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北京发布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方案 2035形成若干未来产业集群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北京发布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方案 2035形成若干未来产业集群)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慧 北京报道

如何将北京的教育、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近日北京市出台的《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形成一批颠覆性技术和重大原创成果,构建一批应用场景、中试平台和技术标准,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到2035年,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创新主体,不断开辟产业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形成若干全球占先的未来产业集群。

北京市谋划的未来产业涉及六大领域,包括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和未来空间六大领域,其中涉及多个热门前沿科技领域。

方案显示,面向未来信息通信和先进计算需求,重点发展通用人工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6G)、元宇宙、量子信息、光电子等细分产业;面向未来生命健康和医疗需求,重点发展基因技术、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脑科学与脑机接口、合成生物等细分产业;面向未来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需求,重点发展类人机器人、智慧出行等细分产业;围绕新型能源系统建设需求,重点发展氢能、新型储能、碳捕集封存利用等细分产业;面向前沿新材料需求,重点发展石墨烯材料、超导材料、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等细分产业;面向未来太空探索需求,重点发展商业航天、卫星网络等细分产业。

方案还提出实施八大行动,构建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生态。其中包括,依托在京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形成前沿性、交叉性、颠覆性技术原创成果,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聚焦北京优势领域,构建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科学高地,全力推进材料、零部件、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科学仪器设备等研发攻坚,实现未来产业软硬件自主可控。

另外,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甄选并引进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大型企业予以重点培育和扶持,完善供应链上下游协作配套,大力支持前沿技术转化和在京落地。加大技术驱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培育壮大“瞪羚”企业规模。

在资金支持力度方面,方案提出,重点支持“从0到1”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技术成果转化落地支持,将未来产业纳入高精尖资金支持范围。发挥市区两级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未来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落地。鼓励种子期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投小投早,发挥“耐心资本”作用。完善北交所服务功能,培育支持一批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北交所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北京在加码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不断发布政策。9月上旬,北京市在服贸会上发布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若干措施》,文件通过16项具体措施,进一步推动实现外资研发中心数量、能级跃升,畅通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渠道,促进创新要素的跨境流动。

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北京在全国范围内优势明显。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市的研发投入经费占比在6.5%以上,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居全国第一,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2021年全市基础研究经费422.5亿元,约占全国的1/4。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