价可以一直持续,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地买买买。但是今年以来地产销售下滑、制造业投资回落,钢铁煤炭虽然短期价格反弹,但未来很可能还会再跌回来,没有了长期逻辑,大家怎么敢放心去买呢?

美股上涨靠科技。为什么美国股市一直创新高?最近苹果、微软相继发布了超预期的季度财报,苹果公司2018年第二财季报告显示营收增速16%,利润增速25%,均超市场预期,其中亮点在于服务业务收入高增长。而微软公司2018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季度营收增长16%,利润增长35%,主要归功于其企业级云业务收入增长58%。美国股市的良好表现来自于亚马逊、谷歌、苹果、微软等高科技龙头企业的推动,而它们所在的网络零售、云服务、网络搜索、移动通讯等均属于新兴行业。

我们还是旧经济。中国A股在2017年表现不错,主要是靠金融地产,有色、钢铁、煤炭、建筑建材、石油石化等周期行业的盈利超预期,到了18年一季度,业绩领跑的还是这些行业,但是业绩增速都出现了明显的回落。而这其实又是在重复过去的故事,每一次我们靠房地产和基建拉动经济,周期行业业绩就会超预期,但是一旦房地产和基建投资下滑了,周期行业就会回落。因此,如果还是旧的经济发展模式,资本市场就很难走出大起大落的怪圈。

经济向前发展,创新才有未来。

经济向前发展。从美国来看,其首富的变迁史,其实就是经济的进化史。在19世纪末期,美国首富是卡内基,著名的钢铁大王;到了20世纪2、30年代,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成为美国首富;之后在20世纪40年代换成了汽车大佬亨利.福特,到了5、60年代换成了罗伯特.伍德.强生,著名的制药公司老板。70年代又换成了保罗.盖蒂,石油危机使得石油大亨再次成为美国首富。80年代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顿大叔成功登顶,随后巴菲特在90年代取而代之。而21世纪的头17年属于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在最近刚刚被亚马逊的杰夫.贝佐斯超越。可以发现,在美国经济发展的早期,钢铁、石油、汽车等轮番成为美国首富,但是后期美国的首富主要来自医药和科技行业。

未来不可限量。马斯克在创办著名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时,在火箭学方面没有任何背景,有的只是对未来的憧憬,他觉得未来发生一场全行星规模的灾变不可避免,比如陨石撞地球,所以一定要探索太空,如果美国航空航天局没有这个计划,他就自己干。而现在特斯拉汽车几乎无人不晓,而在今年年初埃隆.马斯克还用他的超级火箭把特斯拉汽车送上了火星的轨道。而马云说,阿里巴巴的使命是帮助全球的中小企业发展,让世界没有难做的生意,靠这这样的理想,阿里巴巴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商之一。

改变未来靠创新。但未来不是凭空出现的,是一个一个创新在改变着未来。蒸汽机的发明让人类社会进入到了机器时代,电力、电话的发明让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而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等的发明让人类进入自动化时代,而目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科技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社会进入智能时代,只要创新不停,未来就有希望。

创新一靠研发、二靠资本市场

美国创新一靠研发。而创新不是空想出来的,是靠研发投入出来的。亚马逊成为美国最大的电商和云服务企业,靠的是一年226亿美元的研发投入,排在美国17年所有企业第一位。谷歌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搜索企业,靠的是一年166亿美元(2017年)的研发投入。微软公司在电脑时代曾经是王者,后来到了手机时代一度走下神坛,但是得益于在云计算领域的投入,微软公司这几年打了漂亮的翻身仗,成为了云服务的领跑者,其17年的研发费用也高达123亿美元,高居美国所有企业第四位。

二靠资本市场。如果只是靠增加研发费用,那么理论上前苏联应该是最牛的国家,因为计划经济可以最大程度地投入研发。但是最后的结果是苏联解体了,而美国依旧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其实原因很简单,单纯靠研发投入,没有市场检验,研发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有人需要,所以苏联研发了一堆飞机大炮,但是老百姓的基本生活用品很多都靠进口。而美国是靠资本市场支持研发创新,比如亚马逊、特斯拉都是通过股市培育的,资本市场给好企业高市值,支持它们创新,这样好的创新企业就会越来越大。

中国政策鼓励研发,资本市场支持创新。

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最大的的是中兴通讯的129亿元人民币,而美国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最大的是亚马逊的226亿美元,两者的差距在10倍以上。从国家层面的比较来看,2017年中国研发占GDP的比重为2.12%,而美国大约在3%左右,这也意味着中国的研发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期待更多的华为、阿里。值得庆幸的是,从全球来看,中国的优秀企业在全球研发中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在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17年全球研发排名中,我们看到中国的华为公司排在全球第六位,其一年的研发投入接近1000亿人民币,正是靠着持续的研发投入,华为成为全球第一大通讯设备制造商和第三大智能手机商。而阿里巴巴排名全球第58位,腾讯排名第85位。

政策肯定研发、支持研发。在过去两年,我国对于研发的政策有着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在2016年,我们在GDP统计中正式将研发记入GDP,目前大约60%的研发支出是以资本形成的方式记入GDP。与此同时,从2015年开始,财政部发布了优惠政策,允许境内企业的研发支出按照50%的比例加计扣除,并在2017年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为按75%的比例加计扣除,这相当于直接针对研发费用大幅减征企业所得税。而在这一政策推动下,过去两年中国的研发增速出现了见底回升。

资本市场支持创新。与此同时,我们的资本市场制度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我们的股市主要是为国企融资服务的,而在今年3月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明确支持资本市场为创新企业融资服务。在香港市场,今年开始实行同股不同权、亏损企业上市等两项创新制度,而小米即将成为同股不同权在香港上市的第一家公司,同时预计将采取CDR方式回归A股。无论是香港市场还是A股市场的变革,都是为了更好地为中国的创新企业服务,这反过来也意味着中国的创新企业大有希望。

相信未来,不要迷恋过去。人类经济是向前发展的,所以如果一直沉迷于过去的经验,很有可能会犯大错。在《原则》中,达里奥分享了一个故事,他在1980年左右认识了当时的世界首富邦克,邦克看到了债务危机和通胀风险,一直在购买白银,从1.29美元一盎司开始买起,一直买到了50美元一盎司,但到了1980年以后,白银开始暴跌,而邦克也破产了。无论黄金还是白银等贵金属,都代表的是过去的货币或者说财富创造方式,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沉迷于其中,连世界首富都未免倾家荡产。

供给学派带来巨变。而美国80年代发生的巨变,其实是里根带来的供给学派的改革,一方面通过减税,提高了美国企业的效率,另一方面美联储收紧了货币,不再随意放水,降低了通胀,从此美国走向了靠创新发展的康庄大道。

供给侧改革和放水一刀两断。而我们在过去10年,也曾经一度沉迷于货币超发之中,结果虽然带来了短期经济增长,但是与之相伴的债务积压、资产泡沫则是更加长期的痛苦。而新一届政府实施的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减少过剩产能的供给,还要增加先进产能的供给,而更加重要的是和货币超发一刀两断,资管新规就是这个决心的标志,这其实和美国80年代的供给学派改革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靠货币放水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尤其是以房地产为代表的泡沫时代已经过去。

靠研发创新才有未来。未来的财富都是要靠奋斗出来的,必须靠研发创新。君不见恒大也开始向科技转型,和中科院合作,称未来十年投入1000亿到科技领域,而在万科上赚了大钱的宝能也号称投入了500亿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阿里巴巴最近成立了全球研究院,号称未来3年要投入1000亿研发,这其实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拥抱研发型企业。今年A股市场当中的医药生物、计算机等行业领涨,在于这些行业都是研发投入占比高的行业。17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占营收的平均比重为2.3%,而计算机行业的研发占营收比重约为10%,生物制品行业约为6.6%,通信设备约为4.9%,电子制造业约为4.8%,均远高于上市公司均值。无论是创新药行业龙头恒瑞医药,还是显示器龙头京东方,都是大笔资金投入研发的典范。

如果政策鼓励、企业愿意投入研发,而市场也能够给好的研发赋予更高的价值,那其实也就意味着中国的资本市场未来充满希望。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