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专访安永华南区主管合伙人黄寅:共同打造创新生态链、提升经济韧性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专访安永华南区主管合伙人黄寅:共同打造创新生态链、提升经济韧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孙燕 杨希 深圳报道

12月12日,“安永企业家奖2023”在深圳揭晓。这是该奖项评选颁奖活动连续第四年落地深圳。

“安永企业家奖2023”项目联合主席、安永华南区主管合伙人黄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的获奖企业家有两个特色,一是所在领域既有传统产业也有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获奖企业家们都有持续创新的心态。

谈及民营经济,黄寅认为,论量,民营经济在当今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论质,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制造业的转型方面。

今年以来,相比其他行业,科技行业保持了相当的发展速度。黄寅建议,一是在未来的战略布局中,科技企业家可以着重考虑在并购和出海方面做重点布局。二是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建议企业家持续关注和投资。

《21世纪》:今年的安永企业家奖的获奖者都有什么特质?如何理解今年的“融通创机遇 携手谱华章”主题?

黄寅:今年的获奖企业家有两个特色。从行业来看,既多元又聚焦。9家企业、10位获奖的企业家主要来自制造业、高科技行业、医学和生命科学行业、消费品行业。可以看到,既有传统的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也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半导体、新材料等高科技行业。 

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获奖企业家们持续创新的心态,并把创新融入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和战略部署中。当下,他们除了通过创新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核心竞争力,也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的融通发展,共同打造创新生态链、提升经济韧性。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提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方向,转型成为关键词。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开放合作也越来越重要。

由此,我们提出了今年安永企业家奖的主题——“融通创机遇 携手谱华章”,发掘秉承开放合作原则、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的企业家,并希望借助平台,推动内地和港澳企业家群体交流与合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智聚力。

《21世纪》:近年来,对于民营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公众关注和讨论非常多。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黄寅:我相信,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56789”常用来概括民营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管从税收、GDP占比,还是从就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看,民营经济都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从全国来看,今年前10月,进出口中民营企业增长了6.2%;第二产业的民营资本投入增长也比较快。论量,民营经济在当今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论质,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制造业的转型方面。以广东省为例,今年“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中,制造业企业占一半以上,聚集在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这也体现了民营经济在创新发展、国民经济质量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

最近,中央密集出台了许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保护企业家的政策,包括宏观、落地实施以及金融支持政策。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希望通过安永企业家奖这个平台,及时地推广、整合具有区域特色、顺应时代潮流的企业家精神和成功经验,希望对推动区域内企业家的责任感、社会使命感以及激发创业、兴业热情,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21世纪》: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中,相比其他行业,科技行业保持了相当的发展速度。在您看来,科技企业应当抓住哪些发展机遇?

黄寅: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不管在哪个时代,科技创新都是企业发展的最大推动力。许多科技企业在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包括未来的能源、未来的通讯、数字孪生、生物制药、半导体等,并推进可持续发展。同时,他们更多地运用包括ChatGPT、AI、区块链在内的技术,推动产品和服务的提升。

安永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一个专项调研,总结了全球科技企业的十大机遇。结合当今中国企业的特色,我们概括了两点供企业家参考。一是在未来的战略布局中,可以着重考虑在并购和出海方面做一些重点布局。

投资并购可以找寻市场上比较好的机遇。特别是现今环境下,好的企业可能面临一些困境,但不代表产品或者品牌不好。通过整合进入新的赛道,或是抓住与主业比较相似的投资并购机会,是企业快速提高核心竞争力、进入发展快车道的方法。出海现在可能面临一些国际形势不确定性的影响,但是越来越多中国企业也在这两年大胆走出去。

二是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建议企业家持续关注和投资。一方面是满足政策需要,另一方面在碳足迹、供应链低碳减排方面进行投入和改变,可以为企业产品出海提升竞争力、减少碳关税等。另外,在低碳方面的研发投入,未来也会形成与产业相关的解决方案,为先行企业带来丰厚回报。

《21世纪》:今年颁奖典礼在深圳举办,搭建了企业交流平台,为中国式现代化汇智聚力。您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上有哪些特长、优势?

黄寅:安永企业家奖的评选颁奖晚宴,已经是连续第四年在深圳举行,也是中国区评选首次连续4年把活动放在同一座城市。

提到粤港澳大湾区,常会说这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首先,这里有制度开放优势,包括前海、横琴、南沙、河套的开放平台、先行示范区,都为投资贸易便利化、制度体制创新提供了很好的试点平台,也使得国际规则和国内规则能够无缝对接,使整个湾区能够融入全球市场。

同时,在科技创新方面,包括“广深港”“广珠澳”等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也在进一步加快。近年来,一些院校、高质量研究院陆续落户湾区,带来了基础研究、产业落地、国际人才聚集方面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些高端创新要素的集聚,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一些可能的探索。

纵观全球湾区的发展,都有明显的产业特征。纽约湾区主要聚焦金融产业,旧金山湾区主要聚焦科技产业。粤港澳大湾区,我觉得未来会聚焦制造业转型发展。在未来的湾区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希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能够更加有机结合,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

《21世纪》:《“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已正式发布,您对此有怎样的解读?

黄寅:《“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的推出,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机制的全面推动。其中的重点之一是强调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数据的有序、畅通流动,也是推进湾区数据市场的一体化建设。在过去一两年,深港两地在跨境数据的共享、交互方面做了不少探索。这一方案的出台,对建立协商一致的跨境数据机制有重要意义。

在数字经济中,最有价值的是数据。数据如何体现价值?在于流动。在这个过程中,《“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为未来的数据跨境有序流动打好了基础。

我们建议,可以在前海、南沙、横琴、河套等示范区建立跨境数据试点,给企业和监管机构提供参考。同时,在深圳等地可以建立数据海关,对规范数据跨境以及促进区域内数据融合,非常有意义。特别是在公共服务数据方面,建议可以建立流通白名单制度,确保相关数据便利、安全和高效地在区域内流动,更有效地推动科技创新和数据融通。

(实习生武佳颖对本文有贡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湾区发展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