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投票超100万次!5月12日截止投票!2023年度广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案例征集活动投票进行中)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郭晓洁 广州报道
绿美广东,金融赋能。
由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广东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主办,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承办的2023年度广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案例征集与推广活动自4月28日开始正式进入网络投票展示阶段。
此次活动一共征集到来自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融资租赁、财务公司、企业集团、第三方绿色认证机构等单位近250份案例材料,报送案例范围覆盖全省地市。此次申报案例中,不仅有大型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多单“全国首笔”,也有结合县域村情民情,利用碳账户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生动案例;不仅有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前沿技术,也有金融助力传统高能耗企业低碳转型的案例。
截至5月9日,参与投票用户数已达75057个,投票次数1006435次。根据活动流程,本次活动截止日期为5月12日17:00。
截至2023年5月10日13点,票数排名前十的案例分别为:
编号1
【案例名称】
美丽池塘贷激活渔业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单位名称】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案例简介】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若干意见》、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广东省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绿色发展,保障优质水产品供给,实现渔民持续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签署《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并推出“美丽池塘贷”专属产品。
“美丽池塘贷”是满足对珠三角区域内实施符合珠三角百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绿色发展政策规划和建设要求的项目,涉及养殖池塘升级改造以及尾水治理建设改造、养殖技术升级、规模化养殖改造、美丽渔场建设、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等投入的各类资金需求的信贷产品。贷款对象为珠三角百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绿色发展的项目实施主体,包括生产经营性企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养殖户、家庭农场或村级集体经济实体、镇(区)属企业等,提供了从立项到投产的全周期、全环节、全流程的金融支持,因地制宜地推动了珠三角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2年,广东农信通过“美丽池塘贷”为全省池塘养殖提供资金支持累计达63亿元,精准助力我省水产养殖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促进渔业生产、生态、生活绿色融合发展,保障优质水产品供给,重建岭南特色现代桑基鱼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人文效益的多赢。
编号8
【案例名称】
“绿色+产业”融资新模式 支持新能源动力电池产能建设
【单位名称】
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建设银行惠州分行
【案例简介】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的当下,动力电池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在扩充生产规模的同时,也要在技术研发上加大投入,而大规模的资本性支出带来了较大的资金压力。
建设银行惠州市分行通过对动力电池企业的行业发展前景、盈利模式、供需平衡等进行全方位分析、研判,以“绿色+产业”的融资新模式,解决了动力电池企业的实际融资困境。建设银行惠州市分行提供“绿色项目贷”,解决动力电池产能扩张的资金需求问题;提供“绿色并购贷”,推动动力电池企业加快产业布局;提供“绿色供应链融资”,为产业链中的上游供应商提供链条式的融资服务,助力动力电池产业链发展;提供“绿色跨境融”,便利动力电池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
2022年以来,建设银行充分发挥新金融优势,加大绿色信贷资金供给,通过打造“绿色+产业”的融资新模式,重点支持了以亿纬锂能为代表的节能减排绿色产能项目,为动力电池企业提供各类融资约50亿元,有效解决动力电池企业的融资需求,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编号35
【案例名称】
全国首个保险业制定电池安全标准 助力新能源绿色保险发展
【单位名称】
众诚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简介】
新能源汽车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而电池存放是新能源动力电池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众诚保险作为专业汽车保险公司,利用深耕汽车产业链积累的防灾防损风险管控经验,积极发挥保险机构支持风险减量作用,创新编制《新能源动力电池安全存放管理规范》团体标准。该标准成为全国首个由保险业编制的电池安全标准,涉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类企业,对加强电池生产企业源头治理、提升动力电池使用安全和降低电池安全存放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保险行业用于新能源动力电池责任保险产品开发、承保、定价、理赔、风勘标准制定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标准依据,助力新能源绿色保险发展,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稳定发展。
编号24
【案例名称】
全国首单碳资产跨境融资开创绿色融资新场景
【单位名称】
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案例简介】
广东省人民政府先后发布《广东省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碳达峰行动的实施方案》和《2023年广东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支持金融机构开发基于碳排放权、绿色项目收费权等环境权益的新型抵质押融资模式,挖掘绿美生态经济价值。目前,我国碳排放权质押融资暂未形成规模化交易,且跨境融资尚未有突破。
中信银行广州分行联合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落地了全国首单碳排放权质押FT跨境融资,创新碳排放权融资模式。该案例企业主体新加坡金鹰集团旗下亚太森博(广东)纸业有限公司归属于造纸行业,纳入广东碳交易范围。该集团经节能改造,多年来结余碳配额20万吨。为盘活该集团碳资产,降低集团融资成本,拓展境外平台公司境内融资渠道,中信银行广州分行联合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为其量身定做“碳排放权质押+境内企业涉外信用证+境外机构自由贸易账户 (FTN) 福费廷”服务方案。该方案通过亚太森博(广东)碳配额质押担保,由银行开出信用证。随后,该集团境外子公司绿点环球贸易(澳门离岸商业服务)有限公司在中信银行FTN账户上办理福费廷业务,成功融资人民币907万元。
中信银行广州分行联合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共同为企业制定碳排放权跨境融资服务方案,通过企业碳排放权结合银行FT业务,开创了境外采购平台境内融资新模式。金鹰集团内部通过盘活碳资产实现境外平台融资,解决了“走出去”企业在境外融资难的问题。同时,通过碳排放权担保结合国际业务产品转化,有效降低了境外企业融资成本。
编号89
【案例名称】
绿色金融业务管理系统助力绿色发展提质增效
【单位名称】
广东南海农村商业银行
【案例简介】
在人民银行佛山市中心支行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广东南海农村商业银行紧紧围绕《广东省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碳达峰行动的实施方案》中关于“支持金融机构建设绿色金融风险分析系统、绿色金融业务信息管理系统,运用科技手段提升风险识别和业务管理能力”等要求,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深度融合行内绿色金融业务流程,于2022年搭建了绿色金融业务管理系统。
该系统可实现绿色融资业务的智能化识别、环境效益自动测算、企业碳排放核算、统计报表报送、环境风险管理等功能,解决人工识别不准确、环境效益碳核算难的问题,强化数据报送质量和绿色信贷风险管控力度,助力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提质增效。除上述基本功能外,系统还具备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生成、碳账户管理、行标映射等特色功能,为提升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建立地方碳账户平台、支持本土化特色绿色产业项目提供数据基础和科技支撑。截至2023年3月末,该系统已完成了670笔绿色贷款智能化贴标、166笔绿色贷款环境效益测算、640笔碳排放核算,测算绿色贷款项目实现减排二氧化碳约120.38万吨,节约52.34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硫约1.47万吨。南海农商行以科技赋能绿色发展,以实际行动为绿美广东建设贡献农商力量。
编号74
【案例名称】
蓝色债券助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单位名称】
招商局通商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案例简介】
招商租赁聚焦海洋新兴产业,与招商工业、招商轮船合作开展海上风机安装船经营租赁项目。为支持项目顺利落地,招商租赁根据行业属性、分期投放和周期跨度长等特点,积极研究绿色债券以及创新产品政策,成功发行深交所首单蓝色债券。该笔债券是融资租赁行业全国首单蓝色债券,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海上风电公司债,成功实现多项“零”的突破。
2022年3月,招商租赁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2022年第一期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绿色公司债券(蓝色债券),债券简称:22招租G1,发行规模10亿元,票面利率3.05%,用于置换及支付海上风电安装船项目建造及运营费,支持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随后,招商租赁于2022年8月抓住债市窗口期,发行第二期蓝色债券,创新产品结构,设置双品种、双向回拨发行机制,发行总规模10亿元,其中3年期发行规模7亿元,票面利率2.76%,创融资租赁行业双市场(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同期限无担保债券历史新低;5年期发行规模3亿元,票面利率3.43%,创融资租赁行业在交易所市场同期限债券历史新低,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上述蓝色募投项目建成后,可通过建设海上风电场,利用海上风力资源进行发电,对可持续地发展蓝色海洋经济、开发蓝色海洋资源具有积极影响。
招商租赁蓝色债券项目,助力招商局集团进军海上风电产业链,支持国家蓝色海洋经济发展与能源规划,是融资租赁行业服务实体经济、产融结合的典型案例。作为国内债券市场为数不多的蓝色债券,该项目具有较强的市场创新和示范效应。
编号33
【案例名称】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服务“绿美广东”建设
【单位名称】
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广东金融学院、中华财险韶关中心支公司、平安财产保险阳江中心支公司
【案例简介】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及社会各界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野生动物种群及数量逐年恢复增长。一系列安全问题也开始出现,如野生动物造成居民人身伤害的事件频繁发生等。
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率先在广东省各地市全面推广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2022年5月,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成功出具全省第一份保单,并完成全省首笔保险赔付;同时配合林业主管部门通过科技手段开展野生动物肇事防范工作,助力风险减量。在各地市林业局和广东金融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积极探索构建“政府投保、保险理赔、群众受益”的保险机制,助力广东省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广东省林草治理现代化水平及绿美广东建设。平安财险阳江中支积极探索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保险落地,于2022年11月落地“阳江市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保险”,构建“政府部门投保+保险公司理赔+受灾群众获益”的保险机制,进一步保护野生动物,降低野生动物侵害风险。截至目前,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已陆续为韶关、清远、河源、广州、茂名、肇庆、江门7个地市共19个县区提供野生动物伤害政府救助责任保险保障,总计保险金额高达2850万元,受理赔案53笔,已结案47笔,并支出赔款6.68万元。
建立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制度,既体现了政府的主体性和主导性,又能协助林业主管部门化解野生动物伤害风险。同时,发挥保险的大数法则和风险分散机制,放大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实现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用。该制度有效促进和加强野生动物致害案件救助管理,提高野生动物保护治理能力,对于服务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绿美广东建设带来积极作用。
编号39
【案例名称】
南网绿色金融体系辐射南方四省绿色电力发展
【单位名称】
南方电网财务有限公司
【案例简介】
南方电网公司印发了《南方电网公司加快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南方电网公司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等文件,提出了全面建设安全、可靠、绿色、高效、智能的现代化电网,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持续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南方电网财务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加快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南方电网公司相关决策部署,通过构建公司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拓展绿色信贷业务、完善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加强绿色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强化考核导向和数字化转型等措施,打造具有南网特色的“七位一体”财务公司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以广东省为轴心,辐射南方四省经济金融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
编号30
【案例名称】
碳汇价值保险让红树林变“金”树林 助推蓝碳价值实现
【单位名称】
人保财产保险广东省分公司
【案例简介】
红树林不仅有“海岸卫士”、“海岸绿肺”的称号,在固碳储碳、科研等方面也具备极高的生态价值。作为海洋大市,湛江拥有全国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种类、面积和分布在全国极具代表性。
基于该地区红树林极高的生态价值以及面临的多重风险威胁,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不断探索创新绿色保险产品,以我国首个蓝碳交易——湛江红树林项目为主体,于2022年9月开发落地全省首单红树林碳汇价值综合保险,为湛江市遂溪县全辖7个红树林片区提供261.4万元风险保障。此次保险,保额确定方法创新加入了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空气净化、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价值的调节系数,以体现保险方案对红树林多重生态效益的认可与支持;保险责任覆盖面广,使碳汇价值和价格得到双重保障,聚焦红树林固碳增汇能力,全面保障红树林水上和水下的碳汇价值,对冲碳汇市场的价格波动风险,实现蓝碳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让红树林成为造福人民的“金”树林。
红树林蓝碳生态保护保险是湛江市探索“海洋蓝碳经济发展”的一项创新举措。通过政企联手,借助保险杠杆作用,该产品的落地扩大了政府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加强红树林保护区风险管理,为湛江市近海生态系统建设搭建坚实的风险屏障,并为我国首个蓝碳碳普惠方法学正式实施以及海洋碳汇正式加入广东省碳普惠体系并参与碳排放交易提供了有力保障,体现了人保财险“服务乡村振兴、服务绿色环保”的战略内涵。
编号46
【案例名称】
首创基于企业碳评级融资新模式助力企业低碳转型
【单位名称】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TCL科技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广东顺德农村商业银行、广东能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案例简介】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但国内现有金融工具不足以支撑国内企业低碳转型需求,如绿色供应链和绿色票据均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广东作为全国制造业和经济大省,创新金融产品支持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首创推出“企业碳评级认定标准”(简称“企业碳评级”),联合多家金融机构共同打造融资新模式。2021年11月,广碳所联合TCL科技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在广东省内制造业领域落地首笔基于企业碳评级的绿色碳链通,为TCL旗下企业和上游供应商分别提供供应链票据贴现融资102万元和247万元,比同期商业票据贴现利率低150BP和130BP;2022年3月,广碳所联合顺德农商行将该模式推广至家电制造领域,为企业办理184.58万元票据贴现业务,贴现利率较同期同类型票据贴现利率低140BP;2022年8月,广碳所联合广东能源集团财务公司落地省内首单以“企业碳评级构建+项目减排量量化评估+建立企业碳账户”为支撑的绿色(碳减排)票据,为企业开具的14笔、6100万元的商业汇票向人民银行提交再贴现业务申请,最终获批2.0%的再贴现利率。
基于企业碳评级的融资新模式通过结合使用不同的金融工具,根据评级结果实施差异化利率,激励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目前,全省已成功落地多笔绿色碳链通和绿色(碳减排)票据再贴现,范围覆盖不同行业,多渠道助力企业低碳转型。此外,企业碳评级普适性强、覆盖面广、操作便利、应用场景广泛,可在不同行业扩展应用,并适用于绿色金融、转型金融和气候投融资等领域,可全面有效助力广东产业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