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中国人保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26.87亿元、原保费同比增长3.3% 将更加突出保险功能性、更加突出发展质量效益

来源:中国网财经 2024-08-30 11:08: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中国人保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26.87亿元、原保费同比增长3.3% 将更加突出保险功能性、更加突出发展质量效益)

中国网财经8月30日讯(记者 郭伟莹)昨日下午,中国人保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国人保实现净利润304.55亿元,同比增长13.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26.87亿元,同比增长14.1%。上半年实现保险服务收入2,616.29亿元,同比增长6.0%,原保险保费收入4,272.85亿元,同比增长3.3%。

会上,中国人保集团副董事长、总裁赵鹏表示,人保集团上半年保费收入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一方面有行业共性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坚持高质量发展、主动调整优化业务结构的结果。

他同时表示,从整体上看,将积极发挥保险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功能作用,保持与宏观经济增长相适应的业务增速,同时更加突出保险功能性,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化八项战略服务,实现服务国家战略领域的业务增速快于整体业务增速;更加突出发展质量效益,推动人保财险长期综合成本率优于上市险企平均水平,人保寿险长期新业务价值增长率高于主要上市险企平均水平,集团长期投资收益率持续优于行业。

主动调整优化业务结构

中国人保集团副董事长、总裁赵鹏表示,人保集团上半年保费收入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这其中,一方面有行业共性因素的影响,今年上半年保险行业整体增速下降,同比增长4.9%,较去年同期回落7.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坚持高质量发展、主动调整优化业务结构的结果。

分板块来说,集团财产险业务基本保持了与行业同步的发展态势,上半年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7%,略低于财险行业4.5%的增速,主要是因为部分政策延迟出台,人保财险政策性业务占比相对较高,受到的影响更大;寿险业务方面我们主动优化结构,在今年压缩了43亿元的理财型产品规模,这部分业务集中在年初,所以上半年的影响大一些;健康险业务方面,我们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人保健康上半年保费增速达到7.4%,高于人身险行业增速。

下半年,随着去年高基数以及年初业务结构调整的影响减弱,以及国家政策部署加快落地,集团业务增速将逐步回升,我们有信心实现预定的发展目标。

赵鹏表示,我们在今年的工作中,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一是牢牢把握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原则,保持业务稳健发展,不搞短期行为,更不会片面追求业务规模而放松了对业务质量的要求。二是坚定优化业务结构,上半年人保财险的个人非车险业务两位数增长;人保寿险期交保费占比达到78.6%,同比提升6.2个百分点;人保健康互联网个人新单期交保费增长1.2倍。三是持续提高业务质量,上半年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持续优于行业,人保寿险和人保健康的新业务价值增速均处于主要同业前列,人保寿险13个月保费继续率达到了96%。以上三方面,是人保集团长期坚持的经营思路。

中国人保集团副总裁兼中国财险总裁于泽表示,车险市场已经进入到存量竞争的阶段,公司也做了积极的准备。短期,公司在稳步提升新车份额的同时,要不断地巩固新车优势,并通过经营管理、渠道布局、队伍建设、资源配置多措并举,紧抓过程管理,增强客户粘性,持续提升续保率,做车险“内涵式”发展,一是提升保全保足率,二是提升三者险保额,300万以上三者险的保额得到很大提升。在存量市场上,中长期公司将构建穿透车辆全生命周期、覆盖触客全服务场景的“车+一切”经营新模式,实现从一张保单--一辆车--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与服务,塑造发展新动能、新模式、新优势。

于泽表示,在前期业务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公司不会对非车险业务进行大面积结构调整,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动态优化:一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各项改革举措,三中全会多次提到了保险,从把握未来发展制高点的角度出发,更加积极地拓展体现保险功能的业务领域,提升重保障高质效业务占比,持续改善客户结构。二是针对盈利不佳业务,加强产品改造,持续改善产品结构。三是强化渠道、承保、理赔、运营管理,从销售费用、赔付成本、内部管理成本等方面多措并举,进一步挖潜降本空间。四是加快推广风险减量服务新商业模式,帮助客户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抗风险韧性。未来将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增强非车险高质量发展水平,正常年景下力争持续实现非车险承保盈利,优化综合成本率水平。

中国人保集团执行董事、副总裁兼人保寿险总裁肖建友表示,人保寿险将持续加强产品创新、不断优化产品供给结构,助力负债成本压降。一是严格遵循监管健全产品定价机制的相关规定,平稳有序地开展产品定价调整和切换工作,确保业务平稳过渡;二是依托“保险+养老健康服务+科技”新模式,聚焦服务国家重点发展战略,聚力服务客户多样化需求,加大保障型、价值型产品创新研发力度,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进一步丰富分红险、万能险产品,通过客户收益调节机制,合理分散长期利差损风险。下半年,公司将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提价值、优服务、防风险”的工作主线,继续推动业务价值持续提升。一是做实业务规划目标,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二是优化资产配置管理体系,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提高财务收益的稳健度;三是进一步强控费用压缩成本,推动降本增效目标达成。

人保健康总裁邵利铎表示,未来,我们将全力打造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双轮驱动、融合互推的新业务发展格局,推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努力做成中国最好专业健康险公司。在发展定位上立足补充功能,积极服务健康中国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坚持回归保险保障本源,发挥健康险专业特色;在发展模式上聚焦生态思维,积极推进大健康生态建设,着力构建“保险+健康服务+科技”新商业模式,把健康管理服务作为风险减量的重要手段;在业务方向上注重创新驱动,围绕五大客群重点开拓健康企业、健康老龄化、儿童青少年、普惠保险、带病体保险等五大业务蓝海,全面培育产品供给、市场营销、智慧运营、健管能力和生态建设五大专业能力,探索形成了具有专业健康险特色的经营发展模式。

更加突出保险功能性

赵鹏表示,今年中国人保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修订完善了卓越战略,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的战略目标。从整体上看,我们将积极发挥保险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功能作用,保持与宏观经济增长相适应的业务增速,同时更加突出保险功能性,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化八项战略服务,实现服务国家战略领域的业务增速快于整体业务增速;更加突出发展质量效益,推动人保财险长期综合成本率优于上市险企平均水平,人保寿险长期新业务价值增长率高于主要上市险企平均水平,集团长期投资收益率持续优于行业。

他同时表示,中国人保的卓越战略,是公司落实金融强国建设要求,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具体行动方案。我们将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战略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具体来说,就是坚持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和风险观,在保持业务平稳增长的同时,更加突出发展质量,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把长期价值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稿7次提到商业保险,对更好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做出明确部署,凸显了保险在整个国家经济体系,国家治理体系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保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决策部署,对标对表全会对保险的部署要求,更好发挥金融工作的功能性。这次全会《决定》首次提出建立科技保险政策体系、提高航运保险承保能力和全球服务水平,同时对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发挥各类商业保险补充保障作用、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做出重要部署;同时全会对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部署要求,也与巨灾保险等保险服务息息相关。

“前不久我们召开了半年工作会议,对如何落实好全会对保险的重要要求,逐一做了研究部署。”赵鹏表示,比如,在科技保险方面,我们在集团层面推动设立了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项目,围绕科创重点领域去完善我们的产品服务。比如,我们为低空经济首创专属保险产品“低空保”,目前“低空保”已纳入2024年广东省区域示范型科技保险重点产品,并在广东和浙江实现业务落地。在自动驾驶领域,持续做好产品、人才、技术、队伍、理赔、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和储备,积极推动车险业务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在航运保险方面,我们在上海设立了专业化的航保中心,下一步将持续提升自主可控承保能力,提高全球服务水平;在巨灾保险方面,我们在河北签发了覆盖全省居民的巨灾保险保单,下一步将通过完善巨灾模型、加强风险减量服务等手段,推动巨灾保险保障体系的建设。在农险、养老、大病、长护险等方面,人保也都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将持续完善产品服务、提升供给质量水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和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