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夯实主业、“跨界”颗粒硅,兴洋科技IPO申请获北交所受理)
近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官网显示,内蒙古兴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洋科技”)上市申请获北交所受理,保荐机构为中泰证券。
| 掌控核心技术,获得光伏巨头广泛认可
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兴洋科技成立于2014年,实际控制人为邵雨田、林富斌、冯江平,是一家从事电子级硅烷气等硅基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和显示面板行业,并逐步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硅碳负极材料行业延伸。根据兴洋科技的测算,2022年公司市场占有率为23.96%,是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2020-2022年,兴洋科技实现营业收入5719.61万元、1.33亿元、4.1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038.05万元、2456.71万元、1.78亿元,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2亿元,归母净利润1.31亿元。
自成立以来,兴洋科技始终聚焦于技术研发。截至2023年上半年,兴洋科技形成了围绕电子级硅烷气生产的7项发明专利及10项实用新型专利,包括“改良歧化法硅烷生产技术”、“硅烷低温精馏纯化技术”、“液相增压充装技术”等核心技术。
凭借卓越的技术研发能力,兴洋科技获得了通威股份(600438.SH)、隆基绿能(601012.SH)、天合光能(688599.SH)、晶澳科技(002459.SZ)、晶科能源(688223.SH)、东方日升(300118.SZ)、爱旭股份(600732.SH)、阿特斯(688472.SH)等光伏巨头的广泛认可。
| 光伏电池片生产关键原材料,成长空间广阔
据悉,硅烷是化学通式为SinH2n+2的一系列硅和氢的化合物总称,其中甲硅烷化学分子式为SiH4,是习惯上所称的硅烷。硅烷常温下为气体,其中纯度在6N以上的称为电子级硅烷气。硅烷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含硅气体,主要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在器件衬底表面形成薄膜或直接形成硅晶体。
虽然我国电子特气行业起步较晚,但自2008年以来,随着兴洋科技、硅烷科技、中宁硅业、 陕西天宏、中能硅业和福建恒申为代表的国内厂商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以及光伏、显示面板行业的高速发展,带动电子特气国产化率稳步提升。
在光伏电池片的生产中,电子级硅烷气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在硅片表面形成氮氧化硅钝化膜,减少硅片表面的电子复合,从而提升电池发电效率;与此同时,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生成氮化硅吸光膜,减少光反射,增加太阳光的吸收利用效率。
由于电子级硅烷气具有纯度高、沉积温度低、易于精细控制、性价比高等优点,因此已经成为太阳能电池片、显示面板、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化学气相沉积过程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原材料,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TECHCET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电子特气预计市场规模为51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球电子特气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0亿美元,2023-2025年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8%。
| 募资14.53亿元,夯实主业并“跨界”颗粒硅
本次IPO,兴洋科技拟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66,966,667股(含本数,未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前),募集资金不超过14.53亿元(含本数),用于年产16,000吨电子级硅烷配套12,000吨颗粒状电子级多晶硅项目(一期,年产8,000吨电子级硅烷气配套2,300吨颗粒状电子级多晶硅)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募集资金除了用于加码核心业务电子级硅烷产能规模以外,还将投建1.2万吨(一期2300吨)颗粒硅产能。资料显示,颗粒硅相比于传统的棒状硅,具有能耗低、资本强度低、生产流程短、降本空间大等优点,未来有望成为硅料环节的主流技术路线。根据根据华泰证券的测算,硅烷流化床法可系统性降低成本,同等要素价格成本下较西门子法降低12元/Kg以上。
此前,由于颗粒状技术尚未成熟,存在金属杂质、氢跳等问题,限制了颗粒硅技术的市场应用。但随着生产工艺的持续改进,颗粒硅市占率持续提升。根据《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2-2023年)》,2022年颗粒状市占率达到7.5%,市场规模为6.2万吨。根据东方财富证券的预测,2025年光伏行业颗粒硅潜在需求有望达到36万吨。
兴洋科技表示,基于丰富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的考虑,近年来公司积极推进在颗粒状多晶硅领域的研发布局,持续开展基础技术和制备工艺的自主创新,已完成多个研发项目并获得发明专利技术成果。通过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公司将新建生产厂房和生产线,实现颗粒状电子级多晶硅的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应用。项目有助于公司提升研发成果转化效率,进一步扩充产品类别、完善业务体系,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