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负疚与逃离: 不良率攀升下一线信贷经理艰难度日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焦虑、负疚与逃离: 不良率攀升下一线信贷经理艰难度日)

2017年1月10日,中国银行业晒出过去一年“成绩单”,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16年12月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1%,持平于上季度末。

这意味着从2011年四季度至今,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已经连续20个季度没有下降,成为2010年以来历史最高点。

在银行持续攀升的不良贷款面前,身处一线的信贷经理们压力陡升,降薪受罚现象屡见不鲜,有的甚至将面对法律的追责。这些曾为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源源不断输入利润的“一线战士”,现在成了危险的“过河卒子”。

一次“记过”处分

刘棠(化名)可能怎么也想不到,一向严谨本分的他有一天会被省行处以“记过处分”。

刘棠在某大行华东的一个县支行担任信贷经理。2016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刘棠收到了一份通知,因为负责的一笔2400万的贷款被确认为不良贷款,他被“记过”一次,并在该行全省范围内通报。

而这一切事出有因。

2012年,县城一位开发商通过刘棠所在银行借款2400万投资县中心商业街的一个地下综合体项目开发。刘棠是该笔贷款的信贷经理。

项目完工不久就遇到了房地产变局,销售不佳,回款无力,该开发商不断借新还旧。到了2016年6月,该开发商停止了支付利息,贷款无处追找。

这并不是刘棠所在银行的第一笔不良贷款,2015年和2016年,刘棠所在的支行每年都会确认4000万左右的不良贷款,他回忆“在此之前几乎没有类似情况”。

不良多了,处分也在所难免。刘棠所在的支行只有三个信贷人员,根据规定,每笔贷款必须两个人以上签字,虽然很多签字都是领导确认之后的流程性操作,但是一旦暴露不良,每个人都难逃责任。

“每天都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刘棠说,“没人能摆脱干净,一旦不良爆发,所有涉及到的人都会被处分。”

刘棠尚属幸运,由于严守纪律又生性谨慎,他没有在不良贷款上涉入太多,但是一些更胆大的信贷经理则深陷其中。

2016年4月开始,刘棠部门的一位信贷经理开始不上班,几个月之后彻底不见了踪迹。

这位信贷经理自己也从事房地产开发,县城的房地产危机来临之后,背上了大笔负债。

为了应付债主,该信贷经理为一位商人操作了一笔高达700万的贷款,随后不久又将该开发商放在银行抵押的房产证等抵押品私自取出交还,从中收取了不菲的好处费。

银行没了抵押物,开放商拒不认贷,经办人渺无踪迹,700万资金无从追索。该信贷经理或将面临法律的惩罚。

不良暴露

在暴风雨来临前,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2008年,中央4万亿元刺激计划投放,国内房地产一飞冲天。刘棠所在的县城也不无例外。2010年左右,县里出了第一个均价超过2000元每平米的小区,到了2013年他买房的时候,价格涨到了4500元/平方米。

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庞大的融资需求。开发商及其上下游纷纷向银行贷款。

以刘棠所在的银行为例,2009年,整个银行公司贷款规模在10亿左右,到了2014年这一数据为18亿。据刘棠保守估计,这些新增公司贷款中,80%以上与房地产相关。

与刘棠同县一家农商行的信贷经理张路(化名)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随着开发商大规模贷款,他所在农商行在该县的公司贷2013年到2014年增长一倍多。

但是2014年以后,随着国家调控加强叠加市场逐渐饱和,县城房地产销售速度放缓,新开工项目也放慢了进度,年底建筑工人又开始排队讨薪。

毫无意外,开发商们无钱还贷了。

地下综合体项目是刘棠遇到第一笔确认为不良贷款的案例,也许不会是最后一个。

除此之外,更多潜藏风险开始浮出水面,刘棠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县城最大的酒店项目,2015年开始已经无法偿还本金。而另一家县城最大的工业企业,在2009年涉及地产,2014年前后开始出现流动性危机,目前两个借款人都只能勉强偿付利息。

最近几个月,张路所在银行已经多次组织员工到借贷人家里清收欠款。“有可能成为不良贷款的很多,行里的意思是多收回一点是一点。”张路表示。

曲线求生

随着贷款不良率的持续攀升,债转股、处置僵尸企业和不良ABS,都成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化解的多条求生‘通道’。

然而在银行基层单位,对于不良贷款却有自己的处理逻辑,这一策略就是掩盖和拖延。

“银行的处罚是针对岗位而不是针对个人的。只要离任,几乎不可能追责。所以基层银行有足够的动力去掩藏一些事实上已经是不良的贷款。” 刘棠表示。

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银行出面帮欠债人借民间借贷资金做过桥。

刘棠提到一个例子。该借款人在2014年就已经无法正常偿付本息,但是2016年6月才确认为不良,期间全靠“过桥续命。”

“举个例子,这笔2400万的资金还款日期是不同的,分成4期,每期需要还600万。当借款人还不上钱的时候,通过银行出面找客户借600万给借款人。借款人偿还银行贷款之后,授信额度又回到了2400万,银行再贷给借款人600万,他就可以拿这笔钱去还客户。理论上,只要借款人还得起利息,这个操作就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不过,这些“拆东补西”的做法背后没有任何担保,全靠银行负责人和信贷经理的个人信誉。事实上,银行为了讨好那些能借出钱的客户,提供一些操作便利,又埋下隐患。

最终该借款人还是停止了偿还利息。

面对2400万的这笔不良贷款,银行的做法果断而迅速,2016年6月暴露,9月这笔不良就和其它几笔不良贷款一起债权打包转让给了资产管理公司。

刘棠解释,转让之后就不再记做不良,这样不会影响年度的考核。不过转让价格只有2400万的五折到八折左右,其间损失全部由银行承担。

逃离

刘棠不相信风险能被无限期掩盖。他觉得,县城工商业不发达,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工业企业破产之后,几乎没有能力东山再起。

而房地产整体状况则略显萎靡。他所在的小区,去年房价4500元每平米左右降到了4000元。

根据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此前报告,他预计2017年中国三线以下城市地产销量将下滑16.8%。

与房地产商一根线的银行则可能面临大规模贷款违约的情况,不良即将暴露。

信贷经理们纷纷计划逃离。

刘棠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有的人觉得风险迟早暴露,走了就安全。有的人觉得为前任背锅不公平。有的人觉得现在经济不好,做信贷经理工资收入也上不去,岗位没有吸引力。”

张路开始从公司业务转向私人业务,给消费者做车贷。“车贷规模小,安全,最重要的是,转岗之后之前的公司债如出现不良将由接替他岗位的人负责。”他表示。

而刘棠则处境尴尬。2016年8月,他成功应聘一家城商行的风控岗,但是支行负责人一直不放人,“后来处分出来了”,但是有了上述记过处分后,城商行不再接收他,他想走也走不了了。

“怎么说呢,银行也是企业,总有经营不好的时候吧。”他沉默了一会,有点像为银行现有形势做解释,又有点像安慰自己。

(编辑:朱益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海通证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