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互联网金融 - 热点关注 - 正文

IMF:加密资产的繁荣给金融稳定带来新挑战

来源:未央网 2021-10-14 09:59:4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IMF:加密资产的繁荣给金融稳定带来新挑战)

加密资产提供了一个充满机遇的新世界:快速和便捷的支付,创新的金融服务,并以包容的方式惠及全世界此前“尚未享受到银行服务”的地区。这一切都得益于加密资产生态系统。

但挑战和风险与机遇并存。最新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阐述了加密资产生态系统带来的风险,并提供了一些政策选择,以帮助各国探索这一未知领域。

加密资产生态系统是什么,它会带来哪些风险?

截至2021年9月,所有加密资产的总市值已超过2万亿美元,自2020年初以来增长了9倍。整个生态系统也在蓬勃发展,包含众多交易所、钱包、矿工和稳定币发行者。

其中许多实体缺乏稳健的操作、强有力的治理和完善的风险管理做法。例如,在市场动荡时期,加密资产交易就面临着严重的市场扰动。同时,还发生了几起备受关注的与黑客攻击相关的客户资金窃取案件。迄今为止,这些事件还未对金融稳定产生重大影响。然而,随着加密资产变得越来越主流,它们对更广泛经济的潜在重要影响势必会增大。

由于披露和监督工作有限或不够充分,消费者保护领域仍存在重大风险。例如,迄今已有超过16,000种代币在各家交易所上市,尚存的约有9,000种,而其余的都以某种形式消失了。例如,很多代币没有交易量,或者开发人员已经放弃了项目。有些发行可能仅出于投机目的,甚至是彻头彻尾的诈骗行为。

加密资产的(伪)匿名性也给监管机构造成了数据缺口,并可能为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创造不必要的条件。尽管当局也许有能力追踪非法交易,但可能无法确定此类交易的参与方。此外,加密资产生态系统在不同国家处于不同的监管框架之下,这使得协调工作更具挑战性。例如,加密资产交易所的大多数交易是通过主要在离岸金融中心运营的实体进行的。这使得监督和执法不仅极具挑战性,且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实现。

稳定币(目标是将其价值与美元挂钩)也在飞速发展,其供应量2021年至今已增长三倍,达到1200亿美元。然而,“稳定币”一词描述了一组非常多样化的加密资产,可能会产生误导。考虑到其准备金的构成,一些稳定币可能面临挤兑,且风险可能传导至整个金融体系。发生挤兑的原因可能是,投资者担忧稳定币准备金的质量不佳,或者变现速度难以满足潜在的赎回需求。

未来的严峻挑战

尽管加密资产的采纳程度难以衡量,但相关调查和其他指标显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可能处于领先地位。最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这些国家居民在加密资产交易所的交易量大幅增加。

展望未来,加密资产的广泛、快速采纳可能会带来重大挑战,因为其会加强经济中的美元化(或者加密资产化)趋势,居民开始使用加密资产,而非本国货币。加密资产化的趋势会削弱央行有效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它还可能引发金融稳定风险,例如通过货币错配引起的融资和偿付风险;同时还会放大上文提到的一些对消费者保护和金融诚信带来的风险。

鉴于加密资产可能为逃税提供便利,财政政策面临的威胁也可能加剧。同时,铸币税收入(通过货币发行权获得的利润)也可能减少。对加密资产需求的增长可能导致资本外流,进而影响到外汇市场。

最后,考虑到挖矿活动需要大量能源,加密资产“挖矿”活动从中国转移至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可能对国内能源使用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在那些依赖二氧化碳密集程度更高的能源的国家,以及为能源成本提供补贴的国家。

政策行动

首先,各国监管机构需要通过迅速弥合数据缺口,建立起监测加密资产生态系统快速发展情况及相关风险的能力。加密资产的全球性意味着,政策制定者应加强跨境协调,将监管套利风险降至最低,并确保监督和执法的有效性。

各国监管机构还应重点实施现有的全球标准。目前,针对加密资产的标准大多局限于洗钱活动和有关银行风险敞口的提议。然而,其他国际标准(如证券监管,以及支付、清算和结算等领域)也可能适用,需要予以关注。

随着稳定币作用扩大,监管工作应当与其风险及经济功能相匹配。例如,它应与提供类似产品的实体(如银行存款或货币市场基金)适用统一的规定。

在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央行公信力薄弱、银行体系脆弱、支付体系效率低下、金融服务可得性有限,这些可能会助推加密资产化的趋势。当局应重点加强宏观经济政策,考虑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效益,并改进支付体系。如果央行数字货币有助于满足改进支付技术的需要,那么就可能减轻加密资产化的压力。

在全球层面上,政策制定者应该在二十国集团跨境支付路线图的基础上重点改善跨境支付,使其更加快捷、实惠、更加透明和更具包容性。

时间是关键,世界各国须采取果断、迅速和高度协调的行动,以发挥加密资产的优势,同时应对其脆弱性。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小未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