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资委、发改委下属机构严正声明)
国资委、发改委也打假!
7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下称“研究中心”)发布严正声明。声明表示,央资监理产业发展(内蒙古)有限公司(下称“该公司”)冒用研究中心名义,将研究中心注册登记为该公司唯一股东,并可能存在伪造研究中心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印章、负责人签名,假冒研究中心下属企业名义开展不法活动的情形。
同日,国家信息中心也发布了一则打假声明。称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材料、伪造签章等方式注册成为国家信息中心所属北京国信新创投资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并可能存在以国有全资控股公司名义开展不法活动情形。记者注意到,近期中央企业的打假也在持续。如仅在7月8日至7月15日的一周之内,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就发布了三份打假声明。中国石油集团子公司也“组团”发布了严正声明。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出手打假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成立于1994年,是国务院国资委唯一直属研究机构。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在声明中称,近期,该单位发现,央资监理产业发展(内蒙古)有限公司冒用研究中心名义,将研究中心注册登记为该公司唯一股东,并可能存在伪造研究中心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印章、负责人签名,假冒研究中心下属企业名义开展不法活动的情形。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的声明强调了两点,一是该公司与研究中心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往来关系,该公司一切行为均与研究中心无关,其假冒研究中心下属企业所从事的任何行为,研究中心依法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二是研究中心已就此事进行调查取证并向有关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保留采取民事诉讼、刑事报案等措施,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坚决维护研究中心合法权益。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提醒有关个人及组织,辨识不法分子假冒研究中心下属企业名义,或可能伪造研究中心证照、印章从事的不法行为,谨防上当受骗,避免造成损失。
国家信息中心也打假
同日,国家信息中心也发布严正声明。
声明称,贵州国信赐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国家信息中心所属公司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均与国家信息中心及中心所属公司无关。
国家信息中心(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1986年,为迎接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挑战、适应我国改革发展形势需要,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并组建国家经济信息中心。1987年1月24日,国家经济信息中心正式成立。
中央企业发布打假声明成“常态”
今年4月,国务院国资委公示了第三批假冒中央企业名单,较往年时间提前。与此同时,今年以来,以中央企业为主体发布声明打假的动作也明显增多。
记者注意到,近期中央企业的打假仍在持续。如仅在7月8日至7月15日的一周之内,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就发布了三份打假声明。中国石油集团子公司也“组团”发布了严正声明。
7月8日和7月15日,中国国新分别发布了“关于相关主体冒用本公司名义的严正声明”,涉及“国新弘元(福州)投资有限公司”、“深圳朗益康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曾用名:深圳朗益康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7月14日,中国国新发布“关于不法分子冒用本公司名义实施诈骗等违法行为的严正声明”,称公司发现不法分子冒用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名义运营“中国国新华夏之脉APP”,假借投资理财等事由欺骗社会公众,涉嫌从事诈骗等严重违法行为。
公司表示,中国国新已经要求相关不法分子立即停止该等行为,并采取措施消除已产生的影响。对于欺骗社会公众,涉嫌从事诈骗等行为,中国国新将向有关机关进行举报并要求尽快查处,同时保留向相关不法分子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而中国石油集团近期发布打假声明的子公司有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等,假冒信息多涉及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
从公开信息来看,以前不少伪央企是采用注册相似名字的方式,让外界以为和央企有关,不过现在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直接采用了提供虚假工商登记的方式。一位地方工商管理部门的一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假冒注册的违法成本很低,发现后,追查成本高导致的追责不到位都是打击侵权假冒的痛点。
校对: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