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三季报回归稳健慢跑 营收下滑暂未波及净利润

来源:投资者报 2017-11-06 01:2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银行三季报回归稳健慢跑 营收下滑暂未波及净利润)

  银行三季报回归稳健慢跑 营收下滑暂未波及净利润

  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净利增速下滑、不良高企之后,如今的银行业慢慢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三季报显示,多数银行稳字当头的同时努力符合监管要求,减少表外业务,适当缩表

  《投资者报》记者 闫军

  494

  2017-11-6

  投资者报

  截至10月31日,25家A股上市银行全部披露了三季报业绩。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上市银行营收总额达2.9万亿元,净利润过万亿元,依然是上市公司中最会赚钱的板块。

  不过当天的市场对其反应并不热情,银行板块最终以下跌0.94%收场。此前各大券商研报普遍看高业绩,释放了利好预期,但最终季报发布后,业绩并没有预期中的那么亮眼,仍旧延续了中报的营收增长乏力的趋势,更有近半数上市银行营收同比下滑,显示人民币“收割机”的吸金能力略有下滑。

  慢下来似乎是为了看清前进的道路。今年年中,以中信银行为代表的部分银行开始转换以往规模扩张的路径。中信银行三季报显示,其在持续缩表中。

  该行相关负责人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2017年以来,为有效优化ROE(净资产收益率)和ROA(资产收益率),该行围绕“轻资本、轻资产、轻成本”的战略导向,提出了“降增速、提转速、调结构”的业务策略,主动对低收益的同业资产和外币资产进行适当控制,合理安排表内资产增速,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应对市场变化。

  营收“慢跑”

  营收下滑已经或正在成为大部分上市银行的苦恼。三季报数据显示,今年有11家银行营收同比出现下滑,其中股份制银行与城商行居多。兴业银行下滑幅度最大,为13%,增速下滑超过10%的还有南京银行,近12%。此外,股份制银行中平安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营收分别下滑2.6%、9%、0.03%和2.8%;另外,城商行中,杭州银行和上海银行营收分别下滑4.78%和7.54%。

  值得注意的是,国有大行里,中国银行(-1.4%)和建设银行(-0.1%)同样轻微下滑。农商行里的江阴银行则已是连续四个季度营收下降,今年第三季度同比下滑3.89%。

  “银行的营业收入是扣除资金成本之后的净收入,而非一般制造业企业意义上的营业收入。利率市场化的情形下,本行面临存贷款息差收窄现状,营业收入略有下降。”江阴银行向《投资者报》记者解释称,今年前三季度,该行利息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5%,利息支出较去年同期增长18%,利息收入的增幅低于利息支出的增幅,所以营业收入负增长。

  对于银行业对营收的不同计算方式,平安银行提供的材料也表明,该行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6%,但是如果还原营改增前的营收,同比也会有0.85%的微增。据悉,此前营业税时代,税额计入利息收入,营改增后增值税税额不算收入,所以收入金额降低。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上述银行营收增速同比下降的原因在于利息净收入下降较多,而中间业务收入又没有给予相应的支撑。

  所幸的是,营收下滑尚未直接带动净利润下降。今年前三季度,贵阳银行、南京银行、常熟银行、招商银行、无锡银行、宁波银行和江苏银行这7家银行实现了两位数的净利润增长,其他多数银行继续保持个位数的增长。华夏银行则是上市银行中唯一一家净利润下滑的银行,其前三季度取得142亿元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7%。此外,江阴银行摆脱了年中的负增长,三季度实现0.04%的业绩微增。

  对银行业绩普遍开启“慢跑”模式,中信银行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银行需要主动适应市场及监管形式的变化,该行下一步将围绕“三轻”(轻资本、轻资产、轻成本)导向,固长板、树新板,着力发展低风险、轻资本、大市场、有潜力的中间业务,通过做大做强“大交易、大投行、大资管、大消费”等特色领域,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大单品,在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培育全行盈利增长的新引擎。

  缩表正当时

  今年年初以来,监管层对银行委外等同业业务监管力度空前加强,多家银行主动调节了同业资产。银监会发布的2017年前三季度数据披露,银行业同业资产收缩,比年初分别减少2.6万亿。截至三季度末,上述银行资产端同业投资占比均缩减至10%以内。

  前三季度数据显示,有15家银行同业资产较年初有所下降。其中,华夏银行下降比重超过七成,张家港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也下降超过四成。

  从公开数据中可见,委外资产主要集中在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与应收款项类投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中主要是同业买入返售债券,此前配置较多的中信银行、招商银行今年以来该项缩减了40%和98%;应收款项类投资方面,江阴银行减少了100%,其次上海银行、中信银行分别减少了44%和43%。

  同业资产与同业负债减少的趋势之下,多家银行持续缩表。所谓央行“缩表”是指央行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的行为,其目的在于调节基础货币,进一步影响银行放款的利率,从而影响实体融资。今年前三季度,民生银行、中信银行资产规模分别减少1894亿元、1006亿元。

  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从管理效果来看,该行同业负债占比明显下降,杠杆率逐步提升,资本充足率保持稳定。

  “近年来,我行加大业务转型力度,不仅在综合融资方面持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动能,也在综合服务方面不断提升客户服务水平,非息收入增长较快、非息收入占比稳步提升,是转型效果的最好写照。”上述中信银行人士介绍,后续该行会将资源更多投向信贷领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回归本源的同时,提高价值创造能力。

  不良企稳

  值得欣慰的是,银行业视为“洪水猛兽”的不良贷款率在今年三季度得到了有效控制。

  三季报数据显示,各家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不良贷款率普遍下降。不良贷款率超过2%的仅有江阴银行和浦发银行两家,最低的是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分别为0.86%和0.9%。此外,以城商行为主的8家银行不良贷款率在1%-1.5%,其他11家则在1.5%-2%之间。

  从趋势上讲,国有五大行不良贷款率均较年初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城商行持续在较好水平,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以及民生银行则依然小幅上涨。■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平安银行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