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银行人的冬天来了,招商银行向员工“讨薪”,2876员工人均退薪2万元!各大银行净息差持续下行,何时“筑底”?

来源:金融界 作者:大江大河 2023-12-29 15:39:0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银行人的冬天来了,招商银行向员工“讨薪”,2876员工人均退薪2万元!各大银行净息差持续下行,何时“筑底”?)

金融界12月29日消息 银行人的冬天来了,招商银行向员工“讨薪”了

12月28日晚间,招商银行发布监事会决议公告,审议通过了《关于招商银行2022年度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的议案》。此前12月1日,招商银行董事会已审议通过了该议案。

据招行在今年3月公布的2022年年报中披露显示,为缓释各类经营和管理风险,根据监管要求及经营管理需要,建立了薪酬延期支付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相关机制。2022年,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员工2876人,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5824万元。

2876人需要上交5824万元绩效薪酬,相当于人均退薪2万元!

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有8种情况

至于为何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招商银行并未公布具体原因,但是在原银保监会和财政部的规定中能窥探一二。

2021年2月,中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建立完善银行保险机构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在8种情况下,银行保险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绩效薪酬和其他激励性报酬要被追回。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包括追回已支付的绩效薪酬和止付未支付的绩效薪酬。

《指导意见》规定,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银行保险机构可以追回向高管和关键岗位人员超额发放的所有绩效薪酬和其他激励性报酬:

一是银行保险机构发生财务报表重述等情形,导致绩效薪酬所依据的财务信息发生较大调整的;

二是绩效考核结果存在弄虚作假的;

三是违反薪酬管理程序擅自发放绩效薪酬或擅自增加薪酬激励项目的;

四是其他违规或基于错误信息发放薪酬的。

《指导意见》规定,银行保险机构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索扣回负有主要责任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相应期限内的全部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其他责任人员相应期限内的部分绩效薪酬:

一是重要监管指标严重不达标或偏离合理区间的;

二是被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或其他金融监管部门采取接管等风险处置措施的;

三是发生重大风险事件,对金融市场秩序造成恶劣影响的;

四是其他对银行保险机构的财产、声誉等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形。

此外,2022年,财政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要求金融企业要建立健全薪酬分配递延支付和追责追薪机制,绩效薪酬追索扣回规定适用于已离职或退休人员。其中,对于金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及对风险有直接或重要影响岗位的员工,基本薪酬一般不高于薪酬总额的35%,根据其所负责业务收益和风险分期考核情况进行绩效薪酬延期支付,绩效薪酬的40%以上应当采取延期支付方式,延期支付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

在今年3月24日发布的《银行业保险业健全公司治理三年行动取得明显成效》文章中,原银保监会透露截至当时,95%以上机构已制定并实施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特别是在一些高风险机构,相关制度为追究违规高管责任、挽回资产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家银行追回年度薪酬绩效

值得注意的已有多家银行追回年度薪酬绩效。

渤海银行在年报中显示,2022年该行追索扣回370人的绩效薪酬1760万元。九江银行年报披露,该行去年追回薪酬163万元。

而江西银行在年报中透露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具体事由,不过并没披露金额。报告显示,2022年该行主要对不良资产形成负有责任的人员,按不良责任本金大小进行认定,并追索扣回相应绩效薪酬。

另外,监管机构在今年3月披露山西5家城商行在合并重组期间,对61名高管和关键岗位人员追索扣回绩效薪酬3359万元。

各大银行净息差持续下行

在各大银行疯狂追回绩效薪酬的同时,各大银行净息差持续下行,在“筑底”的边缘苦苦徘徊。

在2023年三季度,42家A股上市银行中一共有25家银行披露了净息差数据。其中,有16家银行披露的是前三季度净息差,8家银行披露的是三季度末净息差,1家银行披露的是三季度净息差,相比去年同期,均有一定幅度下滑。在上述三个数据维度中,一共有8家银行(1家国有行、3家全国股份行、1家城商行、3家农商行)净息差超过2%。在披露前三季度数据的银行中,平安银行以2.47%净息差居首,交通银行以1.30%净息差“垫底”。

不过,对于净息差何时“筑底”,业内观点不一。国信证券王剑团队认为,受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信贷需求低迷、对公存款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银行净息差持续回落,拖累营收以及净利润增速,这是今年以来一直持续的趋势。该团队预测,明年净息差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一是LPR下降后的重定价影响或将持续到明年;二是存量按揭利率调整的翘尾因素将主要影响明年净息差;三是化债可能对净息差带来影响。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大江大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平安银行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