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5.85万股东彻夜难眠,这家公司被终止上市!卖别墅突击创收"财技"终失效,扣非净利润早已连亏10年

来源:和讯财经 2022-06-09 10:54:2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5.85万股东彻夜难眠,这家公司被终止上市!卖别墅突击创收"财技"终失效,扣非净利润早已连亏10年)

“史上最严退市新规”实施的第二年,2022年A股退市企业数量即将创出历史新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8日,今年以来退市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9家,而收到交易所终止上市决定但尚未正式摘牌的企业则达到34家,已超去年全年退市数量。

昨日晚间,又有上市公司官宣收到”退市令”!它就是*ST海创。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财报公布前夕,公司曾通过销售别墅房产实现营业收入大幅增长,试图保壳。但如今来看,在“史上最严退市新规”的影响下,传统保壳手段也终失效。

5.85万股东彻夜难眠,*ST海创官宣收”退市令”

6月8日晚,*ST海创公告称,公司于6月8日收到上交所《关于海航创新(600555)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6月16日,预计最后的交易日期为7月6日。


因2020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人民币1亿元,公司股票自2021年4月30日起被继续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2年4月30日,公司披露了2021年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该情形触及上交所相关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ST海创共有股东58499户。

卖别墅突击创收"财技"终失效

公告来看,*ST海创也是因触及财务退市指标而将告别A股的企业。今年以来,财务指标退市是绝大部分公司退市的主因,其中又以“扣非净利润为负+营收低于1亿元”最为常见。

但是,部分上市公司去年营收虽然超过了1亿元,却由于“营业收入扣除”的原因,扣除后营收低于1亿元,从而触及退市红线。而*ST海创就是其中的一员。

根据*ST海创发布的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834.01%,净亏损2.36亿元,亏损同比增长14.56%。但是公司2020年营收仅有1300万,2021年营收突然增至1亿元以上究竟是何原因?

对于营收增长的原因,公司曾在发布业绩预告时表示,随着海航重整风险化解完毕,公司子公司位于九龙山旅游度假区内的别墅房产实现解押;同时公司子公司在2021年7月1日重新取得房地产开发资质。公司积极推进房产市场化销售工作,实现公司主营收入大幅增长。同时,公司还销售了位于九龙山旅游度假区内的部分别墅房产。

随后,上交所下发了对公司业绩预告的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2021年营业收入大幅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符合行业规律,并说明收入的确认政策和依据,是否存在未满足收入确认条件而确认收入的情形。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财报公布后,*ST海创2021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了”非标”。对于2021年确认的房地产销售收入1.06亿元,由于延伸审计受到限制,会计事务所无法进一步就营收确认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沪深交易所发布的《营业收入扣除指南》显示,两市在扣除标准上基本一致,均指向了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这两类。其中,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是指与上市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或者虽与正常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特殊、具有偶发性和临时性,影响报表使用者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做出正常判断的各项收入。

《指南》推出后,深交所表示,主要在于细化执行标准,打击刻意规避行为。营业收入扣除与退市直接相关,上市公司2020年年报营业收入扣除实践中,少数公司存在刻意规避的情形。《指南》基于2020年年报监管实践,进一步细化营收扣除的执行标准,旨在精准打击壳公司,力求出清“僵尸企业”。

基本面恶化,连亏4年累计亏损近10亿

事实上,公司的基本面早已恶化。历史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在近四年里累计亏损近10亿。从2018年到2022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92亿、-3.08亿、-2.06亿和-2.36亿。反映公司主营业务的扣非净利润更加糟糕,从2012年到2021年,公司的扣非净利润已经连亏10年。


被终止上市的消息一出,股吧里炸了锅。有网友表示,复牌第一天大面80个点。还有的表示,65000元还能有多少回来。


(责任编辑:邵晓慧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退市海创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从短期技术面看,近期消息面一般,主力资金有流出迹象,短期呈现震荡趋势,市场关注意愿一般。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