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银监局开出监管药方:压降国企过度授信冷却房贷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厦门银监局开出监管药方:压降国企过度授信冷却房贷)

厦门银监局开出监管“药方”:压降国企过度授信冷却房贷狂热 

本报记者 王晓 北京报道

导读

张新潭介绍,厦门一家上市国企,原来有12家银行提供了142亿元的授信总额。但集团债委会测算后认为,其授信限额应该为75亿元。但是企业表示,如果授信额度大幅下降,可能会使资本市场误认为其经营出现状况。咋办?

在此前的房地产热潮中,厦门表现抢镜。如何引导资金流向,腾挪出更多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12月7日,厦门银监局局长张新潭在银监会银行业例会上介绍,在此前的工作中,很明显感受到厦门银行业信贷结构倾向于两头。一头流向大国企,过度授信、多头授信问题突出;另一头是个人消费和经营性贷款涨幅明显,由于厦门房地产市场过热,存在部分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情况。

厦门银监局针对上述问题开出严监管“药方”,推动国企降杠杆,严控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提升信贷资金服务实体质效。

新增房贷占比下降至23%

在经过前两年的高烧后,厦门楼市在今年3月还迎来一波大幅增长。

张新潭介绍,今年1-9月份个人消费贷和经营性贷款增幅比去年高30个百分点,这一明显变化使得监管部门认为,在厦门楼市狂热下,部分资金流向房地产。

对此,厦门银监局要求银行业机构组织排查,进一步寻找资金流向;另一方面,该局通过EAST(非现场检查分析)数据系统,分析疑点贷款数据,并要求银行机构进一步核对。督促银行机构自查自纠问题贷款1037笔,金额1.1亿元。对于问题贷款要求全部整改,提前收回贷款,整改回收率95.7%。对于违规性质严重的4家机构拟严肃处理以起到震慑效应。

同时,厦门银监局与人民银行厦门中心支行联合就排查情况通报,要求银行业机构建立长效机制,加强贷款资金用途真实性审查管理。

张新潭提到,部分贷款用于购买高档消费品、奢侈品如红木家具、寿山石等,一笔就高达数百万元。对于这些消费贷款,要求以取得正规发票、取得相应税务证明才能发放贷款,对信贷违规流入楼市起到限制作用。此外,厦门银监局还对问题较突出的自助循环贷款等线上产品开发排查监测模型,进行定期排查、及时纠正。

张新潭还指出,部分中介机构为配合炒房,提出为客户提供首付贷。对此银监局要求银行在办理授信的时候必须严格地审查借款人首付资金来源,不能是民间融资或者首付贷获得。

此外,严格评估借款人还款能力,要求客户工资收入要有流水、一些租金收入也要有纳税证明。联合多部门出台调控政策,要求银行机构“认房又认贷”;严格按照二手房交易价格发放贷款,防止虚增房价套取银行贷款。

多措并举下,10月末,厦门银行业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35.9%,比年初下降1.7个百分点。新增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增量比例从72%下降至23%,同比下降49个百分点,套取银行资金投机炒房行为得到一定抑制。

国企授信被压降2368亿

张新潭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厦门对国企降杠杆的思路从压降过度授信着手,最后实现杠杆率下降。厦门首先选取10家国企集团进行试点,分别成立集团债委会。

由于国企集团成员单位众多,高者达300多家,集团债委会首先厘清集团成员单位关系图谱;接下来以集团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作为基础,债委会对集团授信总额进行测算;以测算合理授信总额为限要求银行相应压缩授信额度。

不过压降国企过度贷款并不容易。张新潭介绍,厦门一家上市国企,原来有12家银行提供了142亿元的授信总额。但集团债委会测算后认为,其授信限额应该为75亿元。但是企业表示,如果授信额度大幅下降,可能会使资本市场误认为其经营出现状况。通过沟通,企业同意从实际出发,对这一情况进行正确披露和解释。此外,对授信银行家数进行压降,对有授信额度但没有使用或用信总额很小的银行进行劝退。厦门银监局还将研究制定集团债委会公约,形成长效机制。

通过一段时间工作,对第一批10家试点集团企业压缩授信2368亿元,相较此前的8000多亿元的授信总额压降约1/4。

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行长生柳荣也介绍,厦门一家上市国企高杠杆导致公司独董不满意、市场不满意:负债率过高显得财务专家独董们工作没做好;负债率过高导致信用等级上不去,发行短融和中票时成本降不下来。建行通过与建信资本合作,通过投行手段优化其产业机构,降低其负债率5个百分点。企业信用等级上升至3A,发行短融和中票成本下降。

目前,建行厦门分行对区域内大型国企普遍开展财务诊断,整合建行集团的信托、租赁等资源调整其财务结构降杠杆。

(编辑:李伊琳,邮箱:liyil@21jingji.com)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建设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