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发证券再携“带病闯关”典型德芯科技冲刺IPO,“康美案”后投行业务掉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财经记者关注到,近日,上会前夜“落跑”撤单一年半后,曾被深交所列为“带病闯关”典型的德芯科技宣布转战北交所重启上市,保荐券商仍为“老伙伴”广发证券(000776.SZ)。
在前次IPO过程中,德芯科技因股东名单中暗含多位证监系统离职人员而备受关注,其存在的“带病闯关”问题更被深交所当作典型警示案例。广发证券也被监管指出存在对资金相关的核查程序执行不到位问题,凸显执业质量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轰动一时的“康美案”后,广发证券被暂停保荐机构资格半年,此后“元气大伤”,投行业务排名由此从“第一梯队”掉队,已是不复往日。
某头部投行人士在接受蓝鲸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暂停保荐业务处罚对券商投行业务影响十分深远,要恢复也绝非易事。其指出,被暂停保荐业务后,受罚券商将会面对旗下保代大幅流失的情况,“被罚后保代基本都会走,而已经接下的项目也会随着项目组保代跳槽,而被带到其他券商处,或是直接被其他券商挖走。这对于被罚券商来说无疑是难以承受的沉重打击。”
针对下阶段投行业务规划,蓝鲸财经向广发证券发函采访,截至发稿前未得到回复。
再携“带病闯关”典型德芯科技冲刺IPO
近日,德芯科技宣布转战北交所重启上市,保荐机构仍为广发证券,鉴于其前次申请IPO过程中的种种“前科”,本次IPO之路想来也不会轻松。
德芯科技早在2016年6月挂牌新三板,同年11月进入IPO辅导阶段,2019年公司上市辅导机构由长江证券变更为广发证券,并在2021年6月首次披露招股说明书,计划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前次IPO过程中,德芯科技因其股东名单中暗含多位证监系统离职人员而备受关注。
彼时,证监会刚发布《系统离职人员入股行为监管指引》,明确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拟公开发行并上市或新三板精选层挂牌企业的核查要求,对属于规范范围的离职人员突出靶向监管,压实中介机构核查责任。随后爆出携多位证监离职人员入股上市的德芯科技,被市场视为“顶风作案”引起广泛关注。
虽然舆论承压,德芯科技依然在IPO之路上坚持。然而,在上市委会议的前夜,德芯科技却突然“落跑”以撤回申请的方式终止IPO,原因引亦起市场的诸多猜测。
2023年6月,在深交所公布的《上市审核动态》中,德芯科技撤回原因的神秘面纱被揭开。通报案例中,深交所曾对某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实施保荐业务现场督导,发现该拟IPO企业不仅对部分集成商客户的销售存在异常,保荐人对与资金相关的核查程序执行也同样不到位。这一案例的种种细节被印证是德芯科技,也凸显出了广发证券在保荐执业质量上的不足。
今年,广发证券再携德芯科技冲刺IPO,必然进行了一番整顿。
回溯来看,今年以来,广发证券仅有3例IPO保荐案例,当前已经撤回一例。撤回的科瑞德项目或也有“瑕疵”,报告期内纠纷不断,被质疑存在虚开发票等问题。此外,科瑞德毛利率远高于同行,但支出成本极低,销售费用占比极高。
报告期内(2019年-2021年),科瑞德实现营业收入5.1亿元、5.57亿元、6.88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0.91亿元、1.07亿元、1.48亿元;主营业务毛利率对应分别为92.72%、93.01%和93.13%,年均约为93%。高于招股书中列举的5家同行业可比公司恩华药业、海思科、康弘药业、翰森制药和西点药业的平均值86.64%。
与此同时,在材料成本极低的情况下,其销售费用却极高。2019年及2022年上半年,科瑞德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57亿元、2.59亿元、3.27亿元及1.96亿元,各期销售费用率为50.49%、46.39%、47.44%及44.90%。其中,“学术推广活动费”又占大头,2020年至2022年的三年间,科瑞德每年举办超过1.6万场线下自主推广学术会议,粗略估计,日均50场,这也引发了市场对其销售费用、财务支出的质疑,以及是否涉及商业贿赂的怀疑。
至今仍未完全摆脱“康美案”阴霾
聚焦于广发证券投行业务,在2019年的康美药业巨额财务造假案中,广发证券受到暂停保荐机构资格6个月、暂不受理债券承销业务有关文件12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被重罚及禁业后,业务停滞给公司业绩带来不小的影响,广发证券投行业务从“第一梯队”迅速掉队,大不如从前。
而投行业务的“踩雷”还在继续。去年,广发证券又在美尚生态欺诈发行、财务造假案中被罚千万。美尚生态从筹备上市开始,连续多年造假,虚构净利润,然而作为保荐机构,广发证券却未能识别。
证监会认为,广发证券在该项目的服务过程中,未遵守业务规则和行业规范,未勤勉尽责地对美尚生态的发行申请文件进行审慎核查,出具的保荐书等文件存在虚假记载。
根据以上事实,监管对广发证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保荐业务收入94.34万元,并处以93.34万元罚款;没收承销股票违法所得783.02万元,并处以50万元罚款。并对王鑫、杨磊杰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25万元罚款。
需关注的是,广发证券与美尚生态可称得上是“深度合作”,在美尚生态多项业务中,广发证券均担任保荐机构、独立财务顾问一职。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公司延续多年的财务造假,在多重中介机构的把关下却未能发现任何异常,在逻辑上来说是不合理的。处罚落地的同时,也对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的中介机构的执业质量进行了拷问。
从眼下来看,“康美案”于广发证券的阴霾并未完全驱散。蓝鲸财经记者发现,年报数据数据显示,2016年广发证券IPO主承销数量为16家,居行业第二;2017年保荐的IPO数量33家,居行业第一,其后也一直保持行业前列。直到2020年,因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而转变。
2021年,广发证券投行保荐的IPO项目数量为0,2022年有所恢复,为6家。据Wind数据,今年以来,广发证券保荐IPO家数为3个,业内排名20多位,与巅峰时相去甚远。
(图片来源:Wind)
事实上,2020年底,广发证券就开始大刀阔斧对投行业务进行改革,成立了“战略指挥部”投行业务管理委员会,撤销投行业务管理总部、投资银行部。调整后,投行业务管理委员会下辖六个一级部门。
2021年,广发证券密集更换高管。当年7月,孙树明因任职年龄原因辞任广发证券董事长等职务,后由总经理林传辉接任广发证券董事长一职,广发香港、广发资管以及广发基金也均有高层人事变动。
作为基金行业元老级人物,林传辉此前执掌广发基金18年,在其带领下,广发基金从无到有。2020年末,其被提拔为广发证券总经理,后又出任董事长。目前,林传辉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一肩挑”,在行业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多。彼时,投行出身的林传辉上位,被业内视为将对广发证券投行业务重启起到重要助力作用。
分析人士认为,广发证券投行业务整体改革步子迈得非常大,包括作业模式、考核方式以及分配机制,但从成效来看,不是很乐观,“团队力量有扩充,但重新跻身‘第一梯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某头部投行人士对蓝鲸财经指出,暂停保荐业务处罚对券商投行业务影响十分深远,当前,全市场只有平安证券、广发证券受到过暂停保荐业务的处罚,在受处罚之前,两家公司的投行业务均属头部,“平安证券大致能排到业内前三,广发证券能排到业内前五”,然而当前两家券商投行业务在经历了相当长的恢复时间后仍未完全振作起来。
其指出,在受到暂停保荐业务处罚后,被罚券商旗下保代“基本都会走”,而已经接下的项目也会随着项目组保代跳槽,而被带去其他券商,或直接被其他券商挖走。这对于投行业务发展来说是“无比沉重”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