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创板开市四周年,首发融资额超8400亿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公布 | 投资者早报)
今日导读
科创板开市四周年,首发融资额超8400亿元;
个人养老金基金Y份额总规模已超过50亿元;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公布,12月1日起施行;
上海去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2万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达78家;
乐普医疗:拟分拆子公司秉琨医疗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阿里云盘回应故障;
我国成功发射四象01星等4颗卫星;
李奇霖:房地产未来将回到以现房为主的正循环市场;
华泰证券:中药——中报预增后寻找疫后增长潜力;
宏观·趋势
科创板开市四周年,首发融资额超8400亿元
科创板迎来开市四周年。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科创板累计受理企业超930家,上市超540家,首发融资额超8400亿元,占同期境内A股融资总额的四成以上。其中,科创板的集成电路领域上市公司达到101家,占到A股同行业上市公司的一半,涵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央视新闻)
个人养老金基金Y份额总规模已超过50亿元
截至二季度末,151只个人养老金基金Y份额合计规模已超过50亿元,相较于2022年底的统计数据增长超过一倍。(中国证券报)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公布,12月1日起施行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行为,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市场开办者和销售者食品安全责任,规定市场开办者履行入场销售者登记建档、签订协议、入场查验等管理义务和销售者履行进货查验、定期检查、标示信息等主体责任;明确了地方市场监管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的案件通报和移送制度,细化了具体通报情形。(央视新闻)
上海去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2万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达78家
近日,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了《关于开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科技自立自强能力综合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上海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培育,2022年,上海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2万家,累计支持科技小巨人(含培育)企业超过2600家,专精特新企业达到4942家。截至2022年末,上海企业已在科创板上市78家,融资额2033.40亿元,总市值1.42万亿元、居全国第一。(澎湃)
河南省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公布:GDP同比增长3.8%
河南省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3132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08亿元,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13189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15829亿元,增长4.5%。(36氪)
上海: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赋予园所充分的办园自主权
上海市教委7月22日透露,为加快实现“幼有善育”,《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的实施意见》发布。《意见》聚焦抬高底部,从区域资源布局、园舍管理、保育教育、园舍条件、队伍素养、服务能力等方面整体提升全市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力求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将上海每一所幼儿园都办成办园管理规范有序、教师队伍素质优良、保育保教质量较高、场地设备投入有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高质量幼儿园。(澎湃新闻)
央行参事室主任纪敏:在资管产品私募股权基金等领域,鼓励长期投资、权益投资、风险投资
7月22日,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科创金融大会上,人民银行参事室主任纪敏表示,金融支持科创金融的难点就在于早中期。不论是银行自身特点存在局限,创投基金、政府引导基金在支持早中期科创上都有所不足。建议优化税收、监管等政策,在资管产品私募股权基金等领域,鼓励长期投资、权益投资、风险投资,把投资者的投资期限、投资产品的风险大小、税收以及其他政策挂钩,在税收政策上要鼓励投风险、投权益。(证券时报)
公募基金规模扩张,较一季度末增长超万亿
2023年第二季度,公募基金规模重回27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增长超万亿元。由于权益市场较为震荡,资金避险情绪升温,二季度主打稳健收益的债券型基金、货币基金成为“吸金”主力。虽然权益型基金规模整体有所缩减,但也频现亮点:一方面,指数型基金成为资金重要配置工具,规模逆势增长;另一方面,短期、长期业绩突出的主动权益型基金备受投资者青睐。(上海证券报)?
公司·事件
阿里云盘回应故障
阿里云盘官方微博回应称:今天下午15时左右,由于系统抖动原因,阿里云盘出现了短暂的服务不稳定情况,15:20已经修复完毕,请大家放心使用。据众多网友反馈,7月22日午后出现了无法访问的情况,网友表示App、网页端、PC客户端、TV客户端全都无法加载内容。(36氪)
越秀地产与久事置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7月20日,越秀地产与久事置业在上海久事商务大厦举办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本次战略签约为两家龙头国企旗下地产板块业务的战略签约,合作领域涉及多方面业务全面合作,包括tod项目开发合作、物业管理、城市更新、综合开发等合作领域。(36氪)
乐凯新材:航天模塑已成功进入小米汽车的供应商体系
乐凯新材7月22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收购的航天模塑目前尚无与无人驾驶相关的产品。航天模塑已将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作为产品战略的重点,形成了以中高端汽车塑料零部件为核心,以汽车智慧座舱与自动驾驶的融合研发与智能制造为路径的战略发展规划。目前,航天模塑已成功进入小米汽车的供应商体系并开展内外饰产品的协同设计,部分产品已获得量产订单。(36氪)
奥普光电:预计在年底之前可完成高精度(±1um)光栅尺的正式样机
奥普光电在互动平台表示,在敞开式光栅尺的基础上,已开始高精度光栅刻划的研究工作,并完成了理论验证,预计在年底之前可完成高精度(±1um)光栅尺的正式样机;同时开展了超精尺的研发工作,尚处于原理样机开发阶段。(证券时报·e公司)
*ST嘉凯: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
*ST嘉凯公告,公司于7月21日收到深交所《关于嘉凯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后将转入全国股转公司代为管理的退市板块挂牌转让。(36氪)
乐普医疗:拟分拆子公司秉琨医疗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乐普医疗(300003)7月23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将控股子公司秉琨医疗分拆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分拆完成后,乐普医疗股权结构不会发生变化,且仍将保持对秉琨医疗的控制权。本次分拆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将资源集中于心血管领域业务,且不会对公司其他业务板块的持续经营构成实质性影响。(证券时报·e公司)
产品·技术
我国成功发射四象01星等4颗卫星
北京时间2023年7月23日10时5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四象01~03 星、银河航天灵犀03星共4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四象01~03星主要用于获取遥感观测数据,提供商业遥感服务;银河航天灵犀03星主要用于卫星通信技术验证。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79次飞行。(人民日报)
努比亚Z50S Pro发布,3699元起售
努比亚Z50S Pro近日发布。新机采用全新一代35mm定制镜头模组,35mm主摄通光孔径达到业界最大的5.21mm,进光量较上一代提升34%,光学虚化效果、夜景成像效果、抓拍速度进一步升级,超越超越一英寸影像表现。芯片方面,搭载全球首批骁龙8 Gen2领先版。续航方面,努比亚Z50S Pro配备5100mAh超大电池和80W快充组合,日常综合续航可高达约37小时。努比亚Z50S Pro搭载6.78英寸AMOLED护眼直屏,采用顶级蓝钻排列,可实现2800×1260超高分辨率。此外,努比亚Z50S Pro还搭载1TB大内存配置,3699元起售。(36氪)
研究结果显示:在研国产九价HPV疫苗与进口疫苗效果相当
从厦门大学分子疫苗学和分子诊断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悉,近日《柳叶刀·传染病》杂志公布了一项我国产九价HPV疫苗和进口九价HPV疫苗的头对头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二者在免疫原性及安全性方面效果相当。此次头对头比较研究的两款疫苗分别是美国默沙东公司研制的九价HPV疫苗佳达修和我国厦门大学联合万泰生物研制的九价HPV疫苗馨可宁。前者是目前全球唯一上市的九价HPV疫苗,后者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该项研究通过严格随机对照试验证明我国产九价HPV疫苗可诱导与目前上市疫苗相似水平的保护性中和抗体,具有与其相当的保护效力。(科技日报)
言论·研究
李奇霖:房地产未来将回到以现房为主的正循环市场
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随着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一个良性的增长渠道,开始变成一个良性循环,未来可能以现房为主,卖了房子有了钱才拿地开工这样的一个正向的循环。那么整个房地产投资就会回归到一个比较均衡的增长,比较健康理性的一个增长。(第一财经)
华泰证券:中药——中报预增后寻找疫后增长潜力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疫情防控优化催化4Q22~1Q23中药企业收入同比提速,2Q23预告显示大部分中药企业绝对利润体量环比回落,而中药将在4Q23~1Q24面临高基数挑战,我们认为部分企业有望跨越周期在高基数下实现增长:1)成本上涨驱动的价格调整机会;2)国企改革驱动的净利率提升;3)基药潜在增补带动的增量机遇;4)呼吸道病毒流行度提升催化感冒药销售。(证券时报·e公司)
江小涓:建议明确大型平台是数字科技企业的定位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表示,大型数字企业是数字前沿技术的重要创新力量。数字时代企业走向创新前沿,专业研发机构的重要性下降,需要增强企业在科技创新治理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她建议,明确大型平台是数字科技企业的定位,将大型数字企业纳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范围。(证券时报)
中信证券:建议借情绪冰点逐步布局产业主题 坚守科技、能源和国防三大安全领域的优势品种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月底政策关键时点临近,美联储加息进程或在7月结束,人民币汇率的拐点正在构筑,活跃资金仓位迅速下降,场内流动性和情绪的拐点将至,市场正临近三重谷底尾声,8月料将迎来转机。首先,政策的关键时点临近,预计月底政治局会议会围绕产业政策、债务处置和扩大内需三个维度展开,下半年政府支出边际上或发力,扭转上半年负增长的趋势,民营经济支持政策密集推出,提振信心的效果料将逐渐积累。其次,人民币汇率正构筑拐点,美联储在7月或继续加息25个基点,加息周期临近尾声,央行在关键时点和位置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有较强信号作用。最后,市场流动性和情绪正临近拐点,活跃私募仓位在近两周迅速下降,今年以来首次降至历史中位之下,两市缩量背景下TMT板块融资余额明显下滑,市场热度指标回归低位。配置上,建议借情绪冰点逐步布局产业主题,坚守科技、能源和国防三大安全领域的优势品种。(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