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回首2022,艰难时刻,我为什么要重仓港股

来源:雪球 作者:玉山落雨 2023-02-23 10:34:0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回首2022,艰难时刻,我为什么要重仓港股)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让他去炒股,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炒股,因为那里是地狱!如果你对一个人爱恨交加,同样也让他去炒股,因为那样他会生不如死!

相信许多投资人都听说这句话,但我觉得,这句话用在港股投资上更确切。

港股是个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地方,对投资高手是大喜,是暴富的地方,对水平不高的散户是大悲的地方,很容易血本无归。港股既可以一天上涨1倍,将你送入天堂,也可以一天暴跌超过90%,把你送入地狱。

我就经历过一天上涨接近一倍的大喜,也经历过被永久停牌、血本无归的大悲(2%仓位桑德环境被永久停牌)。

我进入港股是在2011年,当时A股流行炒小、炒新、炒差,蓝筹股虽然估值合理,但中小盘股普遍30倍PE以上,估值偏高,而当时的港股市场,中小盘指数静态估值8倍左右,巨大的估值差强烈吸引了我,于是我不怕麻烦,开通了港股账户(当时没有港股通)。当时的美好愿望是A股主要投资蓝筹股,因为当时的A股蓝筹股便宜,港股主要投资小盘股和成长股,因为港股这类股票便宜。先后买过民生银行、康哲药业、惠理集团、创生控股、李氏大药厂、同仁堂科技、谭木匠、中芯国际等,这两年主要持有滨江服务、金茂服务为首的物业股,以中教控股、新高教集团为首的高教股。截止目前,港股账户收益率550%(不包括港股通收益),虽然与港股指数相比还算可以,但与投资高手相比差距很大,比我同期的A股收益也差了不少。

在投资港股的十二年中,虽然也经历过不少风风雨雨,但从没有像这两年这样让人刻骨铭心,特别是2022年。

2018年A股遭遇熊市,投资机会明显,我那时主要投资A股,港股账户资金在2019—2020年当了一回伪北向资金。进入2021年,A股核心资产泡沫化,市场的热门新能源、芯片、军工我不了解,而港股市场在A股走好的两年里原地踏步,并在21年下半年不断下跌,许多个股看起来估值很便宜,于是开始加大对港股的投资,随着恒生指数的不断下跌,我也不断的加仓。至年底,港股已经跌的惨不忍睹,我的仓位也已经不轻。

当时买入最多的是以希望教育为首的高教股,以滨江服务为首的物业股,并把物业行业买成了仓位最重的行业,滨江服务买成了第一重仓股。当时买入物业股的逻辑是,物业行业永续经营,行业轻资产,不需要研发、设备、厂房投入,有很好的现金流,赚来的钱除了并购外可以全部用来分红派息。全国有500亿平方的房子,而且还在不断的增加,市场巨大,虽然房地产市场己经见顶,进入下降通道,是减量市场,但物业总规模更多是与房地产存量市场有关,是增量市场,房地产萎缩,只会影响物业行业的未来增速。最主要的是,当时物业股经过不断的下跌,整体估值已经很低,特别是中小型质地好的物业公司估值更低。当时我也知道,投资物业股的关健,是排除母公司会暴雷的物业公司。现在看来,当时的买入逻辑大部分都对,但也有瑕疵的。

如果说2021年的港股市场惨不忍睹,2022年的市场则更让人痛不欲生。惨到什么程度?用一首当时网上流行的打油诗来形容比较贴切:十年港股两茫茫,杀价值,灭投机。千股阴跌,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问安好,道珍重。牛市幽梦难还乡,睡不着,吃不香。望盘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新低处,明月夜,又平仓。

连跌5年,创了十六年新低的港股,把善良单纯的股民,硬生生逼成了愁绪万千、肝肠寸断的诗人骚客,相信去年夜不能寐、患上抑郁症的港股投资者不在少数。

去年最难的时候,我也很惨,重仓的物业和高教是这次港股股灾的重灾区。第一重仓股,基本面相当优秀、他爹滨江集团在A股一年翻3倍的滨江服务腰斩,个别小仓位的物业股跌成了反向十倍股。高教股也不遑多让,一轮又一轮真真假假的传言,带来的是一轮又一轮的下跌。

市值的损失已经够惨,朋友们的质疑接踵而来。因为曾经给不少朋友建议买港股,或者帮助他们买了港股,这时候,有些朋友实在受不了市值不断缩水,于是发短信、打电话,质疑我为什么买港股。他们的心情我能理解,我只能耐心解释,别无他法,幸亏港股随后大幅度反弹,高教、物业反弹更猛,不然,我没法面对朋友。

与不少朋友的恐慌相反,我选择的是港股不断下跌,我不断加仓。古井贡B是我的爱股,也是重仓股,最后也忍痛割爱,卖出买入了金茂服务,加仓了中教控股等股票,我清楚的知道,虽然各种投资模型失效,各种逻辑被否定,但我相信常识、相信价值,这是多年一遇的大好机会,错过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我在雪球上、朋友圈多次呼吁。可惜的是,在港股最恐慌的时候,我加的仓位有点少。随着港股的反弹,我的港股仓位最高达到总仓位60%以上,最近才少量减仓,港股账户虽然离盈利高点还有点距离,但已经弥补了去年的亏损。

在这两年港股的连续下跌中,我没有恐慌,在去年最难的时候,我依然没有恐慌,虽然有朋友质疑的压力,我还是能够做到夜夜安枕,只是入睡的时间推迟了一小时,因为需要思考的问题更多了,当然,早上醒来也迟了一个小时。有一位要好的朋友问我为什么不恐慌,我说出了123。1,这次港股股灾主要原因,主要是新冠疫情、俄乌危机、房地产调控、美联储加息和人民币贬值造成的外资流出、全球经济滞胀等,这些事件造成股市的剧烈波动只是影响一时,终究要过去,不影响我们的国运,也不影响我们股票的长期回报率。2,港股指数跌破1997年低点,估值最低时候不到8倍,整体市场市净率是0.8。指数跌破净资产在全世界极为罕见。港股的下跌惨烈程度,超过了08年金融危机,可以说是跌到怀疑人生,估值这么低的市场没什么可怕的。3,主要仓位滨江服务、高教控股、新高教集团、金茂服务质地良好,成长性不错,不会有暴雷风险。

我出生于农村贫困家庭,82年克服重重困难,以学校应届生第一名的高考成绩考上大学,却在进入校门后因身体原因被退学,随之而来的是对象的退亲。年轻时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养成了我的坚强性格,使我在面对重大危机的时刻,能够被别人多坚持一步,何况我是股场老兵,己经历过多次態市,特别是与这次港股熊市能匹配的01~05年的大熊市,己经习惯。

港股最难的时候,可以说遍地是黄金,即使这时候,市场还在寻找下跌的合理性,其中最典型的是港股缺乏流动性。诚然,缺乏流动性是港股下跌的最直接因素。但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只要有暴利,贩毒都有人干,何况合理合法赚钱。流动性影响的只是短期股价表现,长期决定股价的是基本面,只要能获取暴利,就一定会吸引资金进场。当时港股许多个股即使上涨几倍依然估值合理,没有理由没有资金进场。

一个合格的投资者,股市的大幅下跌,带给我们不应该是恐慌,而是难得的投资机会。尽管巴菲特的那句话被很多投资者烂熟于心: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很少,知易行难,人性的弱点真的难以克服。

俗话说,阳光总在风雨后,极度低估的港股在去年11月终于否极泰来,迎来断崖式上涨。这行情看似起来的突然,实际是必然,因为价值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今日话题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滨江集团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