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华南美国商会:外企对未来在华投资保持乐观,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潜力无限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华南美国商会:外企对未来在华投资保持乐观,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潜力无限)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袁思杰 广州报道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的未来所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将会持续投资大湾区,并在这里开展研发。” 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在2月27日举行的《2024年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下称《特别报告》)新闻发布会上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

今年是华南美国商会连续第二十年发布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本次共有183家企业参与了这一独立调研报告的问卷调查。

外企对未来在华投资乐观

在《特别报告》中,受访企业对未来在华投资仍然维持谨慎态度。在计划2024年进行在华再投资的76%受访企业中,77%的受访企业在华预算再投资主要集中在1000万美元以下,3%的受访企业计划再投资超过2.5亿美元的项目。

在投资回报方面,88%的受访企业表示已在中国实现盈利,有超过50%的受访企业认为其在华总体投资回报率高于全球总体投资回报率。

2023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2%,超出预期目标。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上调了2024年中国经济和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预期。同时,IMF表示,基于中国等主要经济体增长充满韧性,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3.1%。

《特别报告》显示,在2023年,62%的受访企业选择不向中国以外的国家转移投资。其中选择不撤资的美资企业比例最高,66%的美资企业选择继续深耕中国市场。76%的受访企业计划2024年在中国进行再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报告的受访企业中,没有任何企业选择完全撤离中国。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5周年。5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增长约3.8万亿元,大湾区内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加了3万家,人口也从约7000万人增加至超过8600万人。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预计将超13.6万亿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7.5万家。

哈利·赛亚丁进一步指出:“在粤港澳大湾区中,香港有非常发达的物流业、银行业、金融业、健全的法律制度以及世界一流的高校。澳门有很发达的娱乐业,也十分宜居。深圳有顶尖的人才资源,有很多中国顶尖高校把研究生院设在了深圳。东莞一直都有非常发达的高端制造业。而广州是很多国际企业的总部和研发基地所在地。这些城市加上大湾区的其他几个城市,经济总量已经相当于全球第十大经济体。”

《特别报告》指出,2023年3月,为支持制造业升级改造,广东省为外国高端制造企业提供强力补贴。其中,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和新能源等行业是广东省优先发展的重点行业。广东省正在加快推进更多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来粤设立区域总部和职能型总部机构。

深港协同合作打造湾区金融新高地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至今,大湾区建设和经济社会的互联互通取得了众多显著成果,而这些成果的实现离不开金融业这一实体经济的源头活水的强力支撑。

《特别报告》指出,作为大湾区金融发展的“排头兵”,深圳与香港山水毗邻,两地金融市场相生相通。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法律环境、监管制度、市场体系、专业人才等方面均有雄厚的实力,而深圳具有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丰富的金融领军企业、活跃的创新生态。深港两地在金融方面的融合发展和合作互补对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特别报告》进一步指出,深港两地近年来已在数字货币、跨境金融、绿色金融等方面的合作有了领先的实践。

2023年5月18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正式启动数码港元先导计划,采取三阶段(奠定基础、业界试行及持续提升、全面推出部署)的方式为未来将推出的数码港元做准备,以实现香港成为一个无现金城市的目标,进一步推动香港数字经济的创新。而数字人民币已推出数年,届时香港市民可通过“转数快”与人民币实现互换,将来的数码港元与数字人民币的联系必将加深,并在跨境使用、电子钱包充值、离线支付等方面与数字人民币形成多种形式的连接。

在绿色金融方面,2023年6月,香港特区政府发行了近60亿美元等值的美元、欧元和人民币计价绿色债券,成为亚洲最大的ESG债券发行。而港交所仍然是中国离岸绿色债券上市场所最受欢迎的场所。2022年,在港交所上市的中国离岸绿色债券交易量占比达43%。

《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减排路径和金融支持转型机遇》报告估计,大湾区在实现脱碳化目标方面的资金需求高达1.84万亿美元。

“跨境理财通”业务试行至今近两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末,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已报备32家试点银行,其中,深圳辖内共有25家银行获得试点资格,参与“跨境理财通”的个人投资者5.30万人,其中,港澳投资者3.95万人,涉及资金跨境汇划金额39.51亿元人民币,显示投资者对市场未来抱有信心,也反映出“跨境理财通”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在金融领域监管、产品、服务、系统等方面的融合。

近年来,深圳也陆续出台金融发展相关的政策举措,包括“前海金融30条”、“横琴金融30条”、南沙的金融优惠政策,以及《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中关于金融科技创新的举措,持续为大湾区金融互通创造新动能。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湾区发展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