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尊敬”企业的价值追求

来源:经济观察报 2017-12-10 01:15: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受尊敬”企业的价值追求)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同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世界经济持续衰退和艰难复苏的新常态背景下,如何应对外部环境的压力与内部治理的挑战,已成为当代企业变革或转型的首要议题。而那些备受尊敬的企业为何在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下还能追求卓越、基业长青,即使是遭遇各种风险灾难亦能扭转乾坤、化险为夷?如果仅仅是从商业模式、治理结构、盈利手段,或者是从企业公民、社会责任、公益慈善等其中的某些维度来阐释,都难以回答这个根本命题。

从企业的本质和使命来看,企业本着盈利目的诚实守法经营,运用土地、劳动力、资本、知识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资源要素,向市场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其股东或所有者尽可能获取利润,这是一个很好的企业。如果更进一步,它除了追求可观的经济效益之外,还在努力满足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创造可持续的社会价值,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动态平衡,从而让人们享受更幸福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那么它一定是个伟大的企业,是值得大家尊敬的企业。这些受尊敬的企业,如今分布在各行各业之中,没有高低贵贱、中外公私之分,它们共同的特征是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善于变革,既秉持明确的义利观和价值观,又肩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它们是人类商业文明的创建者、践行者和传承者。

实现经济价值

是企业存在的根本要求

企业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组织社会生产与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发明,它为人类社会创造出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商业文明,这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最为本质的要求。

企业存在的本质是为满足顾客的需求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没有需求就不会有企业,所以企业要满足顾客、维系顾客、创造顾客。市场和顾客的需求是多元的、复杂多变的,因此企业不只是简单的工厂流水线和机械组合体,而是具有思想、灵魂和人性的组织。伟大的企业往往都会洞悉社会的发展趋势、顺应时代的变革需求,生产出优质的产品或提供优异的服务以引领当下和未来的生活,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商业价值。

企业拥有良好的治理结构是其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从人力资源结构来看,那些受人尊敬的企业,往往都会由一些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核心灵魂人物领导。持续不断地学习能力、善于发现机会、敢于创新和冒险、永不言败、重视合作、以诚信为本等品质是企业家共通的特征,也是他们的人格魅力之所在。而精明历练的职业管理者团队、爱岗敬业的员工也是企业致胜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从组织运作结构来看,如果拥有科学的法人治理体系、完备的组织制度、健全的激励机制和通畅的信息渠道,企业就能较好地配置与整合“人财物、产供销”等资源,通过资源、品牌等的良性运作,以较小的成本投入,实现规模效益。

企业要想创造经济价值还必须适应市场竞争、不断变革创新。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是现代经济生活的普遍规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竞争对具有不同经济实力、不同管理能力、不同应变能力的企业而言,将会产生不同的结局。而创新则是决定企业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发展速度的关键要素。企业创新涉及组织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战略创新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创新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升级和嬗变的,它们贯穿于企业的全部管理和运行之中,贯穿于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细节之中,为企业带来持续的变革,从而使企业能紧跟时代的潮流和趋势,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价值共赢

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之王道

凡事皆有两面。企业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美好东西的同时,也会对社会和人类造成一些影响和危害,比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生产事故、失业和经济危机等。因此,我们需要反思:企业在当今社会中应该如何恰当的定位以及扮演什么角色?或者说,企业要追求和形塑的使命与价值观是什么?

企业应追求经济价值和社会责任的统一。美国经济学家密尔顿·弗里德曼认为,“企业唯一的且仅有的社会责任就是遵守游戏规则,使用其资源从事那些以提高利润为目的的活动”,即“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他依据自由经济学的假设,将企业视为纯粹的生产函数和完全理性的经济人,认为在完备市场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能够自动导致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然而,这种假设在现实中显然难以成立。因为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是由社会人组成的组织,企业生存所需的环境和要素都由社会各种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运营过程并非是单一的市场交易关系,而是丰富的社会交往关系。因此,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或增进社会福利的方式与途径,从来都不只是仅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或通过纯粹追求利润而能够实现的。而且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应该承担对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供应商、客户、社会和环境等)的社会责任。如果企业单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和使命,而模糊其核心价值、弱化商业伦理意识、忽略社会责任的担当,也有可能会误入歧途,甚至走上不法之路,其结果可想而知。

企业的价值追求应符合“三重底线”原则。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初始关注点是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现在则尝试平衡或满足经济繁荣、环境质量与社会公平。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只想着如何实现盈利的最大化,而是始终坚持三重底线原则,即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环境责任三者的统一。英国国际调查公司一项针对社区调查的结果显示:86%的消费者对那些愿意为改变世界做出贡献的企业有好感,并决定购买其产品和服务;73%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愿意去那些环境友好型的企业;61%的消费者表示愿意再次选择到参与公益事业的零售店购物。可见,在今天的经济社会中,经济效益已经不是定义企业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而不是单纯追求企业的利润。而且更多的实践表明,当企业不把盈利作为唯一出发点时,它反而成了水到渠成的结果。因为单纯追求盈利,忽略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企业就有可能走向消费者和全社会的对立面,将面临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困境,既不可能做大,更不会做强。

企业是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综合体,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赢。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应该把社会需要和社会问题转化为有利可图的商业机会,即只有企业认识到要赚钱就必须行善,才能应对主要的社会挑战。而只有当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能够产生利润时,这些社会需要和社会问题才能得到越来越多的资金支持。他反对将企业盈利行为与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看作是相互矛盾或者无关的,认为只有把社会责任转化成自我利益即商业机会,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则进一步认为,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并非只能是此消彼长的权衡取舍,而是有可能鱼与熊掌兼得。在当今商业时代,“是社会需要,而不仅仅是传统的经济需要,定义了市场”。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创造“共享价值”,在满足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取得自身发展。更重要的是,共享价值并不是“分享”企业已经创造的价值,而是在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上重新定义市场、挖掘商机,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规模倍增。

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赋予了商业文明新的使命和新的内涵,那些受尊敬的企业当回应时代需求,顺应发展趋势,不断变革创新,同时坚守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三重底线,追求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共赢。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