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4VBEF】启迪智慧新纪元,脑科学创新发展论坛圆满举行)
人类文明发展了上千年,对大脑领域的研究一直被当做是人类科学的“终极疆域”,是科研桂冠上最难以企及的明珠。充满着未知也就意味着可以拥有探索的无限,对这一高精尖领域科学家们从未停下过探索的脚步。进入“十四五”后,脑科学被明确为国家科技创新重点方向,在国家战略的大力支持之下,脑科学正在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一个全新的基于脑科学的万亿级产业正在快速形成。
本次论坛将从脑科学全产业链视角出发,从上游的软/硬件设备、中游脑科学产品,到下游应用领域,以科学家、临床专家、企业家、投资人,以及产业服务机构为核心线索,共同探寻中国脑科学全产业未来发展的新思维与新路径。2024年5月9日上午,由动脉网、VB100联合中国卒中学会举办的第八届未来医疗生态展会“脑科学创新发展”分论坛在北京·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分会场4顺利召开。
大会在华兴资本医疗与生命科技事业部董事贾妍主持下召开,论坛首先进入主题演讲环节。中科院自动化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主任蒋田仔院士带来《脑网络组图谱导航的脑疾病精准诊疗方法与设备》分享,蒋田仔院士详细介绍了脑网络组图谱的重要性及其在脑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他指出传统的脑图谱虽然历史悠久,但存在粗糙和与现代研究结果不一致的问题。蒋田仔院士团队采用全新的方法,超越了传统图谱的局限,创建了精细的脑网络组图谱。该图谱不仅在活体上实现了精细的脑分区,还提供了脑区间的连接信息,为脑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蒋田仔院士强调,脑网络组图谱的精细度和全面性是其最大的特点。它不仅能够展示大脑各区域的功能和结构,还能够揭示它们之间的连接模式。这项工作对于理解大脑的工作机制、推动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帕金森病等疾病的精准治疗中的关键作用。
华兴资本医疗与生命科技事业部董事贾妍
中科院自动化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主任蒋田仔
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前院长徐安定先生带来《缺血性卒中脑细胞保护之路》的分享,徐安定先生在演讲中强调了卒中疾病在中国的高发率和严重性,尤其是脑梗死的高致残率和致死率。他指出,虽然医学界在过去几十年里致力于寻找有效的神经保护药物,但临床试验的失败率较高,凸显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转化的挑战。他强调从单一神经元保护到脑细胞综合保护的重要性,成功的临床研究需要遵循临床试验的严谨性,尽量采用多靶点、多途径、多时相综合保护的原则,并呼吁加强基础研究设计和实施的科学性,以提高脑细胞保护的临床转化成功率。
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前院长徐安定
蛋壳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邵杨鳕女士做了《2024脑机接口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研究分析报告》分享,他指出,脑机接口技术在多学科融合下展现优势,但面临技术差距、临床转化瓶颈、伦理和隐私挑战。我国研究数量丰富但临床研究和应用层面不足。政府支持有望推动技术转化,高校成果为投资新路径。投资阶段经历变化,市场趋于审慎。应对策略包括优化管理、合作研发、精准营销、科普普及和专利聚焦精准性与用户体验。邵杨鳕强调,面对挑战需多方合力,促进脑机接口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商业化进程。
蛋壳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邵杨鳕
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行政副主任李玲玲女士在《构筑科创新高地,打造脑与类脑产业生态圈》演讲中介绍了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的发展情况和重庆在脑与类脑科学领域的实践。她强调重庆作为年轻的直辖市,具备发展脑与类脑科学的坚实基础,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她提到重庆正在构建现代制造业集群,特别关注脑与类脑等生命科学新兴产业的发展,并通过建设“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等核心场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此外,她指出重庆在脑科学研究方面有着良好的科技创新基础和人才队伍,并已成立多个创新平台和产学研联盟,为脑与类脑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行政副主任李玲玲
接下来,臻泰智能创始人兼CEO王浩冲先生针对《通用脑机接口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应用》展开分享脑机接口技术的深远影响与当前挑战。他提出通用脑机接口是未来的终局,并强调需产业界与学术界共同推进。他指出,脑机接口的发展取决于对大脑认知的深入,目前对神经机理的认知仍不足10%。他分享了公司在康复领域的探索,包括利用VR机器人与脑控外骨骼技术实现的下肢感知和控制能力恢复案例,展示了技术的可行性。王浩冲强调,科学的基础、神经机理的深入了解以及技术成熟度是商业化应用的前提。
臻泰智能创始人兼CEO王浩冲
虚之实科技CEO康成先生则就《数字疗法在脑部慢性疾病的应用》以自己公司的数字疗法在脑部慢性疾病中的应用为例展开分享。他提到,随着社会压力增加,相关疾病的患者数量上升,而传统治疗方法存在成本高和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康成先生介绍了公司以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产品通过软件干预,有效提升了治疗效率和患者依从性。2020年,公司获得了国内首张虚拟现实医疗健康许可证,并在国内外市场销售其产品。临床试验显示,这些数字化疗法在三个月内显著提升了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效果比传统人工干预高出15%。康成还强调了产品在医院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包括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公司产品在儿科治疗中的应用也显示出对儿童的吸引力和自然交互的优势。目前,产品已在300多家医院使用,并成功拓展至海外市场。
虚之实科技CEO康成
最后,论坛进入圆桌讨论环节,由华兴资本医疗与生命科技事业部董事贾妍女士主持,昆迈医疗创始人、CEO盛经纬,昭阳医生创始人、CEO林昭宇,朴道资本创始合伙人、CEO鲁彦岑,虚之实科技CEO康成共同围绕《脑科学的国产化产业链协同的创新之路》这一主题进行分享与探讨。
圆桌讨论:脑科学的国产化产业链协同的创新之路
昆迈医疗盛经纬先生介绍了他们公司专注于探测大脑神经电磁活动的设备,该设备在神经外科和精神疾病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昭阳医生创始人林昭宇先生强调了精神科领域对新检测手段和治疗方案的需求,以及互联网医院在应用新技术方面的作用。朴道资本创始合伙人鲁彦岑先生从投资角度分析了脑科学领域的机遇,特别是关注了脑机接口和阿尔茨海默症治疗等方向。虚之实科技CEO康成先生讨论了认知功能障碍治疗的医疗器械,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精神科的应用。
讨论中,嘉宾们普遍认为,尽管脑科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技术突破、医保政策支持、科研成果转化等挑战。盛经纬先生指出,脑科学工具的需求量大,为市场提供了机会,但产业端与研究机构的耦合尚需加强。林昭宇先生提到,虽然科研基金投入巨大,但实际能落地应用的成果仍然较少。鲁彦岑先生强调,脑科学领域的投资机会在早期,但商业化之路漫长,支付问题是核心挑战。康成先生则提到,医保条目的缺失是新医疗产品推广的主要障碍。
在展望未来时,嘉宾们对脑科学领域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盛经纬先生认为,3-5年内可能会有新的诊疗技术落地,而5-10年后可能会有更多创新工具和疗法出现。林昭宇先生预计,精神心理领域将出现更多高效的检测和治疗手段。鲁彦岑先生预测,3-5年内将出现新的脑机接口治疗设备,而长期来看,脑科学领域可能会出现记忆上传等革命性技术。康成先生则持相对保守的态度,认为3-5年内将专注于多模态诊断手段的研发,而5-10年内可能会有新的诊疗方法被广泛接受。
总体而言,嘉宾们认为,脑科学领域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未来有望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