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传递相对稳定流动性预期

来源:证券日报 2017-12-16 00:00:0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传递相对稳定流动性预期)

北京时间12月14日凌晨3点,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由1.0%-1.25%上调到1.25%-1.50%。至此,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的第三次加息。

美联储此次的加息决定完全在市场的预料之中。一段时间以来,美国货币政策路径以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两大重要指标为主要参考而进行调整,目前来看,近期无论是从美国的失业率以及二季度、三季度GDP环比增速来看,都对美联储加息提供了支撑。另外,尽管美国通胀近期较为低迷,但走势依然有所抬头。

与此同时,上周美联储现任主席耶伦和提名主席鲍威尔在参议院听证会上也均表示,美国经济增长强劲,支持美联储渐进式加息。

针对美联储的加息,市场都在热议中国央行是否要追随?事实上,作为回应,14日,央行开展了500亿元人民币逆回购操作。其中包括300亿元7天期和2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为2.50%和2.80%,均比先前逆回购中标利率高5个基点。同时,央行还进行了288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全部为1年期,中标利率为3.25%,也比先前中标利率高5个基点。

利率的上调是央行多方考量下的决定。首先,是对美联储加息的回应。由于中美经济周期的错位,美联储加息或在短期内对人民币汇率带来一定的压力,央行的做法有助于加强预期管理。其次,由于临近年关,市场对流动性需求旺盛,利率随行就市上行是反映市场供求的结果。最后,当前市场利率和政策利率偏差较大,机构可利用央行释放出的流动性进行套利,因此,上调利率可继续提高释放出的流动性加权资金成本,控制金融机构的冒险行为,缩减套利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利率小幅上调的同时,央行也注意到年关临近,市场流动性偏紧的情况下,适时地开展了逆回购和MLF操作,此举不但不会导致市场利率上升,还有助于缓解市场流动性。

美国自2014年开始的货币政策紧缩对其他国家带来影响的边际效应也在逐渐递减,因此,美联储加息不会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导向产生根本的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导向更多的还是受国内经济因素的影响,鉴于2017年以来贷款利率持续上升,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上升,加息势必进一步加大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上升的压力,因此,央行未来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仍将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在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总体基调下,今年以来,央行灵活运用并适时创新和丰富了大量流动性创新管理工具,多个期限工具搭配组合,正确的处理好国内经济平稳运行和金融去杠杆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整体金融市场和流动性环境的相对稳定。

十九大报告提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在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下,我国资本市场也似乎迎来了有利的时间窗口。自2016年第三季度以来,为落实防范金融风险、推动金融去杠杆,中国央行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中性,这一基调也给市场传递了相对稳定的流动性预期,相应的,也给资本市场改革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今年参加中国金融论坛年会时也谈到,资本市场的稳定是金融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货币政策信号有效传导的重要基础。资本市场对央行货币政策信号的反应应当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灵敏和及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