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反腐风暴重创保险业 资产驱动模式寿终正寝

来源:经济观察报 2017-04-17 08:37: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金融反腐风暴重创保险业 资产驱动模式寿终正寝)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经济观察报 欧阳晓红 姜鑫/文 

如火如荼的金融反腐风暴中,一个行业正经历在线自我修复的“阵痛”……

“现在很多人用经济杠杆来发财,那是对实体经济的犯罪!”实体经济界代表董明珠的这句话至今仍令整个保险界心有余悸。也许可以视“前海人寿举牌格力电器”为资产驱动负债型险企发展模式拐点的标志性事件。

始于去年底的行业变局至今还在发酵。

在项俊波被中纪委通报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后,保险板块延续此前的下行趋势,截至4月14日收盘,行业指数累计下跌了1.3%,跌幅大于同期上证指数。

行业震荡,不乐观的不仅仅是市场,行业也出现了稍显消极的情绪。“虽然行业在去年下半年就已进入调整期,但一个人的变动,或许意味着不一样的监管导向。”

过去六年,伴随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的,是人身险费率改革后万能险的突飞猛进,以及个别险企在此基础上激进的股权投资……于是乎,部分被异化的万能险犹如“过街老鼠”般陷入人人喊打的境地,“资产驱动负债”模式成为过去式,寿险行业面临新一轮的转型。

随着万能险调整的逐步深入,行业规模缩水也开始显现——财险增长缓慢,万能险规模急刹车,保险回归保障的路上,机构需要沉下去做业务。

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行业情绪消沉”不是因为外界因素,更多是无奈于监管的失序。在他看来,近几年保监会的监管政策、措施比较无序也是事实。

“接下来,投资渠道确实要收一收。一些市场主体跑得太快了,而相应的机制、监管等尚未跟上。”上述接近监管层人士透露,新的监管导向下,年轻的保险行业需要进行新的在线修复。

暂别猛增长时代

根据保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1-2月,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654.40亿元,同比增长10.35%;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0248.40亿元,同比增长35.41%,而在2016年保费统计数据情况为,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499.23亿元,同比增长9.91%;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7568.23亿元,同比增长63.79%。此外,今年前两个月,寿险公司总资产124583.77亿元,较年初增长0.17%,而在2016年同期,寿险公司总资产就已经达到103850.32亿元,彼时同比增速为4.56%。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快速发展的保险行业脚步不再迅速,资产驱动负债模式亦成为过去时。

2011年10月,项俊波从农行董事长调任保监会主席,保险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在其任职六年里,中国从全球第六大保险市场升到第二大保险市场。

2011年,保险行业总保费收入为1.4万亿元,2016年这一数字飙升至3.1万亿元;行业总资产则在几年内从6万亿元增长至15万亿元,增长速度远快于同期GDP增速。

2013年,人身险费率改革正式拉开帷幕。“钱荒”背景下,预定利率的放开,打开了保险公司开启了快速积累保费,扩充公司规模的通道,资产驱动负债模式日渐盛行,万能险如“黑马般”驰骋于保险市场,行业格局黯然生变。2015年底,华夏人寿、生命人寿、前海人寿等人身险公司通过发展万能险使得其总保费市场排名快速上升。

朱俊生表示,资产驱动负债的模式需要有好的资产配置项目,然后去发行目标群体比较明确的产品去进行资产负债的匹配,但它需要满足一些约束条件和前提。

或许问题出在了产品异化和错配上。“万能险很灵活,但确实被一些公司做歪了”上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如是称。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曾公开表示,部分机构聚集资金冲劲强,尤其是一些寿险公司,大力发展短期险、高回报的理财型产品,就是要把规模做大,把大量资金聚集起来,然后用于投资,高杠杆、高风险运作,博取高收益。

“当理财型产品在收益上进行了错配、时间上进行了错配、流动性上进行了错配,资产负债没有平衡就难以持续了。”朱俊生表示。

调整自去年下半年迎面而来,保监会先出台政策规范中短期存续产品后,又在9月份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精算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强化人身保险产品监管工作的通知》,对万能险保费比例做出严格限制。

新规落地,万能险规模猛减,行业发展速度亦受到影响,一个快速增长的时代或将变样。

正如朱俊生所言,“目前,财产险增长比较比较缓慢,原来增速主要是由寿险的快速发展导致,现在导向改变以后肯定会慢下来。”

但在上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看来,中小险企产品的短期化,随着消费者的退出,规模会受到影响。“目前公司发展的关键在于,做到资产与负债的匹配,是负债驱动为主。如果资产变现不了,就会有问题。”

据该人士介绍,在目前的产品报备审核过程中,原则上产品报备后十日内备案,短期万能险是不予批准的。当然,转型不会马上完成,监管也在尽量避免踩急刹车。不管怎样,机构要沉淀下去做业务。

阵痛中的竞争新格局

无论是监管高层的震动还是行业发展逻辑生变,从业者的感受似乎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一位大型险企高管人士曾对经济观察报表示,项俊波被审查于行业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金融反腐进入深水区,保险行业需要慢下来进行生态、环境的梳理和整顿”。

但在中小险企来说,这或使其在已经行进中的转型之路更加迷茫。在朱俊生看来,不能说一个人在变化会引起行业的变化,在目前的市场化程之下,行业自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但监管方向上可能会出现一些调整,原来的某些发展模式会受到挑战。

朱俊生表示,在慢下来之后,行业需要对如何彰显其核心价值进行思考。对于个别公司来讲,会很难受,原来的增长模式之下,速度慢下来会难受,也会面临一些麻烦,比如说很多公司在结构调整过程中会面临流动性压力;其次,结构调整的难度也不小,很多公司原来主要依赖银保渠道,现在要建立自己的个险销售团队,这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完成的。

根据2016年9月保监会76号文,不符合精算规则的产品需要在2017年4月1日前停售。新产品尚未大面积上市,竞争却以黯然开启。

一位大型险企的代理人员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4月1日以后,公司下架了69款产品,算上新上市的三款产品,目前有20多款产品在卖”,据其介绍,各家公司都在4月份大力增员,工作重点不再是下达保费任务卖保险,而是扩大队伍,以求在新产品上市后抢占市场。

在朱俊生看来,新的竞争格局下,作为监管部门来讲,首先要做的就是尽量制定相对公正的规则,对所有的竞争主体一视同仁。或许有人会提到目前竞争规则有问题,有些规则天然的有利于一些公司,不利于另外一些公司。

趋紧的投资

“接下来,投资渠道要收一收,一些市场主体跑得太快了,而相应的机制、监管等尚未跟上。”上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记者透露。

保费增长之外,保险投资收益上升和利润的增长是过去六年保险行业取得的另一张成绩单。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四年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分别为5.04%、6.3%、7.5%、5.66%,,而在这以前,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大多低于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如2008年至2012年,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分别为1.91%、6.41%、4.84%、3.49%和3.39%。

投资收益的变化始于对险资投资运用的松绑。

2012年,保监会陆续发布10项保险资金运用新政策,进一步放开不动产和股权的投资行业和领域,允许投资银行理财、信托等金融产品,允许保险资金以对冲风险为目的参与金融衍生品。2013年-2015年,保监会又陆续放开投资创业板、优先股、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历史存量保单投资蓝筹股,增加境外投资范围等。

改变显而易见,保险资金股权投资方面全面展开,股票、股权和基金的比重由2012年末的15%上升至2015年末的23%;另类投资也成为重要投资渠道,告别“做做存款,买买债券”简单配置时代。

保险资金规模的增长,催生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产生。据经济观察报记者统计,过去几年间,保监会批复筹建、设立、开业的200余家各类保险主体中国,有21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其中5家已经开业。

问题总会与发展相伴。保险资金投资的松绑与万能险的崛起带来了新的问题:一些中短期保险产品,期限在1-3年,资金成本在5%以上,甚至更高,倒逼资金不得不投向收益高、流动性低、期限长的不动产、基础设施、信托等另类资产。出现时间错配、流动性错配,资产负债管理难度加大。

在这一过程中,个别资产驱动负债型险企手握万能险保费在二级市场进行股权售亦或是频繁举牌、投资风格激进,一时间万能险被贴上“野蛮人”、“妖精”的标签。

于是,保险资金投资的政策环境开始趋紧。年初,就有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或将酝酿保险资金监管约束性措施。

告别项俊波时代,有人担心保险资金投资端会更加谨慎,而前述监管人也证实了这种猜想。一位保险资管人士也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或将面临小改”。

无论如何,对保险公司来说2017年都是非常艰难的一年。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曾在保险资金运用专题培训会上表示,当前金融领域风险积聚,保险资金运用领域也出现非理性举牌、与一致行动人非友好投资、跨境跨领域大额投资和并购、激进经营和激进投资、产品多层嵌套和监管套利等问题。未来将限制或取消高风险保险机构的有关业务,把差异化监管和分类监管落到实处;从严规范保险资金关联交易行为,从严问责和处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格力电器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