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抑制炒壳和短期投机关键还要看执行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16-09-12 05:1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本报记者 安丽芬 广州报道

9月9日,修改版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终于发布。这是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上任半年以来的又一把火。

本次重组办法主要修改内容包括完善重组上市、完善配套监管措施以及强化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责任等。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本次修订旨在促进市场估值体系的理性修复,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毫无疑问,这些规定主要剑指炒壳和短期投机行为。对于玩家们热衷的壳炒作,坊间传言刘士余的态度是比较“反感”。

事实似乎也是如此。自其上任之后,不仅暂缓了中概股的借壳回归A股之路,还出台了史上最严的重组新规,促使壳市场从癫狂到理性,新规征求意见稿面世后,有些“壳公司”股价甚至连续几个跌停。

Wind数据显示,从征求意见稿出台的6月17日至今,已有12家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被否决,远远超过了过去半年的被否数据。另外,有不少上市公司终止了并购重组。这也意味着,重组新规虽然没有正式出台,但杀伤力已经显现。

不仅如此,除了IPO之外,借壳、重新上市、恢复上市等另外三条通往A股之路都被严管。老三板回归第一股创智5(400059)9月1日公告称,中止重新上市申请;暂停上市股*ST新都(000033.SZ)的恢复上市申请今年5月9日就被深交所受理,6月底已补充完材料,但是仍在审查期。

刘士余任职这半年来,A股多个“第一”纷纷面世:ST博元(600656.SH)成为强制退市第一股、欣泰电气(300372.SZ)成为创业板因欺诈而退市的第一股。退市难的症结在重拳之下得到部分正解。

有投行人士认为,监管层目前的举动是在为注册制铺路,但是前提是先建立一个有效的A股市场,尤其是让A股的估值定价机制有效,这其中应有之义就是要打击炒壳行为。

笔者认为,严打壳炒作、严践退市制,首先要明确态度,即借壳是“走后门”行为,不是IPO的补充,对这种“走后门”的行为要坚决抵制,而不是时而抵制,时而暧昧;对于那些退市股应该做到“宽退严进”,而非“严退宽进”,让造假成本、违规成本高企。

比如,香港股市实行注册制多年,近来却为了打击造壳、炒壳,下狠手改革上市监管架构,免去了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的上市委员会成员职位,扩大证监会参与上市审批的决策及政策的权力。

香港监管层对造壳和炒壳深恶痛绝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这些新上市公司的原控股股东着眼于上市地位所带来的价值,而非因发展业务有真正需要而争取上市地位。这类公司会引发投机买卖,损害投资大众的利益。

香港监管层的态度明确,坚决反对借壳上市的这种“走后门”行为。而反观内地,对借壳上市多少年来持暧昧态度:又打击又对争议重组项目放行,给市场传递的信号混乱,炒壳现象多年存在,在争议中越炒越贵,严重扰乱了资本市场的正常发展;另外对于一些退市壳公司、暂停上市壳公司,又开启“绿色通道”,让他们重新回归A股。

虽然监管层做了很多努力,目前的A股壳公司,甚至老三板的壳公司依然被资金热捧。笔者认为,打击壳炒作、严践退市制首先要求明确态度,向市场传递对借壳行为的坚决抵制,对造假行为的严厉打击,而非是低调的做,让市场揣摩意图。

好在,最新披露的修改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显示,“抑制炒壳和短期投机”,已经成为监管层明确表达的态度。相信只要新的管理办法得到坚决执行,市场估值体系趋向合理就为时不远。(编辑 郑世凤)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