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深陷泛海系坏账泥潭!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为何被频传降薪?

来源:新刊财经 2024-09-25 20:47:3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深陷泛海系坏账泥潭!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为何被频传降薪?)

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为何频频陷入降薪传闻?这可能与北京分行近年来深陷泛海系漩涡有关。近年来民生银行和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蕴含巨大的风险,尤其是北京分行,深陷泛海系贷款坏账之中。

近期有爆料称,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全面降薪,最高幅度达到50%,一些与工作相关的报销和其他福利也被暂停,这些措施在北京分行全面实施,目前尚不清楚其他分行是否会跟进。

这也是今年7月之后,民生银行再次陷入降薪传闻。7月初有消息称,民生银行北京等部分地区分行已降薪40%、年底前降薪至50%。 不过,民生银行在9月23日回应表示传闻不实,并进一步表示目前北京分行经营稳中向好,员工整体薪酬保持稳定。

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为何频频陷入降薪传闻?这可能与北京分行近年来深陷泛海系漩涡有关。 近年来民生银行和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蕴含巨大的风险,尤其是北京分行,深陷泛海系贷款坏账之中。

北京分行降薪传闻频出

或与深陷泛海系涡有关

就在民生银行出来辟谣的当日,新刊财经注意到民生银行发布一条重要公告,披露了关于武汉中央商务区公司(泛海系)借款案件的执行进展情况。公告内容为民生银行北京分行执行申请获受理,即要求被执行人武汉中央商务区公司、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卢志强立即偿还申请执行人贷款本金人民币30.46亿元及相应的利息、逾期罚息和复利。

而4月26日,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公告称其要求执行武汉中心公司、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卢志强立即偿还申请执行人贷款本金39.72亿元,并支付相应的利息、逾期罚息、复利已获受理。


图片来源:wind

事实上,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与泛海系的纠纷不止于此。今年5月,民生银行便因借款纠纷与之对簿公堂。在公告中指出,该行借款人泛海集团、泛海控股未按合同约定履行还款义务,相关保证人未履行保证担保责任。民生银行提出诉讼请求,判令被告泛海集团偿还原告借款本金人民币合计42.66亿元、判令被告泛海控股偿还原告借款本金人民币合计12亿元,以及相应的利息、罚息和复利等。


资料来源:wind

讽刺的是,和民生银行闹到如此境地的泛海系,还是民生银行成立之初的原始股东。根据民生银行2024年半年报,泛海控股依旧持有民生银行18亿股,持股占比4.12%,对应市值68亿。


图:截止2024年上半年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情况

据公开数据显示,泛海控股2024年上半年总资产1357亿元,总负债2053亿元,净资产-696亿元。也就是说,泛海集团已经处于资不抵债状态。泛海系实控人卢志强在2021年7月已经成为被执行人,被执行金额50亿元。

尽管目前依旧在走司法程序之中,考虑到泛海系目前的财务状况,北京分行能否完全收回借款,成为摆在其面前的难题。 高达150亿的关联股东贷款逾期,成为民生银行北京分行沉重的包袱。 叠加目前银行业整体日子不太好过的情况,频频传出员工降薪也不足为奇了。

多个股东出问题,危及民生银行本身

民生银行成立于1996年,作为国内第一家由民间资本设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由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联合东方集团张宏伟,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卢志强,中国船东互保协会王玉贵和巨人集团史玉柱等倡导发起设立。

时过境迁,往日的大佬,有不少现在日子都不太好过。

除了泛海系因资不抵债之外,东方集团目前也是举步维艰。今年9月,招商银行起诉要求提前收回10.92亿元贷款本金及利息。今年6月又因16.40亿元存款出现大额提取受限情形受到上交所关注。今年5月,公司控股股东4.54亿元流动资金贷款逾期。根据东方集团2024年半年报披露,其在民生银行中贷款余额为51.52亿元,目前已有23.35亿逾期。另外,东方集团所持民生银行的12.80亿股股份,几乎全质押!

图:东方集团半年报披露与民生银行贷款情况

新希望集团从近几年财务数据来看,也不容乐观:2021年、2022年均录得亏损,2023年小幅盈利之后,今年上半年继续转亏12亿。此外,新希望已经长达4年多时间没有分红,股价较巅峰时期已跌去近八成。

据民生银行2024年半年报披露,民生银行的关联贷款余额高达799亿元,其中泛海系、东方系均为贷款大户。另外,大家保险(前安邦保险)与民生银行拥有高达234亿元的关联贷款。民生银行,在某种意义上,似乎一度沦为股东的“提款机”。


资料来源:民生银行2024年半年

业绩四连降、内控问题频发

董事长高迎欣年薪仍高达373万元

2020年,民生银行发布公告,因年龄原因,在民生银行工作长达25年的董事长洪崎申请辞去该行一切职务。同时,民生银行在董事会临时会议上,通过选举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高迎欣担任公司董事长的决议。

从高迎欣的履历来看,其为“老中行人”。他的职业生涯始于中国银行,曾担任中国银行信贷二部项目处副处长、处长,中国银行信贷业务部副总经理,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务。之后担任过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副总裁、执行董事。自2015年5月至2018年1月,高迎欣任中国银行副行长。从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他担任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


上图为民生银行现任董事长高迎欣

高迎欣具有丰富的银行业工作经验,尤其是对中国银行海外业务拓展方面有积极贡献。不过,自从其于2020年空降至民生银行担任董事长之后,似乎有些“水土不服”。

业绩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2020年到2024年上半年民生银行营业收入可谓呈节节败退的态势。除2020年小幅正增长之外,2021、2022、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降8.7%、15.6%、1.2%,今年上半年依旧是呈衰退态势,同比下降6.2%。

利润方面,2020年财务大洗澡之后的几年勉强维持小幅正增长,但至今未恢复至2019年的高峰538亿利润的水平。遗憾的是,进入2024年,又陷入下降,上半年利润同比降5.5%。

这样的表现,是难以让大家认可的。从趋势上来看,也难言见底。


表:民生银行2020年至今营业收入和利润表现 资料来源:wind

业绩下行的背后,贯穿着其中的是止不住的净息差下降!短短三年半时间,民生银行息差从2.14%降至1.38%,整整下降0.76个百分点!利息收入获取能力下降接近40%。目前民生银行净息差水平在上市股份行中垫底,也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54%)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已经板上钉钉,对于民生银行本就极低的息差,更是会心一击。就在昨天,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宣布,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和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引导商业银行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放房贷利率附近,预计平均降幅在0.5个百分点左右。新刊财经梳理发现,截止2024年上半年,民生银行房贷余额为5400亿,在总贷款中占比12%。若以此金额粗略计算,将进一步减少民生银行27亿元利息收入,降低息差0.06个百分点。

在业绩低迷的同时,民生银行存款增长似乎也陷入了停滞。截至2019年年底,民生银行公司类存款还有2.96万亿,到了今年上半年,却只有2.77万亿。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环比上年末大幅下降3000亿!

对此,民生银行倒是有自己的说法。根据副行长石杰分析,从客户角度来看,一是在存款利率不断下行趋势下,部分客户将资金从存款转向理财等其他产品;二是在存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部分客户选择将资金用于提前还贷,以降低负债规模及成本。

不过这样的说法似乎也站不住脚。新刊财经对比了在其他股份行,即使是像平安银行、招商银行这类零售类银行,其对公存款依旧是保持稳健增长的趋势。那么,是民生银行本身的吸存能力问题?还是部分公司类客户担心资金安全性而离场?


另外,新刊财经观察到,近两年民生银行员工数有所增长:从2020年的5.9万人上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6.3万人。但在人力的扩张并没有带来更多产能水平的提升。人均收入从2020年开始下降,人均创利从2021年也有所下降。


资料来源:wind

值得注意的是,民生银行成为“罚单之王”也正是在高迎欣掌舵期间。2020年至今,民生银行被罚没款5亿元,2023年更是大罚单接二连三,位列A股被罚款金额排名银行前列。


除因内控问题受到天价罚单之外,新刊财经还发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民生银行的客户投诉高达5千多条,指向信用卡、违规催收、理财等多项问题。

编辑 | 吴雪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平安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