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观点与赵寿坤对话:直播时代下的蔻莎国际)
编者按:2023年渐近尾声,宏观环境正在发生积极变化,消费市场愈发成为关键,万众期盼的复苏尚在中途。
在此间,深刻的改变已经渗透各行各业,包括商业地产。面对变化的行业,无论是零售端、消费端还是企业端,都必需适应变化。
带着对商业地产以及对全产业链的持续探索,2023观点商业年会将于11月2-3日在上海继续召开。
故此,观点新媒体全新策划和推出2023观点商业年会特别报道——“看见未来”,通过深度采访与交流,传递信心与希望,寻找更多有价值的商业逻辑。
观点网 十月中旬,深圳虽未入秋,但早晚微凉的风仍能拂去肆虐一夏的酷热,暑气渐消。
下午两点,来到深圳南山大冲国际中心,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从前台向右转,映入眼帘的是蔻莎的办公区,以及放置于正前方的一块荧屏。
这个巨大高清屏幕上,交替跳动着蔻莎全渠道布局的实时数据,蔻莎国际董事长赵寿坤提到:“这个全域布局的实时监测是我们自己开发的。”
通过红绿交杂的一系列数字合集,赵寿坤能够十分清晰的观察到蔻莎各个门店的销售数据、客流变动。
不止是全渠道布局,过去几年,蔻莎国际做出了许多调整,涵盖了线下门店布局、跨境电商……
在赵寿坤看来,“悲观者正怯,但乐观者迎战。”
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实体商业、买手店应当主动去变革,当大家悲观的时候,当大家认为风险来临的时候,反而要主动要求自己、完善自己、自我变革。
“消费基本盘还在”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
那个时期,依托于买手品味与时尚理解的买手店,充当起今日之时尚新媒体、大KOL的角色。然而,在万物皆可“连”的互联网时代,这一切悄然改变。
越来越多的网红、主播涌现出来,成为引领时尚、潮流和消费的新生力量,买手店的“独特”属性正不断被稀释,这些曾经的大KOL们,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
“今年的数据不是很好”,提及实体消费的走势,赵寿坤有些无奈,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随后又缓缓放下,才道:“我觉得现在是个焦灼期,大家都不太看得清楚。”
作为奢侈品百货的龙头企业,蔻莎百货由意大利COSCIA家族于1896年创立,并由赵寿坤于2013年将引入中国,蔻莎国际通过买手选货,将众多全球一线奢侈品品牌和顶级设计师品牌带给中国消费者。
十年时间,蔻莎国际经历了电商平台的崛起与混战时期,经历了疫情三年的冲击,亦经历着时代更迭与消费群体更迭的混沌时期,以买手制为核心的蔻莎国际难免受到市场波及。
但即便如此,蔻莎国际在这十年时间开出了17家奢侈品百货门店,营业数据达到3.4亿元。
回首十年历程,赵寿坤强调:“蔻莎就是兢兢业业的做市场,取悦消费者,尊重合作伙伴,然后勉强活下来。”
一句简单的话语,道出的是蔻莎国际十年一步一脚印走过的路。
而今市场走向新的阶段,在赵寿坤看来,虽然整体经济出现下滑,但消费的基本盘还在,始终有人消费,企业应当迎合消费者的认知和变化,创造出对他有价值的产品。
赵寿坤并非悲观者,感慨“天不遂人愿”并非他的个性。对于当下奢侈品百货面临的压力,赵寿坤归结为两个原因:
其一,中国市场与欧美市场有着本质的区别。
“比如欧美、日本,这些地区以全球摄影游客为主,可以聚焦一些比较好的商业区大规模发展,甚至同质化发展,因为游客体量大。”
他强调,中国市场和欧美市场不一样,中国不是一个游客打卡消费的国家,我们都是爬长城、去黄山,重点是看景点、看文化,所以不足以支撑核心城市密集的商业布点。
其二,互联网发展之下,消费者对于高端品牌的消费不像过去那般趋之若鹜。
他认为,信息过载和高频次的网络交流之下,许多消费者原本不可能接触的领域也变得触手可及,最终行业的界限变得越加模糊,人们对于奢侈品牌、时尚风格乃至其他新鲜事物的理解出现同频。
坐在我们对面的赵寿坤,一身绿色Ami的POLO衫,搭配一条破洞牛仔裤,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看似简洁、时尚,却又处处透露着干练和利落的气息。
他能够一针见血指明市场的痛点,但看清楚只是第一步,蔻莎如何做,能不能做好才是市场更加关注的重点。
反其道而行之
9月29日,赶在国庆节前夕,蔻莎百货的第17家旗舰店正式启幕,亦是在浙江的首秀。
“我们今年开了两家店,2024年上半年还有两三家店陆续开幕,分别在上海、福州和山西,明年下半年计划在北京和广州小蛮腰开店。”
疫情之后,虽全国消费市场有所回暖,但商业格局早已发生巨大变革,其一,在互联网平台及电商的持续攻击下,实体零售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其二,时代更迭,零售业态的消费者、消费需求更加多样化,实体零售的走势可谓是举步维艰。
于是乎,我们看到在市场下行的周期,各家企业纷纷收缩战线、关停门店、减少新业务投入,但蔻莎国际却选择反其道而行之。
在赵寿坤看来:“总会有一些新的巨头在危机时刻诞生,虽然未来、前途很谨慎,甚至很凶险,但是作为企业家和商业舵手,依然要逆风前行。”
据了解,目前蔻莎国际已拥有17家奢侈品百货门店,涉足深圳、上海、厦门、成都等地区,接下来计划在亚洲板块进驻100个城市,打造300家门店。
“我们是一个长期主义者,计划以30年为代价,完成战略城市的目标布局,从创业到现在是10年,接下来还有20年的时间。”
蔻莎的开业目标并非“喊口号”,对于项目的布局、选址,乃至线下门店的未来发展路径,赵寿坤已然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我们发现,过去蔻莎百货的门店主要设置于购物中心当中,比如深圳两家门店分别设置于益田假日广场以及卓越中心,北京门店则落地斯普瑞奥特莱斯商城,上海门店选址北外滩来福士……
但近两年布局思路发生了转变,赵寿坤告诉我们:“未来会考虑在一些比较高端的文旅项目当中开店。”
比如最新开业的第17家旗舰店,正是于浙江嘉兴·濮院时尚古镇亮相,这种在青石砖的老街上开启时尚江南之旅,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打卡。
在他的计划中,蔻莎门店并不一定要局限在购物中心里面,“说的直白一点,购物中心容易同质化。”
那么,为什么选址文旅街区?
其一,原创街区具备不可复制性,一旦形成目标产品并产生流量以后,很容易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
“当然,如果这个城市的名片里面有我们的一部分,我认为那是我们的一个发展窗口。”
其二,城市的布局和项目的选址取决于与目标消费者产生同频和共鸣,形成流量契合。
“买手店的核心是进场消费,贴近消费者,不需要很高的调性,更看重客流的质量。”
他以嘉兴项目为例解释称,嘉兴濮院古镇有大量的高端酒店和高端消费客群,这类消费者与蔻莎百货消费客群所匹配,而蔻莎的进驻亦能增加古镇的含金量和调性,双方形成契合点。
除了项目选址,蔻莎百货对线下门店亦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在场景和服务上提出了一些要求。”赵寿坤指出,传统百货逻辑都是目标性消费,但现在消费习惯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这是我们十年总结出来的一套打法和市场认知。”
“买全球,卖全球”
采访前夕,一行人来到来蔻莎深圳益田假日广场店,这是蔻莎百货在中国大陆的第三家站。
从商场南门进来,右边第一家门店便是蔻莎百货,透明的玻璃橱窗搭配低调硬朗的黑色门框,简单线条勾勒出空间的干练明利。
店内空间很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模特展示区,其后是服装展示区,中间则是包包、鞋子、墨镜等展示柜,以及休息等候区。虽是工作日的中午,店内仍有三两客户在挑选、试装。
店外宣传海报当中,蔻莎一一罗列了合作品牌,诸如Chloe、Jimmy Choo、Gucci、Versace等全球知名品牌均位列其中,让人一目了然。
“买全球,卖全球,这是我们蔻莎的定位,也是我们的生意模式。”赵寿坤提到。
其中,买全球则是将全球大品牌引入中国内地,服务消费者,目前蔻莎百货获得了近20个国际一线奢侈品品牌官方在国内销售授权。
“传统大牌我们做了10年,已经都不需要讲了,还可以做继续。”
卖全球,一方面是实现中国品牌的出海,另一方面则是将欧美小众设计师品牌引入中国。
“我们也承载着一个使命,就是如何帮助时尚产业跨境出海。”
据了解,目前蔻莎百货打造了跨境出海事业部:其一,通过在海外开店,将中国的品牌、中国的供应链能力、中国的设计以及中国面料卖到全球;其二,通过跨境电商,做海外品牌的平替。
赵寿坤认为,过去跨境电商出现了两种问题,第一是侵权、抄袭大牌等不合规行为;第二是白牌,极低的价格极差的服务,“我们叫野蛮生长的淘宝客逻辑”。
“现在跨境电商也面临同样的品牌升级、品质升级,然后还有品位升级,需要匹配一个有品质、品牌符号的产品给消费者。”他提到,这是蔻莎正在做的事情。
至于将欧美小众设计师引入中国,蔻莎同样走的品牌孵化路线,通过将这类设计品牌在中国的经营权或者品牌商标权买断,然后在中国做品牌孵化,“这也叫卖全球,就是把国外的品牌在中国孵化。”
赵寿坤强调,品牌的孵化者,是蔻莎国际对未来的20年的一个规划。
除了奢侈品百货销售的基本盘之外,在时代巨变下,蔻莎不断寻求新的发展路径,跨境电商,品牌出海,品牌孵化……
以下为观点新媒体对蔻莎国际品牌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及董事长赵寿坤先生的专访实录:
观点新媒体:2023年的复苏进程当中,零售商业起到的作用如何理解?您如何看待零售商业在中国未来的发展机遇?
赵寿坤:我觉得现在是个焦灼期,大家都不太看得清楚,只能说今年数据不是很好,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
我们越来越发现,中国市场跟欧美市场不一样,比如欧美、日本这些地区以全球摄影游客为主,可以聚焦一些比较好的商业区大规模的发展,甚至同质化发展,因为游客体量大。
但中国不一样,像北京、上海、深圳都是属于商业过剩,因为没有那么多外地商务客。中国不是一个游客来打卡消费的国家,我们都是爬长城、去黄山,重点是景点、文化,所以不足以支撑核心城市密集的商业布点。
中国现在整个商业实际上是过剩的,无论成都、杭州还是上海都是过剩的。这既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发展的政府规划的施策。
另外,大家现在对高端品牌的消费不像过去趋之若鹜。因为新媒体、社交媒体的发展,已经把人的认知和对一些事物的理解拉得很平,许多消费者原本不可能接触的领域,也变得触手可及,最终行业的界限变得越加模糊。人们对于奢侈品牌、时尚风格乃至其他新鲜事物的理解,出现同频。
虽然整体经济出现下滑,但消费基本盘还在,始终有人消费,企业应当迎合消费者的认知和变化,创造出对他有价值的产品。
市场总会有企业活着,总会有一些新的巨头在危机时刻诞生,虽然未来、前途很谨慎,甚至很凶险,但是作为企业家和商业舵手,依然要逆风前行。
观点新媒体:零售的本质是“人、货、场的匹配”,在“产品为王”时代,如何提供用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最为关键,在用户服务方面,蔻莎国际有哪些经验能够与同行分享?
赵寿坤:我们的门店基本上选择匹配中产以上、年轻时尚属性的客群,不单单是购物功能,也有了场地和场景功能。
现在消费者去到店里已经不只是看东西,还要看蔻莎是不是值得他能停下来。因为线下只是个管道,是一个消费者接触的场所,可以把它理解为社交场所。
我们也在场景和服务上提出了一些要求,门店一定有几个地方能让你坐下来,有两三个沙发,定期举办一些沙龙和活动。
这种社交场景,可以约闺蜜、约朋友过来,只有时间停留了,才会有产生消费的支持。传统的百货逻辑都是目标性消费,现在很多消费者没有这个概念,完全凭心情,碰到喜欢的才买。
观点新媒体:蔻莎的战略是什么?
赵寿坤:买全球,卖全球,这是蔻莎的定位,也是我们的生意模式。
第一是买全球,跟欧洲、美国、加拿大一些品牌合作,将全世界的品牌带入中国,意味着我们希望有很多新锐品牌进到中国,所以第一站叫买全球。
这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传统大牌已经做了10年,已经不需要讲了。因为全球的国际大牌、时尚大牌已然跟我们一起发展,在全中国开店或者说线上运作。
第二叫卖全球,一个是中国品牌走出去,品牌出海;另一个是跨境电商,大牌的平替。
品牌孵化我们在做两个生意,第一是很多欧美小众设计师原创品牌,他们在中国怎么发展?我们把经营权或者品牌商标权买断,然后在中国做品牌孵化,这也叫卖全球,就是把国外品牌在中国孵化。
第二是把中国很多原创品牌卖到全球去,让全球消费者享受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供应链能力,中国的设计,中国的面料。
品牌的孵化者,这是我们对未来20年的一个规划。
观点新媒体:蔻莎跨境电商做的是B端市场,还是C端市场?
赵寿坤:跨境电商这一块,我们也承载着一个使命,就是如何帮助时尚产业的企业跨境出海。
传统的B to B贸易型公司,是把货出口给北美贸易商,必然就会涉及到很多贸易规则的管控,而我们做的是B to C。
B to C意味着新的逻辑,过去跨境电商都有两个问题,第一就是侵权;第二种是白牌,什么叫白牌?价格极低、服务极差,不追求品质,不追求复购率,只追求规模。我们叫野蛮生长的淘宝客逻辑。
现在跨境电商面临同样的品牌升级、品质升级,然后还有品位升级,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我们已经成立了海外的跨境事业部,一是通过在海外开店,使得中国品牌可以在海外的核心商业圈参与各种展会,能跟欧美日韩同行进行文化交流、产品交流,进而产生销售。
第二个方面就是互联网,这是最快的到达工具,所以我们会选择亚马逊这类平台,把中国的原创品牌卖给他们。
观点新媒体:大家都在强调内循环,你们反而强调走出去?
赵寿坤:内循环是基本盘、基本功,只要能保证基本盘不死,就有机会在海外拓展更多机会。
所以我们这一次战略性转型,是买全球、卖全球,加上原创品牌孵化,向时尚产业里每个企业都想挑战的三个高峰前进。
第一是能引进全球品牌在中国落地,第二是能把中国品牌带向全球,第三是还能孵化出有自己IP属性的原创品牌。这三个业务对于我们来讲,是可以百年传承的的生意。
看见未来 | 未来是确定的,是看得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