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高校全局性改革:本科专业“去杠杆”,博士进入扩招期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高校全局性改革:本科专业“去杠杆”,博士进入扩招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高校大批量撤销专业还在持续之中。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发布通知,拟撤销葡萄牙语、摄影、广播电视学等13个本科专业。西北大学也发布公示,拟申请撤销汉语言、金融工程、财政学等7个本科专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几十所高校发布2024年度拟撤销专业公告,专业数量超过一百个。一个共同点是,这些专业或者是曾经的就业热门专业,或者开设门槛不高,但随着就业、升学形势变化而遇冷。

撤销与新设专业变化,体现了高校分类改革的深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提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是近年来我国开展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战略工程的重要内容。应该如何理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与分类推进高校改革的关系?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归根结底还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为达到这一目标,行动的抓手有哪些?

综合改革和分类改革

《决定》提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

早在2023年3月,教育部就开始部署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启动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战略工程,在地方和高校层面推动试点。

比如,教育部与上海市签署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先试战略合作协议(2023—2025年),要求北京大学医学部在率先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谋划推动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北京大学怀密医学中心、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等的建设。

《决定》还提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应该如何理解高等教育“综合”与“分类”改革的关系?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近日撰文指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基于全面创新的本质与教育的规律性,“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强调改革目标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基于教育的复杂性与高校的差异性,强调改革举措的靶向性和科学性。

管培俊指出,战略目标上“综合”,即统筹聚焦改革目标,形成合力,综合施策,系统治理;策略方法路径上“分类”,即针对问题、直击要害,抓住改革的关键和突破口,使问题迎刃而解。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志民认为,推动大学分类发展,是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方面。

他指出,改革不是单一的、孤立的改变,而是涉及教育体系的各个方面,要求在教育体系的各个层面进行协调一致的改革,以确保改革的整体效果和可持续性。

“综合”与“分类”并不矛盾,下一步如何在综合视野下分类推进高校改革?

7月19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上说,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上对学校和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在高校中既需要“全能选手”,又要有“单项冠军”。

“我们将明确各类高校发展定位,建立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机制,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塑造并发挥高校的优势,追求卓越、办出特色。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聚焦优势突破方向,打造一批一流学科标杆,在重大任务完成中提升学科建设能力。”怀进鹏说。

学科专业结构改革力度足够大

管培俊撰文指出,高等教育要“去杠杆”。他认为,特定历史时期,院校升格改制、竞增学位点,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确实发挥了激励作用,但现在是时候适度降温和“去杠杆”了。

梳理发现,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水平理工类、财经类大学集体撤销了中国史硕士点。“瘦身”的同时,大学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更加突出。

今年7月,四川大学公示将撤销31个专业,包括音乐学、表演、动画、保险学、广播电视学等。

此外,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两所“985”高校也分别撤销了多个专业。

“这些高校把相关的专业撤销、合并,除了就业市场的影响,另一个原因是这些学校可能觉得在同类型学校的比较当中,他所办的专业不具备优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

不过,四川大学的撤销名单中还出现了信息安全等近年来很火的专业。四川大学一名相关专业研究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四川大学信息安全专业几年前就已停招,但停招当年,四川大学开设了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与作为二级学科的信息安全相比,网络空间安全是一级学科。

“所以,信息安全停招是因为升级成了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他说。

近年来,高校学科专业新设、调整、撤销力度之大可谓空前。教育部副部长吴岩8月撰文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生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新增44个、撤销11个;本科专业布点新增2.1万个、撤销或停招1.2万个,年均调整幅度超过布点总数的5%。特别是今年,增设专业布点1673个、撤销1670个,首次实现“增撤平衡”。

“推进了一场数量足够多、力度足够大、频度足够高的学科专业结构改革。”吴岩写道。

吴岩表示,下一步,将全力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突出服务国家战略,强化动态调整,体现供需适配、产教融合,进一步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大力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现代化需要的各领域拔尖创新人才。

分类推进高校改革,要求高校根据自身定位和特点,开设优势学科专业。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

以高职院校为例,山西省有50所高职院校,开设专业425个,教育与体育、文化艺术、财经商贸、交通运输、土木建筑、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等七个大类所设专业达到236个,占全省专业数的55.53%。

如今,职业院校通过产教融合,与产业公司合办产业学院、合作专业,更好开设新专业。比如,今年7月,北斗伏羲与长春市技师学院共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办了为东北地区首个基于北斗网格码体系构建的低空经济产教融合项目。

储朝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高校近年新设的专业,主要是急需紧缺专业、新兴专业、跨学科专业,整合了高校的优势资源,并有较好的就业前景。

高校人才培养全局性改革

学科专业调整,归根结底是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怀进鹏在7月19日发布会上说,深入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打造一流核心课程、教材、实践项目和师资团队,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以学生人文底蕴的提升促进科技创新思维的提高,构建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7月31日,《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发布,此次共新增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今年3月,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郭鹏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要稳步扩大研究生人才培养规模,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强工程技术领域高层次应用型领军人才培养。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沈文钦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重心要适度上移,更加关注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阶段。

他指出,过去十多年来,我国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设计仍然聚焦于中学和本科阶段。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趋复杂和精细化,要在任何一个领域成为专家并作出突破性贡献,一般要在该领域持续深耕十年以上,这就使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太可能在博士阶段之前完成。接受博士阶段的教育与训练已经成为重大科研创新的前提条件。

随着国内高校水平提升,在国内读博的人数越来越多。2023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调查数据显示,在五大基础理科(数、物、化、生、计算机)本科成绩位于院系前30%的146名优秀学生中,34人选择出国攻读博士,79人留在国内攻读博士,分别占比23.3%和54.1%。

沈文钦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优秀生源留在国内攻读博士,有利于提高国内博士生生源质量,也有利于提高国内科研水平。

高校培养高层次人才也要分类培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其中既包括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也包括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对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来说,未来将贯通式打造高职、本科、硕士、博士的人才层次。

这需要推进组织形式创新。吴岩撰文介绍,我国布局建设了一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现代产业学院,以及各类专业特色学院,以各专业领域点上的突破带动高校人才培养全局性改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