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加速形成,服务类移动端的限制待解决

来源:格隆汇 2024-03-12 14:49:5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加速形成,服务类移动端的限制待解决)

"太方便了,感觉就是同城生活,只要15分钟就可以到达深圳繁华商圈",住在香港的李先生一家三口趁着周末搭乘高铁来到了深圳,除了正常吃喝和购物,他们还计划去按摩、看电影。

5334万人次,这是2023年像李先生一样"北上"的香港客流人数。而进入2024年,北上的港澳客流人数还在增加。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加速形成,除了深圳,广州、珠海等内地城市也逐渐有了更多港澳居民的身影。

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加速形成背后,也有一些仍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在互联网应用程序新规下,港澳地区部分服务类移动端的限制会影响融合生活的便利性和体验度。八达通、港迪士尼乐园app等港区服务类APP等亟待解决。

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加速形成

和李先生一样的跨城区游客随处可见。如今每逢周末、节假日,港澳深等各大口岸人潮涌动。

今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五周年,宏伟蓝图正一步步变成实景图。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在回答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协同发展问题时表示,今年春节期间,内地居民前往港澳共计约252万人次,港澳居民来内地约249万人次,这是粤港澳大湾区"车畅、人兴、财旺"强劲活力的生动写照。

数据显示,2023年,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超1630万人次;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达1.65亿人次,占全国近四成。

两会期间,"粤港澳大湾区"也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众多代表委员积极献言献策,希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全国政协委员曾瀞漪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正在照进现实,很多香港年轻人都愿意选择在内地过周末。

全国人大代表、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会长吴小丽提出了关于"澳车北上"政策优化的建议。吴小丽表示,随着"澳车北上"的开展,越来越多居民期望横琴单牌车亦能入粤行驶,扩大澳门居民出行范围,建议政府加快研究。

港澳服务类移动端受限待解决

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加速形成背后,也有一些仍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在互联网应用程序新规下,港澳地区部分服务类移动端的限制会影响融合生活的便利性和体验度。比如八达通、港迪士尼乐园app等港区服务类APP等亟待解决。

一直以来,香港在旅游、零售、餐饮等行业目前仍有着巨大的潜力。服务器App可以为这些行业提供在线预订、电子支付、会员积分等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和企业效益。

但2023下半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境内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的APP主办者,需要在住所所在地省级通信管理局履行备案互联网应用备案新政落地,港区服务类APP上线承压,类似八达通、迪士尼等生活娱乐服务类的APP也可能面临下架。

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原本就受益于数字化平台服务,如今服务类移动端的限制会影响融合生活的便利性和体验度。

比如,八达通是香港地区流行的一种电子支付卡,最基本的支付功能包括:交通、购物、餐饮。对长期居住内地的香港人、香港新移民以及访港游客来说,早已使用习惯,但离开香港,仍在大湾区,却不能使用。

又比如香港迪士尼乐园app等港区服务类APP也早已被在港生活的居民和消费者使用习惯,但如今回到湾区却也不能正常使用。

对此,也有两会代表委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一国两制"和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广阔背景下,建议国家工信部、网信办对港区服务类依靠衔接+互利共赢的模式,进一步推动大湾区的一体化发展,实现内地与香港之间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共同开创美好的未来。

据统计,目前有约53万名港人长期居住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还有不少港人计划未来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生活或养老,对生活服务类APP需求正在不断增长。

事实上,只有让大湾区群众拥有更加便利的出行、通关、通讯、支付、求职、养老、医疗、教育、保险、吃住条件,为在大湾区跨境工作、生活、旅游的群众,提供无感便捷的服务,才能让湾区人流、物流更加畅通无阻。

众所周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互联网科技创新枢纽,其服务器App业务发展前景广阔。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基础设施、政府的支持、丰富的金融资源和人才储备,为服务器App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金融科技的兴起、行业需求的增加和5G技术的普及,如果服务类移动端受限的问题得到解决,香港的服务器App业务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为用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湾区发展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