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低碳转型如何跑出“加速度”?市场化、数字化成发展新路径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低碳转型如何跑出“加速度”?市场化、数字化成发展新路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梓桐 上海报道

在“双碳”目标规制之下,各地政府正在加速布局绿色低碳产业新赛道。而在这其中,目前光伏装机成本的大幅降低,正在助推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

“当下全球光伏发电装机成本已经大幅下降,分类别来看,太阳能光伏发电、聚光太阳能热发电、陆上风电和海上发电成本分别下降了82%、47%、39%和29%。”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褚君浩在7月19日首届浦东新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大会上指出。

在他看来,随着光伏行业将走向更高效率、更低成本,行业应该因地制宜推广太阳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太阳能技术包括光伏、光热、光化学、光生物学四项。光热就是烧热变成转化为水,光化学则是化学转化,把污染搞掉,甚至可以制氢,而光生物学则是光到生物学的转化。目前来看,光伏发电成本正在逐年下降,在未来,光伏技术有望成为最廉价的可再生能源。”

与此同时,在大会现场,浦东新区绿色低碳产业促进中心与上海浦东新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联盟正式成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十三五”以来,浦东累计创建了39家绿色工厂、8家绿色供应链、22种绿色产品以及3个绿色园区,在全市名列前茅;目前浦东已创建4家零碳工厂,2家零碳园区和1家零碳数据中心,位居全市第一。

市场化调节

日前,国家能源局曾提出,今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8.3%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51.9%左右,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5.3%。稳步推进重点领域电能替代。

但有行业人士指出,布局绿色低碳产业不能只依靠政策驱动,还要发挥市场力量。

褚君浩在现场演讲中表示,在本身的集中发电之外、分布式光伏发电正在迎来多重的应用场景,其涉及到的产业前景包括“光伏+制氢;光伏+5G通讯;光伏+新能源汽车;光伏+建筑”四大方面。

例如,在光伏与5G基站的产业结合方面,当前中国太阳能无人机规模已经达到全空域覆盖1000架,卫星覆盖1.3万颗卫星。而在汽车领域,褚君浩指出,在各类汽车二氧化碳排放比对中,光伏驱动汽车排放量最低。

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技术运营总监王逸华则在现场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与2014年相比,2021年该工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1.2万吨,相当于多种了4.5万棵树。与此同时,该工厂脱碳项目的总投入为750万元,已累计减少能源费用3100万元。“我们认为,绿色低碳环保转型不但不是额外开支,还是企业增加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除此之外,从材料入手进行绿色化替代,也成为了当下行业认可的商业化路径之一。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通过设备升级改造,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争取到2028年工厂的绿色电源使用率达到100%之外,延锋还在尝试开发新的原材料,“对于一些生物用原材料,我们就能实现可降解、可回收利用”。

而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全总监陆建华则表示,对于港机产品来说,重量决定能耗。“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绿色设计、绿色工艺方面的创新方法,逐步实现钢板本身减薄与配套件合理优化。”

数字化布局

事实上,在市场化手段之外,数字技术也正在加速与低碳产业的结合。

“我们可以将能源互联网和信息互联网对等起来:太阳能发电在储能装置、能源路由器、输电线路方面,就相当于数据、网站、服务器、信息路由器。”

在褚君浩看来,未来能源路由器将会迎来很大的产业空间。“例如光伏的智能化调控功能就非常关键,现在光伏能源利用都是集中式的,太阳能电池在家里发电如果消纳不完就可以上网。因此将来行业应该先在本地化解决问题,解决不了问题再去联网,这就是分布式的概念。”

施耐德电气能源管理低压业务产品市场部副总裁张海琼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她对记者介绍称,事实上,在节能减排管理方面,通过部署数字化的能源监控和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工厂的节能降碳管理水平。

7月19日,施耐德电气上海康桥工厂三期工程也在上海浦东落成。随着6500平方米的全新厂房建成投产,工厂产能预计提升30%。

围绕产能提升的具体实施路径,张海琼表示,施耐德电气在通过一些数字化的方式,采用能源监控管理的平台来提高工厂整个能耗管理水平,同时通过一些节能改造的技术,来减少整个工厂的能耗。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