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四重维度剖析:A股继续调整空间已非常有限!)
今日,A股三大指数相继展开反攻并集体实现翻红,6月中下旬以来的增量资金借道ETF流入市场,对当前资金面波动起到了较明显的平滑作用。与此同时,结合当前全市场的估值、“破净”、“破发”情况统计,相较此前几次历史底部,都显现当前继续下跌空间已十分有限,大股东不断用“真金白银”买进股票,这或许是二级市场信心回暖的一个先兆。
经历了自今年2月6日-5月20日的一轮17.35%的上行行情,当前A股再次步入下行通道,5月21日以来至昨天收盘,沪指已累计回撤7.84%,期间4912家公司股价呈调整状态,占全部A股近91.6%的比重。
本轮调整后,以当前最新收盘价统计,全部A股的动态市盈率为13.52倍,相较此前几次历史低点,仍有下降空间,但空间明显较低。 此前沪指于2014年创1974点低点时,全部A股的整体市盈率最低,为11倍,目前相较1974点时的市盈率或仍有下移空间。
分板块来看,无论上证主板、深证主板还是科创板公司,目前市盈率都较此前几次历史底部开始存在部分优势 ,上证主板最新11.29倍的市盈率已低于2008年沪指创1664点时13.01倍的市盈率;深证主板最新17.04倍的市盈率较2014年沪指创1974点时更低;创业板最新26.45倍的市盈率则仅高于今年2月5日沪市创2635点时23.71倍的市盈率,而相较2014年的1974点低点、2019年的2440点低点,目前的市盈率明显更具优势(见表1)。
另外, 统计当前A股市场的市净率,则无论整体还是分板块,最新市净率相较此前几次历史低位,同样都开始逐渐出现优势。
如整体来看,当前全部A股的市净率为1.26倍,仅略高于今年2月初沪指创2635点时的水平。分板块统计,上证主板、深证主板、创业板亦是如此(见表2)。
随着市场重心的不断下移,越来越多的公司出现了“破净”现象,经统计, 目前有827家公司最新股价低于今年一季度的每股净资产 ,其中破净最严重的ST亿利,最新收盘价为0.38元,而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司的每股净资产为4.63元,破净幅度高达91.78%。目前多达99家公司“破净”幅度超过了50%,非“T族”公司中,金融街的最新收盘价为2.21元,而今年一季度公司的每股净资产为11.94元,“破净”幅度达81.49%。
结合市净率统计,全A市场共计766家公司市净率不足1倍,99家公司市净率不足0.5倍,三盛退、ST亿利的市净率甚至已经不足0.1倍。金融、房地产、基础化工、电力设备成为了当前“破净”的重灾区。
上市公司股价频频跌破每股净资产的同时, 两市还有逾千家公司最新复权价低于上市首发价格,出现了“破发”现象。 “破发”最为严重的如*ST美尚,2015年初登陆资本市场时的发行价格为31.82元,但目前股价已仅剩不足1元,复权收盘价也只有1元,“破发”比例高达96.86%。
非“T族”公司中,2022年登陆科创板的万润新能, 公司首发价格高达299.88元 ,但公司目前最新复权收盘价已降至42元,跌幅达85.99%;2011年上市的贝因美,首发价格为42元,目前最新复权收盘价为6.11元,跌幅达85.45%;2010年中上市的易成新能,目前7.38元的复权收盘价也较上市初43.4元的首发价出现了高达82.99%的“破发”。
无论“破净”还是“破发”比例,都已较此前几次历史大底相差无几。
另外,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共有1646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回购金额合计为994.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4.47%、192.89%;另有634家公司获重要股东增持,合计增持金额为314.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9.84%、171.66%。已披露回购计划的公司则有1712家(接近上市公司总家数的1/3),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达1358.22亿元。
上市公司及其重要股东不断用“真金白银”买进股票,同时市场供给也在明显减少,上半年新股发行数量与募资金额较去年同期下降明显,之前市场反应最大的就是回购增持装样子,IPO则大肆融资。今年以来,管理层听取民意已有明显改进,股市供需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为何A股市场依然不见起色?市场人士认为,成交量或许是最好的回答,近4个交易日,A股市场成交金额已连续处在6000亿元以下。
不过,乐观点看, 股东增持概念已经初具号召力,这或许是二级市场信心回暖的一个先兆。叠加当前市场的估值与“破净”、“破发”规模,都显示市场下跌空间已非常有限。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