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上海市市长龚正:把传统产业打造成新质生产力,实施好新一轮“上海方案”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4-03-28 19:19:5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上海市市长龚正:把传统产业打造成新质生产力,实施好新一轮“上海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3月28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聚焦‘五个中心’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在发布会上介绍,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上海要勇争先、走在前。

综合来看,龚正表示,一方面,上海科技综合实力强,已集聚了国家实验室等一大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已建、在建和规划下一步要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20个,还引进了李政道研究所、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

另一方面,上海产业转型升级早。上海已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2023年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经提高到43.9%。

除此之外,上海高层次人才数量多。上海大力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集聚“高精尖缺”人才,尤其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这三大先导产业的人才集聚度已经超过80万人,其中集成电路领域的人才占了全国的40%左右。

龚正指出,下一步,上海要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把更多科技成果运用到具体的产业和产业链上,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重点是发挥好自身基础优势,从以下三个方面持续提升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发展水平。

一是推动“2+2”,着力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地位。传统产业在上海经济中仍然占着相当大的比重,其中部分产业还是优势产业,不能够忽视和放弃。所以上海现在一手抓“两业融合”,即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尤其是要继续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手抓“两个转型”,就是促进所有的产业,尤其是传统产业,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赋能传统产业,把传统产业打造成新质生产力。

二是壮大“3+6”,着力打造新兴产业创新高地。“3”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这三大先导产业,去年三大先导产业的规模已达到1.6万亿元。上海要继续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实施好新一轮“上海方案”,持续突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环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6”是上海有特点、有基础的六大重点产业,上海要加快打造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这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先进材料和时尚消费品这两个5000亿级的产业集群。

三是培育“4+5”,着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高地。“4”是四大新赛道产业,主要是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和智能终端;“5”是五大未来产业方向,包括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还有未来材料。上海都制定了相应的行动计划、行动方案,要继续加大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布局,打好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战,努力在若干细分领域率先确立产业发展优势。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