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圳罗湖:聚焦七大产业集群 ,20家代表性企业亮相第25届高交会)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治聪 深圳报道
11月15日—19日,第二十五届高交会在深圳举行。本次高交会,深圳市罗湖区携辖区20家代表性重点企业亮相。
据悉,罗湖馆位于深圳会展中心1号馆1E21号,面积共204㎡,主要展示“十四五”以来,罗湖在落实全市“20+8”产业集群战略部署方面取得的成效。此次罗湖馆参展的企业包括: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国高企业2家,引进重点企业2家。
近年来,罗湖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稳步发展,截至2023年三季度,战新企业数量已达到925家,同比增长26.36%。此外,罗湖区在重大应用基础研究平台方面实现零的突破,推动深圳中欧创新医药与健康研究中心成功落地,在大健康产业领域发挥领先示范作用。
高交会素有“中国科技第一展”的美誉,是感受中国科技创新脉动和趋势的重要风向标和晴雨表。今年,罗湖“科技天团”再度齐聚亮相,为现场观众带来各行业领域的最前沿科技。
聚焦罗湖在布局软件与信息服务、智能终端、数字创意、现代时尚、新材料、大健康、安全节能环保七大产业集群发展方面的举措,是本届高交会罗湖馆的一大特色。
在现场,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体验了奥拓电子、宝视达、汇春科技等明星企业带来的“黑科技”产品。
例如宝视达将推出的BextAI企业级AIGC内容创作平台,该平台具备AI对话、AI绘画、AI工作流、企业定制模型及AI数字人等功能。
再如,汇春科技围绕“芯片+算法”同步发展嵌入式智能,推出3D手势检测感应及方案控制应用,为智能社会构建海量的智能“神经元”,提供“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罗湖馆还有基于罗湖居民日常生活场景的应用展示。在一般情况下,假设路口的信号灯不能智能调控,救护车通行只能靠社会车辆礼让或者等待红绿灯后通行。
以治理罗湖区人民医院门口的交通堵塞问题为例,榕亨集团采用综合数据仓、智慧交通新型信号控机及V2X车路协同等核心技术产品,在罗湖区人民医院周边构建了一体化的车路协同救护车优先通行服务系统。
榕亨集团智慧交通事业部总经理黎忠华介绍道,当路口车路协同路载终端检测到救护车时,会根据当前路口红绿信号灯状态进行判断,若此刻为红灯,则路口信号控制系统自动调整,缩短红灯时间或转为绿灯。
在重大应用基础研究平台方面,罗湖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张琳介绍道,中欧中心融合世界领先的IT+BT药物研发平台,打造“产业+科研”的深度服务团队,涵盖核酸药物、抗体药物、药物递送、细胞治疗等关键领域,将培育更多优质医药与健康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高交会是洞悉未来科技的窗口也是各大展团展现实力的良机,罗湖在科技创新方面实力究竟如何?
据介绍,“十四五”以来,罗湖科技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截至第三季度末,本年度共新增科技企业139家,战略性新兴企业数量已达925家,同比增长26.4%;现有专精特新企业167家,其中引进及培育“小巨人”企业10家。
为了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引领作用、导向作用,2022年罗湖区围绕科技领域出台《罗湖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创新实施细则》《深圳市罗湖区扶持软件信息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深圳市罗湖区扶持大健康产业发展若干措施》。
其中,新出台的大健康政策更着眼于细分领域,重点扶持精准医疗、高端康养、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等四大细分领域,并提出对应的专项政策扶持条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在政策发力的同时,罗湖也坚持招商引资、培育孵化两手抓。
在招商引资方面,罗湖定方向、强聚焦,加快构筑战新产业集群;促合作、夯基础,加快培育发展创新动能,进一步强化中欧创新中心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核心平台建设。
在产业培育方面,罗湖打造全链条扶持机制,针对不同发展需求,扎实推进“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积极培育专精特新、国高等优势企业。鼓励重要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重大创新平台为辖区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为中小企业孵化、培育和发展提供服务。
在人才工作方面,近年来,罗湖区出台了一系列优厚的人才支持政策,积极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发展舞台,为人才汇聚罗湖栽出新的“栖凤梧桐”。11月15日,罗湖区发布了《新时代全面推进人才强区建设服务罗湖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深圳市联合蓝海应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李京波认为,罗湖迎来了转型发展的全新窗口期,正在完善产业链布局,特别是全方位加强了对科创企业、项目、人才的支持力度。围绕无氰电镀技术在半导体芯片领域的应用,他坚信,在罗湖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他们必将为中国半导体技术开拓出一片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