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25载海交会再出发,为广州打造人才高地“搭平台”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25载海交会再出发,为广州打造人才高地“搭平台”)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谭海燕  广州报道

12月22日,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25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下称“2023海交会”)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开幕。

为期2日的2023海交会以“聚全球,创未来”为主题,活动包括开幕式、主论坛、专业论坛、专题活动、“以赛聚智”创新创业项目路演活动、人才招聘活动等,并设置4大主题展区和法国分会场。自动按键演奏的钢琴、根据指令起舞的机器人、改变电信号“操纵”水流方向……2023海交会上,极富科技感的展区吸引观众驻足体验。

开幕式上,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下称“中心”)建设的国家留学人员综合服务平台(下称“平台”)发布。该平台面向留学生群体及相关机构,可提供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公派派出服务、留学存档等八项服务。

“海外高水平大学STEM博士人才驿站”举办首批人才入站仪式。该驿站为有意到大湾区实习、工作、创新创业的海外高水平大学STEM专业博士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倾力打造海外青年科技人才来华(回国)“第一站”。

“海交会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国内需求单位之间搭建起了互联、互通、互融的桥梁,为广州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开幕式上,广州市副市长江智涛说。

高效搭建平台

海交会作为国家级的招才引智重要平台,自1998年在广州创办以来,累计吸引了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万多位高层次人才参会,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姚望介绍,长期以来,欧美同学会大力支持海交会平台的引才引智工作,连续多年在广州举办全球百城同台海外人才招聘大会活动,推动高层次人才的落地。海交会作为欧美同学会发挥人才库作用的重要平台之一,为广大留学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的舞台。

“国际竞争、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高水平人才支撑和引领。”姚望说,广大留学人员是推动创新、促进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美同学会将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坚持全球视野,努力为人才打造广阔的发展平台,吸引全球范围内的宝贵人才。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当前,广州坚持一体推进教育强市、科技创新强市、人才强市建设,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作为面向全球举办、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海交会通过展览、路演、论坛、招聘活动等,成为我国海外留学人员与需求单位对接的重要平台,向全球发出“聚天下之英才”的“邀请函”。三次参加海交会(留交会)的锐博生物董事长张必良提及,“留交会像一辆火车,把海外留学生集中带回来。”

“诚挚欢迎海内外英才通过海交会平台,深入了解广州创业就业环境,寻找更多发展契机,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在广州这片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土地上实现价值、成就事业。”江智涛说。

打造人才高地

为邀请海外博士来华(回国)发展,共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由广州市科技进步基金会筹措资金,依托广州科技金融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组建了大湾区海外创新资源服务联盟(下称“联盟”)。此前,联盟已在为人才提供岗位匹配、创新创业资源对接、生活配套等服务。

近来,联盟在广州南沙设立了“海外高水平大学STEM博士人才驿站”(下称“驿站”)。

驿站重点面向全球排名前200的高水平大学STEM专业博士毕业生、即将毕业的在读博士生、在站博士后或已出站博士后等海外人才(含毕业或就读于全球排名前200的国内大学STEM专业外籍博士人才)中,有意愿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实习或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者。

开幕式后,海交会还举行了主论坛、专业论坛、专题活动、“以赛聚智”创新创业项目路演活动、人才招聘等多种活动,并设置4大主题展区和法国分会场。

主论坛上,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欧洲科学院院士、广东省大湾区集成电路与应用系统应用研究院,Henry H.Radamson,阐述如何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此外,教育部将举办第18届“春晖杯”大赛系列活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留专中心将举办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联盟成员单位座谈会、欧美同学会将举办“百城同台”海外英才招聘会。

时逢海交会举办二十五周年,大会以“二十五载再出发”为契机,策划了一系列25周年主题活动,例如设置海交会25周年成果展,宣传25年来海归人员勇立时代潮头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成效;举办“银耀科技·共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策划高峰论坛、圆桌对话、颁发聘书、项目签约等环节,邀请留学回国杰出代表向广大留学人员发出留学报国倡议书,并向年轻一代海外菁英传授创新创业经验;设置“人才时光隧道”,展示海交会的引才效能和创新成就,宣传历届大会人才成长和归国发展故事,体现勇于创新和包容共享的海外人才精神。

在“新起点·广州”展区,生物岛实验室微纳技术研发创新中心负责人赵蒙正在向来访人员介绍研发成果。“我的工作内容就是把半导体和微纳加工技术引入到生命科学的研究领域。”赵蒙介绍,作为曾经的留学人员,他观察到广州以及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可观,这也是广州吸引他来工作的原因。

“这是我第二次参会。此前,我们团队成员带着当时研发的核酸提取和检测产品参展,这次我带来了更新的芯片产品。”赵蒙谈到,生命健康领域的研发具有长周期、高投入的特征,需要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

数据印证了赵蒙的观察,2022年,广州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887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至30.8%,已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目前,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1919家增加到2023年底的超过1.3万家(待国家备案)。此外,22家企业入选2023年胡润独角兽榜单,总量居全国第四,增量居全国第一。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和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