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回归A股募资超200亿,加速芯片制造国产替代

来源:时代财经 2020-05-07 16:04:0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中芯国际回归A股募资超200亿,加速芯片制造国产替代)

作者:时代财经 覃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纽交所退市一年后,中芯国际开启了回A之路。

5月5日晚间,国内晶圆厂代工巨头中芯国际宣布将于科创板IPO,拟发行16.86亿股股份,募集大约234亿资金,主要用于12英寸晶圆厂及先进工艺研发。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也是最先进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厂商,中芯国际曾以美国存托凭证(ADR)的方式在美国上市。2019年5月,中芯国际宣布从美国股市退出,当时业界猜测中芯国际将寻求在境内上市。如今,传闻得到证实。

“中芯国际申请科创板IPO,原因之一是中芯国际正在抓紧追赶国际制程技术先进水平,这一追赶进程资金量需求极大。利用大陆对半导体的高估值融资,对中芯国际的长远发展有利;另外,让越来越多有竞争力的企业登陆科创板是一个趋势。”浙商证券一名匿名分析师在5月6日向时代财经表示。

而一些业内人士指出,在华为等国内手机移动终端厂商海外承压的形势下,中芯国际的上市将拉开科技产业链国产替代的帷幕,其周边科技产品供应商也会相应地得到提振。

受上市消息影响,中芯国际5月6日股价应声而涨。开盘报16.16港元/股,最后以16.90港元/股收盘,对应涨幅为10.75%,总市值约866亿港元。

200亿科创板融资,追赶先进制程

中芯国际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内地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其主营业务为晶圆半导体代工制造。

据研究机构集邦咨询旗下拓墣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厂营收排名显示,中芯国际排名全球第五,占总市场份额的4.5%,仅次于台积电、三星、格芯与联电。

2004年,中芯国际以美国存托凭证(ADR)形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不过,在2019年5月24日,中芯国际申请自愿将其美国预托证券股份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理由主要包括:与全球交易量相比,中芯国际ADS交易量相对有限;以及维持ADS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将带来较重的行政负担和较高的成本等。

在美退市后,业内传闻称中芯国际实际上是准备回A股。时隔一年,中芯国际正式官宣回归A股的决定,传闻坐实。

据中芯国际发布的公告,此次上市建议将予发行的人民币股份的初始数目不超过16.86亿股,拟募集大约234亿元资金,这也将刷新科创板募集资金纪录,超过中国通号科创板上市时105亿元的募资规模。

据中芯国际介绍,此次募资的40%计划用于投资12英寸芯片SN1项目,约20%用于公司先进及成熟工艺研发项目的储备资金,约40%用作补充流动资金。

12英寸芯片SN1项目是中芯国际旗下专注于14nm及以下先进工艺的中芯南方工厂,主要包括生产厂房、CUB动力车间、生产调度及研发楼等,主要生产14nm及更先进制程芯片。 

业内消息透露,SN1项目耗资102亿美元建设,是上海两大12英寸晶圆厂之一,项目列入2020年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是中芯国际14nm及未来先进工艺的主要产地。

据了解,目前 14nm制程已经承载着市场上绝大多数中高端芯片的制造,包括工业、汽车、物联网等。从目前产品线来看,14nm制程主要用于中高端AP/SoC、GPU、矿机ASIC、FPGA、汽车半导体等制造。以英特尔、台积电、三星等巨头为例,虽然部分厂商其最先进产能已经达到7nm制程,台积电在2020年Q1甚至进一步公布了3nm制程进展,但各大厂商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仍为14nm制程芯片。

而SN1项目则意味着中芯国际对于巨头脚步的不懈追赶。中芯国际2015年开始研发14nm,去年第三季度成功开始量产14nm FinFET,在致股东的信中,中芯国际提到,“第一代14nm FinFET技术已进入量产,在2019年四季度贡献约1%的晶圆收入,预计在2020年稳健上量。”随着中芯国际14nm晶圆量产,中芯国际7nm工艺预期在2021年实现量产,与台积电在技术上的差距在慢慢缩小。

此时回归A股及时进行融资“补血”,对于中芯国际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中芯国际所深耕的晶圆制造业务是一个技术更迭非常快的行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巨大,一条新生产线动辄涉及几百亿元人民币资金的投入。”科技行业观察人士梁振鹏说。

退出美股市场至今已有一年,中芯国际回归A股,或与近期证监会下调了上市红筹企业回归A股门槛有关。4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下称“公告”),为有意愿在境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科创板上市的红筹企业提供更为便捷的路径。

根据公告,已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若要申请在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其市值须满足两类标准之一:一是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人民币;二是市值在2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且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中芯国际目前市值虽未达到2000亿元,但综合来看满足后一项标准。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国家对于上市科技企业的政策也逐渐放开,这是中芯国际得以回归的一大前提。“早期的集成电路科技型企业,由于国内没有良好的科技型融资环境,纷纷到美国资本市场上市。而目前国家力推科创板,给科技型企业创造融资空间,代表性的企业开始回归。”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常军锋5月6日向时代财经介绍,中芯国际A股上市,将进一步丰富科创板的标的池,也将带动更多的科技股回流。

争做前二名,抓住国产替代机会

“做晶圆代工厂,第一名是赚钱的,第二名基本不赚钱,第三名是亏钱的,所以一定要争做前二名。”去年9月,在第二届全球IC企业家大会上,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在公开演讲表示,国内大部分代工企业会选择当跟随者。

据公开资料,中芯国际业务涵盖全球,但在国际市场,台积电长期占据一半以上份额,遥遥领先于第二名的三星,而中芯国际等国内芯片企业在技术水平上更是望尘莫及。在美上市后,美国市场对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中芯国际较为冷淡,以至于中芯国际市场交易长期不活跃。

赵海军演讲指出,做市场跟随者实现的方式是争取做大客户、大平台、大几率事件的第二供应商,做成以后再实现在细分市场做第一供应商。

对于中芯国际,新的机遇似乎已经到来。

去年5月,华为及其70余家子公司被美国列入黑名单,该名单禁止美国公司与华为开展业务往来。随后,不断有新的规则出台,阻止除美国公司以外的公司与华为开展业务,华为的主要芯片代工厂商台积电就在其中。将内部设计的芯片生产从台积电转移到中国大陆,成为华为的迫切选择。

对于国内龙头芯片企业中芯国际,华为的产业链转移无疑是极大的发展机遇。据了解,目前,中芯国际能够生产14nm芯片,并且朝着10nm、7nm的工艺进行突破,已经能够满足国内部分设计企业基本需求。产业链转移的效应逐步显现。业内知情人士称,华为海思半导体在2019年底便开始指示部分工程师为中芯国际而非台积电设计芯片。

今年1月,随着台积电主动“砍单”华为海思20%的晶圆产能分配,中芯国际取代台积电拿下华为大单。据悉,4月9日华为子品牌荣耀发布的千元机产品 Play 4T,所搭载的麒麟 710A 处理器就采用了中芯国际的 14nm 工艺代工。

“华为是中芯国际最大的客户,而在冲击科创板获得融资后,中芯国际可以在配合上游客户的需求方面有更多灵活度。”第一手机研究院院长孙燕飚说。

“目前我们国内的半导体发展确实是处在一个快速发展阶段,2019年度世界半导体产业出现12%的下滑,我们还有两位数的增长。但是我们的技术水平确实还存在一段距离。”常军峰表示,国内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定位还需更明确,关键在于技术和人才。

对于中芯国际回归A股,常军锋也指出,其在资本界影响大于对半导体产业本身的影响,只是给还在准备上市的企业一个参考样板。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视觉中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