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金融监管 是为更好“脱虚向实”

来源:证券日报 2017-04-25 01:43:1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加强金融监管 是为更好“脱虚向实”)

近来,一行三会相继表态要“加强金融监管”,令金融市场绷紧了神经。

仅仅在刚刚过去的四天里,三会的监管信息先后刷屏:4月21日,中国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直言,“不出成效,绝不罢手”。同一天,中国证监会开出5亿元巨额罚单,同时宣布,将对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采取高压态势;严惩扰乱市场秩序的害群之马,对重组造假,将有毒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行为绝不姑息。一天后,中国保监会跟进,印发了《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涉及9大重点领域,发布39条措施,要求全行业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工作。

稍早几天,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协调办公室副主任苟文均在《中国金融》杂志撰文表示,针对国内资产管理业务领域存在的多层嵌套、杠杆不清、监管套利等乱象,应按业务属性确定行为规则和监管主体,强化监管的统筹协调,对资管实施穿透式监管和宏观审慎管理。

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三去一降一补”措施在实体经济领域取得一定成果,此时乘胜在金融领域去杠杆强化监管,可以视为去杠杆的升级版,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在钢铁煤炭等多领域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另一方面有利于挤出金融领域泡沫,令资金继续回归实体领域,还原经济本色,挖掘真正的内在动力。毕竟,个别实体经济产能过剩的背后,都离不开金融扩张的援手。因而,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债市违约的暴露,还是委外资金监管的强化,让局部风险暴露,无疑是金融去杠杆,加强风险防控的题中之义。而换个角度看,金融系统暴露出来的各种风险,又不过是实体经济风险的映射。金融风险的把控,是实体经济顺利实现转型升级(爱基,净值,资讯)的保障,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诉求。

不过,在此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的是,加强金融监管的目标不是把金融体系“管死”,而是引导或者是倒逼“脱实向虚”的金融业务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位,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服务。在此前提下,无论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区块链,还是基于传统工具并赋予新使命的资产证券化、债转股等创新型金融工具,只要其最终归宿是服务于实体经济,都应该给予更大的风险容忍度和政策倾斜度,以底线思维进行监管,以便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金融作为经济的“血液”,其充足的流量和顺畅的流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提升国家经济应对各种风险考验的“韧性”也十分重要,这是加强金融监管的另一个重点,即松紧的适度把握。

4月22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IMF网站发布的公告中表示,中国能够实现今年6.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中国“完全有信心”预防和消除系统性金融风险;未来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中性”。从中可以读出加强监管防控金融风险的决心,也能够看出维护金融稳定和市场预期稳定的信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