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伟:我创造,我存在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沈伟:我创造,我存在

本报记者 许望

沈伟出现在人群中时,身上那股沉静儒雅的气质立刻将他与旁人区分开。11月2日,这位在西方世界取得极大成功的华人编舞家及艺术家在上海电视台分享了他的舞蹈艺术和创作之路,同时宣布,11月7日及8日,他将会带领自己创立的“沈伟舞蹈艺术”为上海国际艺术节献演《地图》和《天梯》这一动一静两部作品。

《天梯》创作于2000年,《地图》创作于2005年,但在前卫性上,这两部作品仍足以令中国观众感到惊喜。十六年前,《天梯》刚刚在美国上演时,就赢得了《纽约时报》的关注。沈伟也因此在美国打开了知名度,顺利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舞团。

创作《天梯》时,沈伟一直在探索日常的肢体动作与其在舞蹈技术及表演之间不同的触感。在《地图》中,沈伟进行了更深入透彻的探索。他研究了在关节处旋转的无数种可能;弹跳的不同方式,反弹和悬挂,以及从核心升起的能量延伸到孤立的四肢如何引发律动。舞者的动作在精确的节拍和柔滑的流动性之间交替变换,最后,形成了一个万花筒般的地图,随着音乐中的脉动节奏和波动的旋律进行变化和展开。

“《天梯》是用感官去认识,用心灵连接舞台和观众。《地图》是靠逻辑思维和趣味性让年轻人觉得有意思。我希望这两个不同的作品能让观众有更多空间去探讨。”沈伟解释道。

《地图》的出现印证了沈伟一直强调的一个观点:形式的重要性不低于内容。“苹果都一样,为什么塞尚画得就是比别人好呢?”沈伟反问道。

形式的最高境界是创造出新的表现语言,而对于这一目标的追求贯穿了沈伟的创作成长历程。

“我全家都在艺术圈工作,所以我从小就对美有很浓的兴趣。”沈伟9岁就离家学习湘剧,那时他已经会用图画分解动作,再用文字备注。当时记录的小本子已经泛黄,但少年时代对于美的执着追求却刻进骨子里。

1990年代,广州比其他内陆城市要更开放些,一直学习戏曲、国画等传统艺术的沈伟因此有机会接触到很多西方的艺术,并且开始学习油画。“西方的绘画与现代社会平行,我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了解了西方现代文化,于是开始学现代舞。”

来自西方世界的芭蕾以其线条和动作影响了全世界对舞蹈的看法,然而当沈伟看到大家都在跳着老外已经跳过的东西时,却开始思考:“不能只跳别人的,要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我要找到个人认同的表现语言。”

1995年,沈伟获美国“尼克斯·路易斯舞蹈实验室”奖学金,前往纽约潜心学习。2000年,沈伟开始研究单一集中化的动作在空间、时间以及视觉元素上的关联,并基于此研究概念创作了《声希》。《声希》代表着沈伟艺术生涯的转折点,不只因为这部作品为他在欧洲大陆赢得声誉,还因为这标志着沈伟独特的表现语言“自然身体发展”的开端。这一新的表现语言在《地图》中得到了更充分的研究和论证。沈伟坚信:“新的表现语言可以打开思维和创作空间,它并不局限舞蹈,任何类别的艺术家都有可能因此受到启发,从而影响全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发展。用这样的角度去看艺术就不会认为要把人感动哭了才叫好作品。”

《21世纪》:你为什么会开始创造“自然身体发展“这一新的表现语言体系?

沈伟:我一路以来学习戏曲、现代舞、芭蕾,包括后来在广州现代舞团工作了四五年,这整个过程都像是在学校学东西。后来去到美国,看到所有人都在找寻新的语言,就开始觉得我不能只是一个学习者,我要变成一个新事物的创造者。既然别人都可以创造芭蕾,创造现代舞,那我为什么要只做一个继承者?

在纽约的前五年,我一直在找自己的艺术方向,在想究竟什么才是属于我个人的艺术观念和哲学思想。我不能只学了老师的东西就拿来用。如果我用的还是别人的动作,只是换上了不同的内容,那就很没有价值。艺术家应该要坚持自己的创作,不止我一个人,全世界艺术家都在这样追求。

《21世纪》:这一表现语言体系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沈伟:找到一个新的艺术体系很不容易。我在2000年从《声希》、《天梯》开始,就从呼吸、控制力和动作跟地心力的关系开始挖掘,一直到《地图》已经发展五年了。那五年就是在不停地完善,体系越来越明确,对运动方式的探讨也越来越深入。那时我已经可以完全只用自己的语言体系创作作品。对观众来说,这是一个完全没见过的运动方式,一种在国际舞台上也从来没有过的新的舞蹈表现形式。我不是为了新而新,这种新也有思考的深度在里面。

2005年时,我就已经探讨到流动转折的关系和悬空运动,这些完全是物理元素的东西,对我来说很有意思。在研究中我还涉及到东方文化中的呼吸和控制内力,以及圆和流动的关系。后来我去西藏,在高压的环境下感受身体的变化,然后把那种状态下的身体感受带到对语言体系的思考中去,科学地分析如何在非高压的情况下达到同样的动作质感。

《21世纪》:“自然身体发展”的语言体系逐渐完善对整个舞蹈世界有什么影响?

沈伟:我自己的语言体系发展起来之后,实际上对世界舞蹈有很大的贡献。因为这是之前没有的东西,而我所创造的东西直接影响了世界舞蹈新的运动方式的开发,别人也会用我的体系来跳舞。甚至音乐家、文学家都可以通过观看这种新的表现形式而得到启发,然后影响世界文明的发展。

《21世纪》:你的作品中兼有东西方元素,如何做到两者的融合与创新?

沈伟:不是说要去融合,而是要吃透。完全了解这些文化后,自己会产生一些共鸣。只要对精髓足够了解并且掌握运用得很自如,这些因素在创作中就会很自然地流露出来。

《21世纪》:许多人将你的作品与抽象主义和新表现主义联系到一起,你认同这种关联吗?

沈伟:艺术家跟艺术评论实际上是两回事。评论家会想着怎么去概括艺术家的创造,但艺术家本身是从来不想这些问题的。我不会说我要专门去套某种主义的框子,我的出发点只是去创造一个我当下感兴趣的东西,然后去挖掘一些新的东西出来。评论家可能会想要把它归纳入某个框架,但它也许什么流派都不是,我的创作其实是完全自由的。

《21世纪》:你最新创作的亦非此彼(Neither)刚刚在美国上演,这部作品的原作非常晦涩难懂,你为什么会选择它进行创作?

沈伟:就是因为它有难度。老外能排,我为什么不能排?我觉得我这辈子做了很多,是时候去挑战一部这么大难度的作品了。而且我真的很喜欢这个作品。它很复杂,难度大到很多人无法用言语表述清楚。原作虽然只有16行12句诗,但文字中有很强烈的贝克特的人生观在里面。他个人的思想和世界观在文字中透露得非常微妙。同时原作的音乐也很有张力。我用我的哲学观和思想观去跟文字和音乐对话,三个不同艺术家的思想就会非常有意思地呈现在同一部作品里。(编辑 董明洁 许望)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