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保险+居家养老:增长新引擎)
来源:经理人传媒旗下《中国保险家》杂志
未来数十年,上亿居家养老人群每年带来的是10万亿量级的市场。
面对这块巨大的蛋糕,保险公司依托已有的健康服务体系,正在积极打造“保险+居家服务”生态圈,结合不同销售服务场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健康养老服务,以“客户+服务”双轮驱动赋能保险主业。
然而,缺乏足够的专业服务人员、支付端缺口巨大、行业相关服务标准尚待建立等问题,成为险企构建居家养老服务闭环的掣肘。
在政策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平安联合相关机构,构建“护联体”、“住联体”模式,打造居家养老以及适老化改造等方面的标准。
尽管“保险+居家养老”模式需要险企长期持久地投入,但可以预计,随着市场需求的爆发,居家养老相关服务模式将成为人身险市场规模增长的重要引擎。
保险企业在居家养老领域的布局正在提速。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97亿,占全国人口的21.1%,与2010年相比上升7.84%。
正式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未来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上亿的中国老人如何养老,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层面都必须做好的命题作文。对于养老方式,各种调查统计数据都不约而同指向同一个方向,那就是“居家养老”。
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不足老年人口总量的1%。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95.6%老年人的主要照料者为家人,2.8%老年人的主要照料者为保姆、小时工等家政人员,二者比例相加高达98.4%,这也意味着居家养老是中国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选择。
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数据,85%的老年人非常明确地表达一定要居家养老,7%的人没想好,剩下6%的人考虑住机构。显然,居家养老是绝大多数中老年人优先选择的养老方式。
其实,我们看到国外的一些数据,包括芬兰、德国,都是90%以上的老年人想在自己的家里养老,这是一个基本的主动选择的思路。
事实上,目前中国已基本形成“9073”养老服务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养老,3%左右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在“9073”格局下,如何打造“保险+服务”的生态圈、精准满足客户需求,构建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依靠的居家养老新模式,也成为保险机构积极探索的新课题。
居家养老:难啃的“蓝海”
按照国际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属于轻度老龄化,达到14%属于中度老龄化,超过20%则属于重度老龄化。2021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了中度老龄化阶段。
中国老龄化速度也是全球最快的国家。预计在2035年之前,65岁及以上人口会超过全国人口的21%,进入到深度老龄化阶段。中国65岁老年人占比从7%到14%再到21%,大概用34年的时间。而在欧美大部分的国家,都用了100年左右的时间。
事实上,2022年之后的15年,60后和70后进入退休期,带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退休潮”,每年都会有超过2000万人退休。在“未富”和“未备”的情况下,中国极速老龄化给整个社会经济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更需要关注的问题是,截至2021年底,中国2.6亿老年人中约1.9亿患有慢性病,占比超70%,此外还有约4500万失能老人,占老年人口比重超15%。
《中国养老服务蓝皮书(2012-2021)》预计,到2025年中国失能总人口将上升到7279.22万人,2030年将达1亿人。
庞大的带病“变老”人群,无疑将带来巨量的养老照顾、医疗服务等需求(图表1)。根据艾媒2022年养老产业报告,2021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为8.8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22.3%,预估未来5年年平均增长率为15%,远高于GDP的增速。
● 居家养老照护的痛点
居家养老需求虽多,但相关服务供给不足,尤其是在专业护理人员、高质量服务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痛点。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包括智能家居、远程医疗、紧急救援等,但目前这方面的服务供给还不足。
从现实情况看,当下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性程度不高,仍偏向基础的家政服务。护理人员学历偏低、专业化水平不足,与日趋迫切的医养结合、健康养老需求相比,矛盾凸显。
相关统计显示,目前在养老服务行业就业的人数仅有100万人,且多数是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且年龄在50岁左右的临时工,具有专业知识持证上岗的养老护理人员仅有5万人。养老护理人才的缺口规模已达到500万人,这对居家养老服务整体水平的提升形成了巨大掣肘。
业内人士认为,收入低、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内容繁重、缺乏上升通道等是年轻人离开,以及高学历专业人员不愿意进入养老服务圈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现有养老体系不够完善,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不能满足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
如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提高薪资待遇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养老服务产业,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养老护理人员,是相关养老服务机构面临的共同难题。
从支付端看,目前老年人群基本保障平均水平较低,城市老人的平均月收入为2377元,农村仅为832元,购买养老服务的能力明显不足。
随着“60后”银发群体代际的变迁,具有更高支付能力的老人数量在增长,但整体数量的增长以及较低支付能力群体所占比例更高导致整体支付缺口在逐渐增大,供给侧的短缺也加重了这一问题的发生。支付端的创新以及更完善的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建设是重要的解题抓手。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逐渐成熟和推广,为养老产业支付端的创新打下了良好基础。
长护险初步架构支付模式
中国长护险制度发端于2016年,人社部正式发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上海、广州、青岛等15城率先开展长护险试点工作,探索中国特色长护险政策体系。
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后,会同有关部门对试点进行了跟踪评估,于2020年稳妥有序地将试点扩大到49个城市。
2020年,国家医保局和财政部出台《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扩大长护险试点范围,并针对保障范围、筹资方式等做出指导性框架。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各地相继出台差异化长护险试点政策,结合各地收入水平、物价水平、老龄化现状等,明确包括失能等级评定、缴费渠道、保障金领取等在内的具体试点执行标准。
同时,为构建多层次长护险保障体系,中国政府鼓励商业性保险参与长护险经办,并出台相关政策,以强化对商业保险参与长护险行为的监督(图表2)。
在政策层面,国家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参与长护险产品的开发。202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中明确提出:健全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服务体系。完善管理服务机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服务。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
2023年4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决定自5月1日起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护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两年。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寿险转长护险”试点充分利用存量寿险产品开展转换业务,对于已持有寿险保单的失能老年人,可由此缓解照护资金支出压力。与此同时,也有助于减少长护险筹资的压力,并且有助于商业保险公司重视长护险相关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鉴于当前长护险对医保基金的依赖较大、筹资渠道过于单一等发展痛点,业内专家建议,应通过发挥商业保险的助力作用,弥补财政支持力度的不足,赋能长护险多元化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商业保险在整合资源上具有先天优势,可以通过搭建平台、股权投资,将第三方护理机构、护理器械、护理人员与长护险进行结合,有助于实现长期护理生态圈的建立。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认为,长护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离不开商业保险的助力。商业保险一方面全面参与社会长护险的经办管理;另一方面不断迭代推出商业长护险产品,为多层次护理保障体系建设贡献了积极力量。
据介绍,尽管中国商业护理保险产品早在2005年就开始推广,远远早于国家层面2016年启动的社会长护险试点,但2021年商业长护险的产品规模约为132亿元,仅占健康保险保费的1%。
根据金鼎资本许之怿分享的数据,长护险试点的49个城市有774万失能老人,其中长护险覆盖了172万老人,平均年客单价为1.6万,计算得到总市场规模为275万。2030年,预计中国失能老人将达到10000万,长护险覆盖3000万老人,按照年客单价1.6万计算,得到长护险养老服务的市场规模为4800亿元。这里没有考虑部分医疗费用、商业保险费用、自费来源,以及其它延伸业务收入。
● 商业长护险缺口巨大
随着政策性长护险试点的逐渐深入,国家与政府愈发意识到老龄社会下失能人群及相关家庭对照护及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及全面性,强调建立多层次长护体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引导商业保险企业提供健康保险、健康管理、医疗服务、长期照护等广覆盖、多维度的商业长护险产品。
然而,目前商业性长护险市场仅有百余款相关产品,不仅与其他类型保险产品数量相去甚远,而且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多数产品只提供护理金给付责任,未提供与失能人群需求更为契合的护理服务,保障范围仍旧有限。可以说,中国商业性长护险无论是产品丰富程度还是渗透率均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根据保险行业协会及瑞士再保险测算,2021年中国城镇地区对银发群体长期护理服务总需求约为1.4万亿元,而由家庭支出和政策性长护险及补贴构成的保障端却不到5000亿元,存在9217亿元缺口。近万亿的保障缺口,留给商业性长护险广阔的想象及发展空间(图表3)。
下一步,商业保险公司有待进一步挖掘潜力和凝聚战略资源,继续深耕细耕长护险领域,并推动长护险制度早日全面落地。
业内专家表示,保险公司一方面应全面参与社会长护险的经办,在提升经办管理专业性的同时,加强对长期护理风险的认识与储备;另一方面应不断推进商业长护险产品的开发和升级,逐步拓展护理保障上下游产业链,开发出群众认可、价格可接受、配套服务权益的相关产品,为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目前,越来越多的头部商业保险公司成立了专门的长期护理保险管理部门。对于长期护理保险,行动比计划更有效,在实践中不断琢磨,远胜于固步自封。只有各方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与作用,商业护理保险才有希望,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才有着落,老龄化社会的养老护理需求才能更好地满足。
养老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根据罗守贵《中国养老行业发展报告2021》,2013-2021年,中国总共发布了334项养老政策。其中,养老照顾服务(85项)、老年社会保障政策数量最多,其次是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老年用品设施、养老科技、养老金融服务、养老教育培训等。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108项养老照顾服务政策,78%的政策为2013年以后出台,说明政府对养老照顾服务行业越来越重视。在养老照顾服务上,政策大力支持“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支持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图表4)。
在诸多政策中,由政府主导的长护险,被认为是医疗、养老等之外的社会保险“第六险”,目前已成为市场主体探索居家养老模式的重要基础建设。而2023年底推出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国家标准,更是为长护险以及“保险+居家养老”模式创新打下制度基础。
● 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国家标准
2023年10月,《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国家标准(GB/T43153-2023)正式发布。这是中国针对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发布的首个国家标准,为合理界定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范围、规范供给主体资质条件及供给流程内容要求等提供基本依据,对于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该国家标准是在全面总结各地实践做法和已有标准成果基础上,适应老年人需求和居家养老服务发展需要编制而成的。在全面总结各地实践做法基础上,标准主要内容分为5个部分,包括“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及要求”、“服务评价与改进”。
其中,“总体要求”明确了服务组织、服务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服务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料、基础照护、健康管理、探访关爱、精神慰藉、委托代办、家庭生活环境适老化改造等7项服务,涵盖了居家养老所需的主要专业化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明确了从咨询接待、老年人能力评估、签订服务协议、服务准备到服务实施等一系列程序性要求;“服务评价与改进”明确了服务评价形式及对评价发现问题改进反馈的要求。
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主任甄炳亮在发布会上介绍,发布实施国家标准,一方面可通过推动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提升老年人对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认可度,带动老年人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提升;另一方面可为加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内部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规范支撑,发挥标准引领和强化自律作用。
民政部相关人士表示,未来也将适时针对具体服务内容制定相对细化的配套标准,进一步增强标准的指引性和可操作性,推动有效提高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精准度和精细化水平。
险企布局“提速”
毫无疑问,居家养老作为最主要的养老场景,必然成为潜力巨大的蓝海赛道,也是养老产业链上各方全新的发力点。
作为养老产业的重要参与方之一,保险公司凭借在人寿、健康、养老、投资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必然在未来的居家养老产业格局中发挥关键作用。
而且,有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理财或储蓄类产品,保险在构建“抵御长寿风险、积累养老财富、建设服务生态”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独特价值。一方面,保险公司资金规模大、运转周期长,与养老市场所需资金特点相契合;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资金管理经验与产品开发经验充足,保险主业与养老服务相辅相成、可构成商业闭环。
事实上,作为最早感知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行业,多家保险机构早已悄然布局“保险+居家服务”,并结合不同销售服务场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居家养老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友邦人寿、中意人寿、阳光人寿等20多家保险机构纷纷加速探索布局居家养老服务赛道。
从各家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看,保险机构参与居家养老市场的服务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目前主要有四种路径:一是通过社区嵌入式养老微机构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比如,大家保险三大康养产品线之一的“居家安养”产品线,通过居家站点,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二是围绕适老化改造、家政、照料、上门护理等需求,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比如,友邦人寿的“友自在”、中意人寿的“悦养老”、长城人寿聚焦全生命周期的上门居家养老服务、弘康人寿的个性化养老模式等。
三是聚焦疾病预防、就医服务、病后康复,提供健康管理一揽子服务方案。比如,建信人寿的“悦享健康”健康管理服务、太平人寿的“乐享家医”等。
四是针对“医、药、护、养、旅”等多样化需求,推出综合养老解决方案。比如,中国平安的居家养老品牌“平安管家”、工银安盛人寿的养老服务品牌“盛华年”、大都会人寿的“360Future”家庭养老解决方案、同方全球人寿的康养服务品牌“全+”2.0等。
阳光保险在其招股书中披露,其首创的“阳光孝无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解决老年人生活的核心“痛点”,为老年客户提供一揽子健康管理服务,满足银发客户多重需求。
据介绍,依托集团整体资源优势,“阳光孝无忧”聚焦居家安全、居家医疗、居家陪伴三方面,整合多项适老化服务,为居家父母提供涵盖全年家庭医生视频问诊、在线购药、摔倒一键呼救、生病门诊、住院绿色通道、全年定期护士上门基础体检、居家运动健康等多个项目的服务(图表5)。
目前,这些险企探索的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化模式,主要基于当前老龄化发展阶段及政策体系的现状。埃森哲的报告认为,“这种探索仍然以保险产品或客户权益为主要给付方式,业务模式和管理闭环仍未成形(我们将这一状态称为“平台化1.0”模式),与未来保险产品资金给付的规模化和成熟商业闭环(即“平台化2.0”模式)仍有差距。”
展望未来,保险公司建立平台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从经济效益而言可以反哺赋能保险主业。随着平台业务的不断扩展,可以进一步实现获客转化和独立经营。
对保险公司来说,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带来的短期价值是通过服务赋能,满足保险客户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提升客户体验;通过居家养老服务权益和感知,促进客户触达和保险销售。居家养老服务作为保单权益,以良好服务口碑吸引新老客户转化新单并享受养老服务。
中期价值是获客转化。通过持续的客户触达、维护和活动运营,提升老客户黏性,吸引新客户投保,以“客户+服务”双轮驱动赋能保险主业。通过数字化平台吸引非保险客户购买使用居家养老服务,服务互动中持续转化保险销售。
长期价值是建立独立的运营能力,从服务保险客户向外延伸,逐步使养老服务业务独立运营并具备盈利能力,重塑保险康养商业生态。平台化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对接供需双方,供给高品质服务,实现平台服务收入。
总体来说,险企+居家养老已起步,更多险企正在从平台化养老服务生态的不同角色切入,助力养老生态的健康发展并赋能保险主业。“保险+居家养老”模式需要险企长期持久地投入,但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爆发,将成为人身险市场未来规模增长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